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照进晋江五店市的红砖巷道,燕尾脊的剪影在青石板上缓缓拉长。转角处,古厝斑驳的木门吱呀作响,不是年迈的屋主出门晨练,而是咖啡师推开店门,准备研磨新一天的第一壶咖啡豆。空气中,闽南古早味的烟火气与现磨咖啡的醇厚香气缠绵交织,穿蓝布衫的阿婆提着菜篮子与背着潮牌包的年轻人擦肩而过,高甲戏的婉转唱腔从戏台传来,恰好落在街角咖啡馆飘出的拿铁拉花上 —— 这不是穿越剧里的奇幻场景,而是晋江五店市最寻常的日常。
![]()
在这座藏着 130 多座明清至民国时期古厝的千年街区里,老祖宗留下的闽南古建、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与年轻人追捧的咖啡文化、潮流生活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没有刻意的复古包装,没有生硬的商业植入,五店市用最自然的方式告诉世界:传统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蒙尘的展品,而是能融入日常、治愈人心的生活美学;潮流也不是盲目跟风的舶来品,当它与本土文化深度碰撞,便能绽放出独属于中国的浪漫与精彩。
![]()
一、古厝新生:不是改造,是与时光的温柔共生
很多人初见五店市,都会被这里的建筑所震撼。作为闽南古厝的 “活化石”,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藏着岁月的密码:红砖为墙,寓意 “红红火火”;石材铺地,象征 “脚踏实地”;燕尾脊高高翘起,如凤凰展翅,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鞍墙曲线优美,既能防火又能挡风,是闽南人实用主义与审美追求的完美结合。但在十几年前,这些珍贵的古厝却面临着被遗忘、被拆除的命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纷纷搬出古厝,住进现代化小区,老房子逐渐破败,杂草丛生,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守着空荡荡的院落,非遗技艺也随着古厝的衰落而日渐式微。
![]()
转机出现在对古厝的保护性开发上。与很多地方 “大拆大建” 的改造模式不同,五店市的开发者坚持 “修旧如旧、活化利用” 的原则,他们没有将古厝改造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而是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格局与风貌,再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进行功能性的优化。就像三湫咖啡的选址,那是一座民国时期旅菲华侨庄氏的旧宅,五开间二进三川脊顶的砖石木构架被完整保留,建筑师没有用现代材料掩盖历史的痕迹,反而通过设计玻璃天井,让天光温柔地洒进屋内,照亮明代燕尾脊的雕花、清代马鞍墙的纹路,让顾客在喝咖啡时,抬头就能与百年建筑的细节对视。
![]()
走进三湫咖啡,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充满了巧思。老旧的木门被打磨得锃亮,成为天然的吧台背景;墙上的砖缝里还留着岁月的痕迹,与现代简约的桌椅形成奇妙的呼应;二楼的 “侨批档案馆”,没有用冰冷的玻璃柜陈列展品,而是将 200 余封真实的侨批铺陈在木质展架上,旁边搭配着老照片、旧书信,再加上沉浸式的剧本体验,让顾客在喝咖啡的间隙,就能感受到当年晋江华侨背井离乡、艰苦奋斗的 “侨批精神”。咖啡店主告诉我们,当初选择在这里开店,就是被古厝的气质所吸引:“古厝不是冰冷的建筑,它有温度、有故事,我们做的不是改造,而是让咖啡香唤醒这些沉睡的故事,让古厝以新的姿态活下去。”
![]()
瑞幸咖啡晋江五店市大师店的落地,更是让古厝与潮流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福建瑞幸的第一千家门店,品牌没有选择繁华的商业中心,而是将店址选在了五店市状元街 33 号的一座古厝里。店内设计堪称 “中西合璧” 的典范:保留了古厝原有的红砖墙体和木质梁柱,却用现代极简风的桌椅、灯光与之搭配,红砖的温暖与金属的冷冽碰撞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墙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挂着几幅描绘闽南生活的画作,与窗外的燕尾脊相互映衬,让顾客在品尝精品咖啡时,始终能感受到古厝的包围与滋养。有网友评论:“在这样的环境里喝咖啡,感觉每一口都喝进了历史的味道,这才是最顶级的消费体验。”
![]()
壹二山茶咖的设计则更具想象力,以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为灵感,店内铺设了一条透明的玻璃栈道,栈道下陈列着从海边收集来的陶瓷碎片、老铁器,仿佛是海底的沉船遗迹。走在栈道上,脚下是千年海丝的记忆,手边是现调的茶咖,铁观音的清香与咖啡的浓郁在口中交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商船往来、文化交融的盛景。店主说:“五店市本身就是海丝文化的见证者,我们希望通过咖啡这个载体,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辉煌的历史,让古厝里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
这些咖啡馆的成功,不在于咖啡的品质有多出众,也不在于装修有多奢华,而在于它们真正读懂了古厝的灵魂。它们没有试图改变古厝,而是顺应古厝的气质,与之共生共长,让古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传统文化在日常消费中自然传承。正如一位老居民所说:“以前总担心这些老房子会没了,现在看到年轻人愿意来这里喝咖啡、聊文化,就知道古厝有救了,我们的根也保住了。”
![]()
二、非遗破圈:不是说教,是融入日常的生活美学
如果说古厝是五店市的骨架,那么非遗就是五店市的灵魂。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承载地,五店市集聚了 38 项县级以上非遗资源,南音、掌中木偶、高甲戏、晋江木偶戏、安海嗦啰嗹、深沪褒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这里代代相传。但在过去,非遗对于年轻人来说,往往意味着 “过时”“难懂”“距离感”,很多非遗技艺面临着 “人走艺绝” 的困境。
![]()
而在五店市,非遗不再是舞台上遥不可及的表演,而是融入咖啡香、渗透在日常里的生活美学。当你坐在古厝咖啡馆里品尝咖啡时,可能会突然听到隔壁茶馆传来婉转悠扬的南音,那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即兴演唱。南音被誉为 “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曲调古朴典雅,歌词多为古典诗词,很多年轻人原本对它毫无兴趣,但在咖啡的香气里,在古厝的静谧氛围中,竟不自觉地被那温柔婉转的旋律打动,放下手机,静静聆听。有年轻人说:“以前觉得南音听不懂、不好听,现在在咖啡馆里偶然听到,竟然觉得特别治愈,就像在听穿越千年的情话。”
