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东西
作者 李水青
编辑 漠影
动漫界从不缺少传奇。著名漫画家秋本治为了《乌龙派出所》的连载,身负病痛坚持创作,40年间从未休刊;《火影忍者》的巨大成功背后,是岸本齐史长达15年近乎燃烧生命的付出……
这些大师的故事令人敬佩,却也让人不禁思考:创作一部漫画,难道必须付出如此巨大的毅力与才华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体验了百度文心APP新推出的“魔法漫画”功能后,似乎发生了改变。作为一个毫无绘画功底的普通人,我竟然在两分钟内就把我和我的猫变成了一部连载漫画的主角,整个过程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
▲2分钟让自己变动漫主角
你是否也曾捧着漫画书幻想过,自己能成为故事里的主角?是否在某个灵光乍现的瞬间,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绝妙的漫画创意,却苦于不会画画只能任其消逝?
在文心App(原“文小言”升级版)中,点击主对话框上方醒目的“魔法漫画”按钮,就可以进行漫画创作了。生成速度快,理解深入,且生成的漫画画面精美、准确可控且剧情丰富,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手稿的水平。
![]()
▲文心App中“魔法漫画”功能的入口
不得不说,AI正将漫画创作从“神坛”带入“人间”,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触及创作的乐趣。
一、功能初体验:极速生成,触碰创作的门槛消失了
“魔法漫画”功能的操作流程简单到令人惊喜,只需要一张照片、一个想法,没有任何复杂的操作步骤。
首先来看一个我生成的“金融暗战”漫画,仅仅花了2分钟,AI就生成了一组制作精良的作品。我选择了一个“并购风波”模板,上传了一张我的AI数字人照片,简单调整了描述。
![]()
▲选用模板生成,会自动填充提示词
如下图所示,与原始模板相比,AI不仅完美地将我的数字人替换为漫画主角,还生成了全新的、更丰富的剧情细节;人物画像还原,且逼真刻画了眼神的交锋;漫画中也出现了一处微小文字Bug,但仍是正确生成了所有中文对话。
![]()
![]()
![]()
![]()
![]()
![]()
![]()
![]()
▲生成漫画
我尝试不依赖模板,上传了两个AI生成的角色,直接输入创作指令:“为了体验生活,我和死神签订了契约。他替我上班,我替他收割灵魂。结果他爱上了我的996生活。”
![]()
▲输入角色图片
如下图所示,这个设定被AI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准确把握了身份互换的荒诞感,还成功实现了从奇幻到现实职场画风的自然转换。
![]()
![]()
![]()
![]()
![]()
![]()
▲生成漫画
二、进阶创作体验:AI不是冷冰工具,而是善解人意的“创意副驾”
在基础体验之后,我开始探索文心“魔法漫画”更深层次的功能。我发现,这个AI工具更像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创意副驾”,能够深度理解用户的创意。
灵感匮乏是创作中常遇到的拦路虎。文心“魔法漫画”能基于简短的提示词,给创作者精彩的灵感启发。
以职场题材为例,我输入:“饲养员守则:不要回应猿类区那个每天穿西装打领带、让你改PPT的‘同事’。”AI能够在理解这句话的场景的基础上生成丰富的剧情,还给了我一些“无厘头”的灵感启发。我也可以基于AI给的灵感,进一步进行“改编”或“续写”。
![]()
如下图所示,AI通过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对现代职场异化现象进行了巧妙的讽刺与隐喻。
![]()
![]()
![]()
![]()
![]()
![]()
![]()
▲生成漫画
这个漫画是达到了讽刺效果,但也同时启发我,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关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相关的剧情。
于是,我在“改编模式”中输入下面一段提示词:“新人饲养员林薇入职欢乐动物园,遵守《饲养员守则》成为生存关键。当穿西装的猿类递来PPT修改指令,听从老饲养员建议用芒果干、香蕉应付,既没违反“不回应”守则,还摸清了它收水果就不较真的规律,甚至听它跟黑猩猩抱怨年轻人做PPT要催。”
如下图所示,改编延续了之前的漫画风格,并且将漫画整体剧情线变得更加清晰,不仅表达出了讽刺与隐喻,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现实出路,达到了我想要表达的寓意。可以看到,AI不仅能天马行空、启发灵感,还能提供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
![]()
![]()
![]()
![]()
![]()
![]()
▲生成漫画
“魔法漫画”支持多种漫画风格选择,包括日漫风、3D卡通、手绘写实、国风水墨、美漫风等多种风格,还支持真人电影风格生成。
当我选择“真人电影”风格,生成速度和质量依然不打折扣。
我上传了数字人分身照片,输入提示词:“当主管第108次催我改PPT,我‘不小心’捏碎了鼠标,会议室瞬间结冰。”AI在2分钟之内完成了真人电影生成,内容长达7页20多个画面。
![]()
如下图所示,AI将我的数字人的面孔完美融入电影角色,会议室结冰的特效既夸张又合理,混合着魔尊威严与职场无奈的微妙表情被捕捉得恰到好处。更值得一提的是,AI还自行植入了“稚嫩到成熟可控”成长线、“压迫与反抗”主题,让电影更有深度。
![]()
![]()
![]()
![]()
![]()
![]()
![]()
![]()
▲生成真人电影
三、回归创作本质,普通人也能拥有大师级“松弛”体验
在深度体验文心“魔法漫画”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当技术解决了“如何画”的难题后,创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漫画家荒木飞吕彦有一个坚持已久的习惯:他会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并分为三类——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可怕或好笑的事。他不仅记录,还会事后分析“为什么觉得它好”,通过主动思考来拓宽创意边界。
这种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本是专业创作者的核心能力。而文心“魔法漫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将这种“观察-记录-转化”的过程极度简化。用户只需捕捉到生活中那个闪光的念头,AI就能辅助完成后续的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和分镜表达。
日本漫画大师松本大洋曾说:“画漫画的人要有玩乐的心态,并且对结果不要看得太重。”这种珍贵的“松弛感”,在传统漫画创作中往往需要多年修炼才能获得,而今在AI的辅助下,每个普通人都能轻松体验。
借助“魔法漫画”,用户无需像职业漫画家秋本治那样为每周交稿而透支健康,却能体验将内心世界具象化的同款快乐与成就感。秋本治在长达40年的连载中,即使身患十二指肠溃疡也要依靠药物坚持每周交出19页原稿,这种职业精神令人敬佩,但并非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样的艰苦才能享受创作的乐趣。
当绘画技巧、分镜知识这些复杂壁垒被AI破除后,我们的创作动机确实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我想表达这个故事”、“我觉得这很有趣”。
结语:“魔法漫画”背后,是创作的平权运动
回顾整个体验过程,文心“魔法漫画”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场创作的平权运动。它打破了传统漫画创作的技术壁垒,让那些充满故事想象力却缺乏绘画技能的人,终于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
从大师的专利到平民的工具,从专业的壁垒到创意的平权,文心“魔法漫画”正在悄然改变创作的规则。即便当下,AI生成的漫画仍在文字生成、精准控制、生成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但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生活的“漫画大师”,将成为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