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风风木木
前言
提到国民党新领导层上台,不少人都在两岸关系可以回暖吗?
郑丽文亲自点将的副手,又顶着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的光环,萧旭岑的大陆之行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大家都觉得他是来“打前站”的,为两岸高层沟通探路、铺路。
![]()
在大陆期间,他说的话句句都戳中人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还动情讲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要一起为民族复兴努力。
可谁能想到,萧旭岑一回到台湾,就抛出了一句让人傻眼的话:“不接受香港模式作为两岸统一的参考”。
这话一出口,也让大家不得不琢磨:这到底是他随口说说,还是国民党新班子的真实想法?
![]()
一、双面剧本:国民党的“内外两套说辞”
现在的国民党,越来越像在演一出“双面剧”,对着大陆一套、对着岛内又是一套,满心满眼都是怎么捞政治好处。
对着大陆的时候,他们把“和平使者”的角色演得十足。
萧旭岑大陆之行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透着想合作的意思——无非是想争取大陆的信任,打开
对话的大门,为以后高层互动铺好路,说白了就是个“想握手”的剧本。
![]()
可一回到台湾,面对选票压力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他们立马切换成“守护现状”的模式。
萧旭岑拒绝“香港模式”的话,根本不是随口说的,而是算准了的台词,就为了安抚那些怕“统一”的选民。
这背后其实是国民党的老毛病:现在的它越来越像个“地方性政党”,不管做什么,先想的不是两岸和平、国家统一,而是能不能赢得选举。
![]()
一方面想借大陆的力量打压民进党,另一方面对真真切切的统一进程,压根没多少真心实意的推动。
有观察家说得犀利,这就是“工具主义”——“九二共识”和两岸交流在他们眼里,不是要坚守的信念、要走的路,而是能随便用的工具。
萧旭岑在大陆的承诺和回台后的翻脸,也不是他一个人出尔反尔,而是国民党的真实写照:在“保命”的政治本能和“促统”的历史使命之间,早就没了方向,东摇西晃。
![]()
二、香港模式:检验诚意的“试金石”
为啥萧旭岑拒绝“香港模式”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因为这四个字,在两岸关系里从来不是普通的方案,而是检验政治诚意的“试金石”。
“香港模式”的核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可是大陆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拿出的最大诚意和制度善意。
核心逻辑很简单: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能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在大陆看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回归后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全球竞争力一直排在世界前列,老百姓也享有比以前更广泛的民主权利,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证据。
可萧旭岑公开拒绝这个模式,触碰的不只是一个具体方案,而是大陆和平统一框架的基石。
大家都觉得,他这是在公然否定大陆的“最大善意”,还把“香港模式”故意抹黑成“压迫台湾的制度”。
![]()
这种拒绝的后果太致命了:直接关上了和平协商里最重要的一扇门。
大陆难免要想:连这么有弹性的“两制”都不接受,那剩下的难道是没缓冲的“一制”?
所以说,对“香港模式”的态度,就是区分“嘴上反独”和“行动促统”的关键。
萧旭岑一句话,几乎堵死了一条和平路,让本来就脆弱的两岸互信,又多了一道深沟,这破坏力早就上升到了战略层面。
![]()
三、统派光谱:国民党内的“不同面孔”
很多人以为国民党内的“统派”都是一个想法,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国民党的“统派”立场,就像一道复杂的光谱,颜色五花八门,甚至互相矛盾。
光谱的一头,是洪秀柱这样的人,她曾经是国民党的女性领导人,敢公开鲜明地支持“和平统一”,在不少人心里,她就是“真促统”的旗帜,立场明明白白。
![]()
可光谱的中间地带,挤满了国民党的大多数高层,从马英九到朱立伦,他们虽然总把“九二共识”挂在嘴边,却很少像洪秀柱那样,直接公开地谈“国家统一”这个最终目标。
他们的话总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满是政治算计。
而萧旭岑的言行,正好反映了现在国民党主流的心态——“嘴上反独,实际拒统”。
他们把“九二共识”当招牌,用来和大陆维持沟通、和民进党划清界限,可压根不想让它成为通向统一的桥梁。
![]()
光谱的另一头,全是离心力和内部的争吵,就像国民党的蔡正元,曾经尖锐批评新任党魁郑丽文参加“秋祭”活动,还警告说国民党可能会变成“投降党”。
这种内部的互相指责,暴露了国民党不仅没有统一的共识,就连怎么“反独”都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连内部都团结不了的政党,怎么可能承担起两岸“建桥者”的重任?
也正是这种复杂的情况,让大陆越来越失望——本来还盼着能和国民党一起推动统一,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没回应的“单相思”。
![]()
国民党现在的战略迷茫,正把自己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推向危险的边缘:它本来有可能成为两岸和平的“建桥者”,可现在却一步步变成了在政治夹缝中左右逢源的“投机者”。
这种想在两岸之间两头讨好的策略,最后很可能两头都落空——既赢不了岛内激进选民的信任,还在飞快消耗大陆仅存的耐心和善意。
![]()
结语
当大陆的善意,不再被当成合作的基础,反而被当成随时能用的政治工具,历史的天平,或许就会朝着更果决、更刚性的方向倾斜。
到那时候,历史的最终结局,可能就不是充满善意和弹性的“一国两制”了,取而代之的,会是由更强大、更坚决的力量主导的“一国一制”——这是必然的结果。
毕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无论多少政治算计都改变不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
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任何在统一大业上首鼠两端的投机,最后都逃不过失败的命运,还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信源:
中国新闻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