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坐直升机上班的女首富,30年前竟是个拨算盘的小会计。
当年亲戚嘲笑她"放着铁饭碗不要,跟没文化的瞎折腾",如今她掌管的恒力集团年入8117亿,连华为都被甩在身后。三次在经济危机中"送命式投资",次次都赌对了方向。
![]()
范红卫用什么神奇魔法,把一个破产纺织厂变成了世界500强?她的成功,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
危机中的逆向布局
范红卫的商业生涯中,三次关键的 “逆向投资” 成为恒力集团跃升的转折点,每一次都发生在经济危机的漩涡之中。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苏州 37% 的纺织厂倒闭,行业一片哀嚎,多数企业选择收缩战线、削减开支。
![]()
范红卫却反其道而行之,抵押厂房购入 12 台德国巴马格先进纺织机。当时员工纷纷劝阻,直言账上资金仅能支撑 4 个月,此举无异于 “赌上全部家当”。但她精准预判到危机后的市场回暖,这批设备在经济复苏后迅速释放产能,让恒力的纺织品出口量暴涨三倍,一举站稳行业脚跟。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啸来袭,纺织业再度陷入低谷,同行纷纷关门停业。范红卫却将目光投向江苏宿迁的一片芦苇荡,宣布投资建设 “亚洲最大的纺织工业园”。这一决策被外界质疑 “头脑发热”,但她看到的是危机中土地、设备等要素成本降低的机遇,以及中国纺织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
在行业寒冬中,恒力逆势扩张,不仅当年跻身中国企业 500 强,更凭借规模化生产确立了亚洲纺织业龙头的地位,这片芦苇荡上崛起的工厂,后来成为商学院研究危机中逆势增长的经典案例。
2010 年,范红卫做出了最具颠覆性的决策:砸下 260 亿元进军 PTA(精对苯二甲酸)产业。当时中国化纤原料 60% 依赖进口,日本、韩国企业牢牢掌控定价权,国内纺织厂利润被严重挤压。
![]()
260 亿元的投资相当于当时恒力全部身家的数倍,一旦失败便会满盘皆输。为掌握核心技术,范红卫带领技术员在德国化工厂 “蹲守” 三个月,学习先进工艺。
两年后,恒力 PTA 工厂投产,产品纯度达到 99.99%,超越日本同类产品,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这一突破不仅让中国化纤企业摆脱了 “看别人脸色” 的困境,更让恒力完成了从纺织终端向上游原料的产业延伸,构建起成本优势。
![]()
从 “一滴油” 到 “一匹布”
恒力集团的崛起,离不开范红卫对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技术创新的执着。经过三十年布局,恒力已构建起一条完整的 “从一滴原油到一匹成品布” 的全产业链,覆盖原油炼化、芳烃、PTA、聚酯、纺织等多个环节。
这条闭环产业链让恒力在成本控制、产能协同上具备绝对优势,例如原油炼化产出的芳烃可直接用于 PTA 生产,PTA 又作为聚酯的核心原料,最终加工成纺织面料,每个环节的副产品都能被高效利用,大幅降低了中间流通成本与市场波动风险。
![]()
在技术突破上,范红卫始终坚持 “自主可控”。日本旭化成的锂电池隔膜技术曾长期垄断全球市场,价格高昂,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范红卫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历经数年攻关,成功突破这项核心技术,不仅实现国产化替代,更将产品价格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一突破直接推动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 2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巨头纷纷成为恒力的客户,恒力也借此切入新能源赛道,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
如今,恒力集团的业务已覆盖全球,全球每三件高档纺织品中,就有一件使用恒力生产的原料。在石化领域,恒力与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2020 年投产的 2000 万吨炼化项目,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
2023 年,恒力再投 150 亿元建设绿氢基地,目标在 2025 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 40%,主动拥抱 “碳中和” 趋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截至目前,恒力集团员工超过 17 万人,业务遍及七个省市,从濒临倒闭的小纺织厂成长为横跨多个领域的工业帝国。
![]()
中国制造的逆袭样本
2022 年,范红卫以 1041 亿元身家登顶中国女首富,力压杨惠妍、吴亚军等知名企业家,这一结果看似意外,实则是恒力集团持续增长的必然。范红卫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更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经济的关键节点高度契合。
1994 年接手纺织厂,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纺织品出口迎来黄金期;2010 年布局 PTA 项目,呼应了国家 “制造强国” 战略;2020 年进军新能源,契合 “碳中和” 目标的确立,每一次决策都精准踩中时代节拍。
![]()
恒力集团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在危机中寻找机遇,通过逆势投资抢占市场先机;以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掌握核心竞争力;整合产业链构建成本与协同优势;提前布局新兴领域,拥抱未来发展趋势。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崛起、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的突破,都能看到类似逻辑的影子。范红卫用实践证明,中国制造的逆袭并非依赖风口投机,而是源于对产业的深耕、对技术的执着,以及对国家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恒力集团这样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成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 “核心力量”。它的成功打破了 “中国制造低端” 的刻板印象,证明中国企业能够在高端制造领域与国际巨头抗衡,甚至实现超越。如今,恒力集团年营收超越华为,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民营制造业的强大韧性与升级潜力。
范红卫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三十年发展的缩影。从一名普通会计到掌舵万亿帝国的女首富,她用脚踏实地的经营,诠释了 “中国制造” 的内涵 —— 不是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在一个个车间里的精益求精,在一次次危机中的逆势突围,在一轮轮升级中的持续迭代。
![]()
未来十年,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以恒力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有望在更多高端领域实现突破,书写从跟跑到领跑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