![]()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南音,一些咖啡馆还会定期举办 “南音咖啡品鉴会”,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唱,同时搭配特制的闽南风味咖啡。比如三湫咖啡的 “南音特调”,以永春佛手茶为基底,加入少量桂花蜜,口感清甜,与南音的温婉相得益彰。在品鉴会上,传承人会一边演唱,一边讲解南音的历史、乐器的特点、歌词的含义,让年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有参与者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没有枯燥的讲解,只有好听的音乐和好喝的咖啡,不知不觉就爱上了南音,也愿意去了解更多关于它的故事。”
![]()
掌中木偶戏是另一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非遗项目。在五店市的状元戏台前,经常能看到木偶戏艺人表演。艺人们手指灵活地操控着小小的木偶,演绎着古今中外的故事,木偶的表情、动作栩栩如生,配上诙谐幽默的台词,总能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喝咖啡时,会特意让孩子看一场木偶戏,孩子们被可爱的木偶吸引,看得津津有味,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有家长说:“以前想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只能去博物馆或者看纪录片,现在在五店市,喝着咖啡就能看木偶戏,孩子愿意接受,也记得牢,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
高甲戏的融入则更具趣味性。高甲戏以丑角表演见长,风格诙谐幽默,贴近生活。在五店市的一些节庆活动中,高甲戏艺人会走进咖啡馆,与顾客互动表演。他们穿着华丽的戏服,戴着夸张的面具,在桌椅之间穿梭,时而唱着经典的戏文,时而与顾客开玩笑,让原本安静的咖啡馆变得热闹非凡。有游客说:“从来没想过能在喝咖啡的时候看高甲戏,这种体验太奇妙了,戏里的故事很有趣,艺人的表演也很精彩,让我对高甲戏有了全新的认识。”
![]()
除了这些表演类非遗,一些手工类非遗也在五店市与咖啡文化完美融合。比如晋江的传统竹编技艺,传承人将竹编与咖啡器具相结合,制作出精美的竹编咖啡杯套、竹编咖啡滤杯,既实用又美观,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创产品。还有闽南的剪纸艺术,艺人们剪出咖啡杯、咖啡豆、古厝、燕尾脊等图案,贴在咖啡馆的窗户上、杯垫上,让非遗元素无处不在。
![]()
邮局咖啡推出的 “海上丝路” 特调咖啡,更是将非遗与咖啡的融合做到了极致。咖啡调制师傅以泉州世遗与海丝多元文化为灵感,选用云南小粒咖啡为基底,加入本地特产的桂圆干、巴达维亚蔗糖,再用闽南传统的煮茶方式慢煮,让咖啡的醇厚与桂圆的香甜完美融合。杯子的设计也极具巧思,杯身上印着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洛阳桥等世遗地标,杯垫则是用闽南传统的刺绣工艺制作而成,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非遗的魅力。游客在品尝咖啡的同时,还可以在邮局里写一张印有非遗图案的明信片,寄给远方的亲友,让非遗文化随着咖啡香和思念一起传播到全国各地。
![]()
五店市的非遗破圈,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将非遗当成 “古董” 来供奉,也没有用说教的方式强迫年轻人接受,而是将非遗元素巧妙地融入咖啡消费、日常休闲中,让年轻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了解、喜爱上非遗。正如一位非遗传承人所说:“非遗不是用来展览的,是用来生活的。当年轻人愿意为一杯带有非遗元素的咖啡买单,愿意在喝咖啡的时候听一段南音、看一场木偶戏,非遗就活了,我们的文化也就传承下去了。”
![]()
三、文化共生:不是对立,是传统与潮流的双向奔赴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传统与潮流是对立的:传统代表着老旧、保守、过去,潮流代表着新颖、开放、未来。但在晋江五店市,传统与潮流不再是相互排斥的两端,而是实现了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文化共生。
![]()
这里的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捧国外的潮流文化,而是从闽南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打造属于自己的潮流生活。他们穿着印有古厝、燕尾脊图案的潮牌 T 恤,背着融入竹编元素的包包,喝着带有闽南风味的特调咖啡,将传统文化当成一种时尚标签。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年轻人分享自己在五店市的打卡照片,配文 “在千年古厝里喝咖啡,这才是中国式潮流”“非遗才是最顶流的时尚”。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追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潮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五店市,感受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
而传统文化也在与潮流的碰撞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南音艺人开始尝试将流行歌曲的元素融入南音演唱,让古老的曲调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木偶戏艺人则改编了《西游记》《海贼王》等热门 IP 的故事,用传统的木偶戏形式演绎现代故事,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高甲戏也推出了沉浸式表演,让观众走进戏台,与演员互动,打破了传统戏曲的观演界限。这些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背叛,而是在保留核心精髓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现代生活,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
