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百亿私募三季度的调仓数据,我忍不住想笑。这帮所谓的"聪明钱",一边喊着"结构性机会",一边玩着"高抛低吸"的把戏。更可笑的是,他们调来调去,最后发现还是科技、医药这些老面孔最香。这不就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吗?
![]()
一、牛市里的两大幻觉
看着这些私募大佬们忙前忙后地调仓换股,我不禁想起散户们常犯的两个致命错误。
第一个幻觉:我的股票一定会涨。这简直比相信国足能进世界杯还不靠谱。就拿2025年4月后的市场来说,指数涨了900点,可广聚能源(000096)这种票居然能跌掉60%的涨幅。更讽刺的是,很多散户还在傻等反弹,白白浪费半年时间。
第二个幻觉:反弹就是机会。这就像看到打折就疯狂购物一样愚蠢。我统计过2025年前9个月的数据,几乎没有哪个板块能连续两个月表现好。电子板块算是例外了,可即便如此也有四个月是下跌的。
![]()
二、机构资金的真相
说到机构资金,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很多人以为有机构参与的股票就安全,这简直比相信P2P保本还天真。
我见过太多散户追着"机构票"跑,结果被套得死死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一个简单道理:机构持股不等于机构天天在交易。有些机构压根就不是冲着差价来的,他们可能只是为了配置需要。
看看下面这两张图的对比就明白了:
![]()
左边那只是典型的机构控盘股,调整时故意打压洗盘;右边那只就是没娘的孩子——没人疼。更可怕的是,很多散户根本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
三、量化数据的价值
这时候就体现出量化数据的价值了。通过大数据分析交易行为特征,我们就能提前发现机构的真实意图。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的橙色柱体:
![]()
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系统中的一个指标,反映的是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左边股票调整时机构资金持续活跃,说明是在洗盘;右边股票连上涨时都没机构参与,不跌才怪。
四、给散户的建议
看完这些数据和分析,我想给散户朋友几点建议:
- 别迷信牛市:牛市里亏钱的人不比熊市少
- 看懂资金动向:不是所有机构持仓都值得跟
- 善用量化工具:数据不会说谎
- 保持独立思考:别被市场情绪左右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这个市场上,认知差就是收益差。与其天天盯着K线图瞎猜,不如花点时间研究量化数据。
声明:以上内容均为个人观点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提及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如有疑问或需要删除请联系本人。再次强调: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方式,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均为诈骗行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