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车主去年跑顺风车的订单截图 —— 同样的 100 公里路程,去年到手130多块,折算下来一公里一块三,在当时还习以为常;
![]()
可现如今,差不多的公里数,四人独享,居然不到100块,甚至乘客都看不过去,加了20块的感谢费,要是遇上堵车,油费都得倒贴。
![]()
这前后不过一年时间,顺风车的价格差距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曾经的 “顺路红利” 早就不见了踪影。
而且,打开顺风车接单软件,满屏的乘客邀请,还都是短途小单,3 公里、5 公里的路程都多了很多,价格更是低到离谱,加上绕路的时间,油费车损等,纯属倒贴。
![]()
之前常跑的跨城大单现在难觅踪迹,偶尔刷到一个,价格也远不如去年,500 多公里的路程报价才 150 块,折算下来每公里还不到 3 毛钱,这样的价格别说赚钱,能覆盖成本都算幸运。
![]()
身边不少跑顺风车的朋友都在吐槽,去年跑一趟跨城单,除去成本还能剩下百八十块,周末跑两趟,算是一个不错的兼职;现在跑一天下来,流水刚过百,有时候甚至不够油钱,越来越多的车主都懒得费劲去接,吃力不讨好。
其实这种价格巨变,不只是平台竞争那么简单。现在打开顺风车 APP,几个平台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低,为了抢用户,还频频推出补贴活动,看似乘客得了实惠,实则把压力都转嫁给了车主。
更关键的是,各地都在强调顺风车的 “非营利属性”,不少地方还规定了价格上限,不能超过出租车价格的一半,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高价订单的存在。
而新能源车主的增多,也让平台有了降价的底气。新能源车一公里电费才两三毛,比油车的油费低太多,不少乘客也拿电车当借口,成本不是低了很多吗,为什么打车还是这么贵,平台自然愿意压低整体定价,可电车电池损耗以及购置等等都比油车成本大,而且也让油车车主陷入了两难 —— 开着油车去接电车电费成本的单,若是只分摊电费,100公里电费20块钱,岂不是顺风车就收10块钱,如果算这么清的话,那绕路接送的路程是否又能按网约车收费?
现在不少乘客觉得顺风车就该低价,明明选了拼车,却要求司机不绕路、准时到,甚至还希望能有专车级的服务,一旦达不到要求就给差评。为了竞争这些价格敏感型乘客,平台持续压低价格,导致的结果就是车主以及乘客双方的体验都会变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