五店市的商家们,也在积极推动传统与潮流的融合。除了咖啡馆,这里的文创店、茶馆、餐厅都在尝试将非遗元素、古厝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中。比如文创店推出的古厝积木、非遗主题盲盒,让年轻人在玩乐中了解传统文化;茶馆推出的 “茶咖结合” 饮品,将闽南功夫茶与咖啡融合,打造出独特的味觉体验;餐厅则推出了 “古厝宴”,用现代烹饪手法制作闽南传统美食,让食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古厝的文化氛围。
![]()
这种文化共生,不仅让五店市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更让这里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高地。据统计,五店市每年接待游客超过 500 万人次,其中年轻人占比超过 60%。很多年轻人因为五店市,开始主动了解闽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一些非遗传承人也收了不少年轻徒弟,让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延续。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晋江的非遗项目参与人数增长了 300%,相关文创产品的销售额也逐年攀升,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更难得的是,这种文化共生没有破坏五店市原有的生活节奏和人文氛围。在这里,商业化与生活化完美平衡,游客的到来没有打扰到老居民的日常,老居民的存在也为景区增添了真实的烟火气。你可以看到,游客在咖啡馆里拍照打卡,阿婆在门口晒太阳、织毛衣;年轻人在文创店里挑选礼物,老人在戏台前听戏聊天。这种和谐的氛围,让五店市不仅是一个旅游景区,更是一个有温度、有灵魂的生活社区。
![]()
四、中国式浪漫:不是复刻,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达
晋江五店市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景区的成功,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崛起。它向我们证明,真正的潮流不是对国外文化的盲目复刻,而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自信表达;真正的浪漫,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而成的真实美好。
![]()
在五店市,每一座古厝都在诉说着闽南人的奋斗故事,每一杯咖啡都承载着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每一项非遗都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这里的浪漫,是清晨古厝里飘出的咖啡香与鸟鸣声的和谐共鸣;是午后南音唱腔与咖啡杯碰撞声的温柔交织;是夜晚燕尾脊下灯光与星光的交相辉映;是老与少、古与今、传统与潮流的完美相融。
![]()
这种浪漫,是独属于中国的浪漫。它不像西方浪漫那样直白热烈,而是含蓄内敛、温润悠长,藏在千年古建的砖瓦之间,藏在非遗技艺的匠心之中,藏在日常点滴的生活里。它让我们明白,中华文化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不是负担,而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底气。
![]()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学习五店市的模式,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但很多地方都陷入了 “千篇一律” 的困境。有的地方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过度开发,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本真;有的地方盲目模仿,没有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导致景区缺乏灵魂;有的地方只注重表面功夫,没有真正实现文化的融入,让传统文化成为了空洞的符号。
![]()
五店市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守住了 “本真” 与 “特色”。它没有为了迎合潮流而放弃传统,也没有为了保留传统而固步自封;它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深耕闽南文化,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 IP。正如五店市的开发者所说:“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是独特的,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脉,用现代的方式激活它,让它自然生长,这样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
未来,五店市还将继续探索传统与潮流融合的更多可能。据悉,街区正在规划建设非遗体验中心,让游客能够亲手体验竹编、剪纸、木偶制作等非遗技艺;同时,还将推出更多融合闽南文化的潮流产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让五店市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标杆。
当我们走出五店市,夕阳已经为古厝披上了一层温暖的余晖。红砖巷道里,咖啡香依然弥漫,南音的余韵还在耳边萦绕,年轻人的笑声与老人的闲谈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美的闽南生活画卷。这一刻,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它只是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晋江五店市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守住文化根脉,保持文化自信,用创新的思维激活传统文化,就一定能让传统与潮流和谐共生,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这种传统与潮流碰撞出的中国式浪漫,也必将成为更多人心中最美的向往,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如果你还在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诗意,不妨来晋江五店市走一走,在千年古厝里喝一杯咖啡,在非遗的韵味中感受时光的温柔,你一定会发现,最动人的浪漫,从来都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