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个诡异的反差:认知在天上,实践在地上
有个扎心的调查结论:
近 7 成 HR 已经把 AI 融入日常,但真正用它解决核心痛点的人,不足 1/3。
表面数据很光鲜:93% 的 HR 认为 AI 是重要技能,55% 觉得是必备;66% 用 AI 写文件,54% 用它做报告,42% 搞创意设计 ——豆包、KIMI、Deepseek、ChatGPT等AI工具 写 JD、生成培训提案、做吉卜力风格招聘图,成了 HR 圈的 “标配操作”。
但另一面的数字更值得深思:
- 只有不到 30% 的 HR,用 AI 简化行政流程;
- 86.7% 的人却坚信,AI 最该改变的就是 “行政顺畅”,85.4% 期待它 “取代重复工作”;
- 更意外的是,54.6% 的公司,至今没在任何 HR 环节落地 AI—— 哪怕是高科技行业,也有 4 成人还在 “手工时代”。
这不是简单的 “使用率低”,而是典型的 “认知与实践脱节”:我们期待 AI 帮我们从琐事里解放,却只把它当 “文案助手” 用。
![]()
二、鸿沟的三层本质:为什么我们 “想的” 和 “做的” 不一样?
任何脱节背后,都藏着 “看不见的阻力”。HR 与 AI 的鸿沟,本质是三层障碍的叠加:
- 认知误区:把 “工具的一角” 当成 “工具的全部”
大多数 HR 对 AI 的认知,停留在 Deepseek这类大语言模型上。数据印证了这一点:60.2% 的企业鼓励用 Deepseek,但其他 AI 工具的企业支持率,没有一个超过 2%。
这就像有人买了智能手机,却只用来打电话 —— 不是手机没用,是没发现它能导航、支付、办公。AI 早就不只是 “你问它答” 的文案工具,还有能 “自动干活” 的自动化工作流、AI Agent,但这些工具的认知门槛,比 Deepseek高了一截。
- 动力缺口:个人没精力,企业没支撑
64% 的受访者是一线 HR,他们的状态很真实:
- 4 成以上没主动学 AI(觉得重要,但没功夫);
- 46.3% 的公司,没提供任何 AI 学习资源;
- 好用的自动化工具大多要付费,公司不补助,个人很难有动力投入。
一线 HR 的日常,本身就是被琐事填满的 “战场”。让他们在加班之余,自己找工具、学技能、试错落地,就像让消防员在救火时,顺便研究新灭火器的原理 —— 不是不想,是实在没余力。
- 体验盲区:没尝过 “解放双手” 的甜,就不想改变
整脊师傅常说:“身体没回到正位,就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放松。” AI 也是如此:54.6% 的 HR 没体验过 “AI 自动处理报销、催缴表单、整理薪酬数据” 的效率,自然觉得 “手工做也还行”。
就像没用过洗衣机的人,会觉得 “手洗也挺快”;没试过导航的人,会觉得 “记路也不难”。不是 AI 没用,是大多数人还没见过它 “最有用的样子”。
![]()
三、破局之道:从 “你问它答” 到 “你说它做”
AI 改变 HR 的关键,不是多会用一个工具,而是思维的升级:从 “让 AI 帮我写点东西”,变成 “让 AI 帮我完成整件事”。
- 先认清 AI 的 “三个能力层级”
- 基础层:你问它答(Deepseek 写文案、做报告)—— 解决 “内容生成” 问题;
- 进阶层:你说它做(AI 工作流)—— 把 “收集薪酬数据→整理表格→核对误差” 这类步骤清晰的工作,交给 AI 自动完成;
- 高阶层:它帮你管(AI 智能体)—— 多个 AI 协同,处理 “招聘全流程(筛简历→约面试→发 offer)” 这类复杂任务。
现在大多数 HR,还停留在第一层级。而真正能解放你的,是后两个层级。
![]()
- 核心能力:成为 “工作流程流架构师”
AI 时代的 HR,最值钱的技能不是 “会用多少 AI 工具”,而是 “能把工作拆成 AI 能接手的样子”。
拆解工作流,记住三个原则:
- 以终为始:先明确 “这件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要拿到什么结果”(比如 “OKR 催缴”,结果是 “所有人按时提交,且符合规范”);
- 要素清晰:写下 “谁→用什么工具→做什么→需要什么数据”(比如 “行政岗→用表单工具→催缴 OKR→需要员工名单、提交截止日期”);
- 拆到最小:再小的步骤也别漏(比如 “催缴” 可以拆成 “发提醒→接收反馈→跟进未提交者→汇总结果”)。
当你能把 “催缴 OKR” 拆成 5 个最小步骤,就会发现:其中 4 个步骤,都能交给 AI 自动完成。
![]()
四、最后想说:AI 革命,是思维的革命
AI 不会取代 HR—— 但会取代 “只会用手工处理琐事” 的 HR;
AI 也不会自动提升效率 —— 但会让 “会设计流程” 的 HR,效率翻倍。
这场变革的核心,不是 “工具的迭代”,而是 “工作分配逻辑的迭代”:过去我们想 “这件事谁来做”(分配给人),现在要想 “这件事该谁做”(人做有温度的事,AI 做重复的事)。
给一线 HR 的一个小建议:从你最讨厌、最耗时、最容易出错的那件事开始(比如 “整理员工考勤数据”“回复候选人常见问题”),试着把它拆成 3-5 个小步骤,然后问自己:“这里面,有哪一步可以交给 AI?”
AI 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名词,而是你手里的 “效率杠杆”。当你第一次体验到 “AI 自动完成琐事,你专注于员工沟通、人才发展” 的轻盈感时,就会明白:这场变革,不是选择,是必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