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平静的周日,太平洋东部的公海上突然响起爆炸声。美军无人机与战机联合出击,两艘快艇被当场击毁,6名男子全部身亡。
这不是偶然的军事行动,而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海上反毒战争"进入杀伤性阶段的标志。国防部长皮特·黑格塞斯高调宣布战绩,却对关键证据避而不谈。
当毒枭被直接定义为恐怖分子,当军事打击取代执法调查,这场发生在公海上的战争,早已超越反毒本身,陷入合法性与道义性的双重争议。
一、定性反转:从"缉毒"到"反恐"的战争升级
![]()
特朗普政府的海上打击行动,根源在于一次关键的定性调整。自第二任期开始,这场反毒行动就朝着军事化方向一路狂奔。
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率先出手,将墨西哥锡那罗亚贩毒集团等8个拉美犯罪团伙定性为"外国恐怖组织"。这一决定没有提前与墨西哥协商,遭到墨西哥总统明确反对。
紧接着,美国又将矛头指向委内瑞拉,指控其社会主义政府"系统性向美国输入毒品",甚至在8月悬赏5000万美元针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这种定性上的转变,直接让反毒行动获得了"反恐"的法律外衣。特朗普援引2001年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法律授权,声称美国"正处于与毒枭的武装冲突中"。
在这种逻辑下,任何涉毒目标都成了潜在的恐怖威胁。过去几个月里,美军已对疑似走私船只进行18次致命打击,累计击毙约75人。
10月的一次演讲中,特朗普直白地阐释了这套逻辑:"他们的毒品杀死我们的孩子,他们自己就是恐怖分子。"这句话也成了政府为行动辩护的核心论调。
二、公海惊魂:无证据支撑的致命打击链
![]()
10月下旬的这次太平洋空袭,只是美军密集打击中的一环。五角大楼的简报显示,行动过程堪称精准高效。
美军先在太平洋国际水域锁定两艘快艇,随后无人机与战机联合发起攻击。每艘船上各有3名男子,全部当场死亡,无一生还。
黑格塞斯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这些船只与"毒品走私网络有关联",但未公开任何证据。对于船上载有何种毒品、具体位置在哪等关键问题,他均以保密为由拒绝透露。
这并非孤例,而是近期美军行动的常态。就在一周前的10月中旬,美军已在加勒比海击沉一艘疑似运毒快艇,造成3人死亡。
时间再往前推,10月初美军曾救起两名爆炸中幸存的男子,随后将他们遣返至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但从那之后,美军的打击变得更为彻底,不再留活口。
从加勒比海到太平洋,美军的打击范围不断扩大。截至10月24日,美军在拉美周边水域已进行10次军事打击,造成至少43人死亡。10月28日,美军又在东太平洋发起三次打击,导致14人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行动都发生在国际水域,且美军从未向外界公开过所谓的"贩毒实证"。这种"先打击后取证"甚至"只打击不取证"的模式,引发了广泛质疑。
三、内外夹击:合法性危机与战略博弈
![]()
特朗普政府将行动包装为"保卫祖国",但这种说法在国内外都遭遇了强烈挑战。最先站出来质疑的,是美国国会的民主党人。
10月中旬,一组民主党参议员联名致信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伯德及国防部长黑格塞斯,要求政府提供所有法律依据和目标清单。
他们在信中明确要求,公开所有与打击相关的法律意见,并列出总统认定为"可攻击目标"的所有组织或个人。这一表态直指行动的合法性漏洞。
人权组织的批评更为尖锐,直接将这种海上反毒战定性为"法外处决"。10月8日,62个非政府组织联名致信美国国会,要求制止特朗普政府的军事升级行动。
从国际法层面看,美军的行动确实踩在了灰色地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水域执法需经"合理怀疑"与"确凿证据"支持。
公约还赋予各国军舰登临权,但仅限于有合理依据怀疑对方从事海盗、奴隶贩卖等特定行为,且登临前需发出停驶信号。美军直接空袭的做法,显然超出了登陆权的范畴。
面对质疑,五角大楼始终保持沉默,既不提供证据,也不公布行动录像。而参议院在10月8日否决了阻止特朗普使用军事力量的提案,为行动暂时扫清了国内障碍。
战略层面,这场军事行动是特朗普政府"军事化毒品问题"的具体体现。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已在加勒比、东太平洋部署了更多无人侦察机与海军舰艇。
8月开始,美军向委内瑞拉附近水域部署3艘载有4000名士兵的舰艇,随后又增派导弹巡洋舰和核潜艇。10月24日,美国国防部更是宣布在拉美周边水域部署航空母舰打击群。
这种大规模军事部署,名义上是反毒,实则暗藏对拉美地区的战略控制意图。特朗普在10月5日的讲话中就透露,未来还会将打击范围扩大到陆地。
四、地区震荡:沉默的邻国与分裂的舆论
面对美军在自家门口的频繁军事行动,多数拉美国家选择了沉默。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与墨西哥均未公开抗议,这种罕见的沉默背后是复杂的利益考量。
![]()
墨西哥的态度尤为微妙。美国将其最大贩毒集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但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指出,犯罪集团74%的收缴武器来自美国。
墨西哥已对美国武器制造商提起诉讼,但在美军直接打击问题上,却因国力差距不敢公开对抗。这种矛盾处境让墨西哥陷入两难。
委内瑞拉是少数公开反对的国家。其外长直接谴责特朗普"在拉美水域发动战争",称美国"正在制造海上恐怖主义的借口"。
为回应美军威胁,委内瑞拉多次举行军事演习。9月17日,委内瑞拉启动"主权加勒比200"演习,出动2500名士兵和多艘舰艇;10月4日,又在全国范围举行特别军事演习。
美国的行动还引发了地区外交风波。10月19日,特朗普指责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纵容毒品生产",宣布停止所有援助并实施制裁。这种单边施压让美国与拉美传统盟友的关系出现裂痕。
在美国国内,舆论同样分裂。保守派和右翼媒体全力支持,将行动称为"美国的正当防卫",认为"终于停止谈判开始行动"。
批评者则忧心忡忡,担心这种模式会让美国滑向永久战时状态。他们指出,一旦模糊了战争与执法的界限,总统将获得不受约束的动武权利。
如今,太平洋的海浪早已平息,但这场争议远未结束。当无人机可以在公海上随意投下炸弹,当证据不再是行动的前提,国家安全与法治边界的平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的海上战争,究竟是禁毒利器还是霸权工具,答案或许就藏在未公开的证据和沉默的真相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