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年11月11日)我们在文章中聊到了中国从俄罗斯引进基洛级潜艇的往事,内容有提到1994年的时候,俄罗斯向咱交付了第一艘基洛级877型潜艇,但并没有说具体细节。
接下来我们不妨就来聊聊这个细节,它背后可藏着中国的多层细致考量。
![]()
【俄罗斯交付过来的第一艘“基洛”级877型潜艇,咱们将其命名为“远征64”】
基洛级潜艇“坐”船来华
不同于2年前俄罗斯飞行员直接驾驶着苏27飞来中国完成交付,这基洛级潜艇,是坐着一艘外国半潜船来中国的。
原则上来讲,为了尽可能保密,交付运输工作最好是交给俄罗斯,或者咱们自己去“提货”。
但受限于四大原因,这两条路都不太可行。
俄罗斯当时其实是情愿让自家的艇员队将基洛级潜艇送去中国的,只需要中国向俄罗斯支付数千万美元的“雇佣费”,但这个价格远超中方预算。
![]()
【船厂内在建的基洛级潜艇】
再者说,中国当时采购6艘基洛级潜艇及其配套设施的实际支付费用约10亿美元,均摊下来一艘1.67亿美元。
要是每艘交付都请俄罗斯艇员队,6艘交付下来的花销都够咱再多买两三艘基洛级潜艇了。
相比之下,雇佣半潜船运输就划算很多,要是从荷兰航运公司那里租半潜船,总价也才300万美元,且人家还特别提供了的定制船坞,采用60个支撑点和若干缓冲垫,为潜艇安全装载和运输打了包票。
![]()
【半潜船运基洛级潜艇】
这里插一句,那时候中国去租荷兰半潜船也算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中国尚且没有装备国产半潜船,现有运输船根本无法运输潜艇这种“超长超重、无法分割吊装的超大型装备”呢?
自航代价巨大
当然了,除过基于成本的考虑,中国不打算雇佣俄罗斯艇员队,还在于基洛级潜艇自航交付会产生沉重的代价。
基洛级潜艇的设计更侧重于保障其水下航行的稳定,水面航行性能则相对较差,如果强行让其进行长途水面航行,那基洛级潜艇将会出现严重的机械损耗。
![]()
【基洛级潜艇】
等交付后我国就得立刻安排大修,处理艇上机械损耗造成的技术问题,这无疑非常影响服役周期。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那就让基洛级潜艇在自航运输过程中一直处于水下呗,干嘛非要在水面航行?
自然是因为基洛级潜艇的航程有限,俄罗斯交付给中国的基洛级潜艇,理论最大航程只有大概1.3万公里。
![]()
【基洛级潜艇】
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到中国,航程少说也要1.7万公里,大大超出了基洛级潜艇的航程极限,总不能让潜艇油耗见底后我们再雇佣拖轮拖回来的,这难道不折腾的慌吗?
保密与技术安全必须考虑
而且,自航运输回国不现实,不仅是因为基洛级潜艇自身航程有限、长时间水面航行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因为这不利于保密和技术安全保障。
潜艇到底是一款大型军事装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它通过其他国家领海的时候,需要以低航速在水面航行,并且悬挂国旗。
![]()
【一艘潜艇正在通过博斯普鲁士海峡】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噪声特征很可能会泄露,于性能保密和技术安全保障毫无益处。
总结一下,中国选择半潜船运输基洛级潜艇,一为省钱,二为避免无谓的艇体损耗,三则潜艇自身航程有限,四为了性能保密和技术安全保障。
而此次运输基洛级潜艇的经历,也让我国意识到了发展半潜船的必要性,毕竟随着中国的发展,可能涉及运输的超大型货物越来越多,比如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龙门吊以及的预制桥梁构件等等,总不能每一次运输都跑去荷兰等国家租用吧?
![]()
【半潜船运输】
花钱不说,要是人家拒绝租借怎么办?
参考资料:
【1】《“基洛”级潜艇来华20年 “坠崖”生还背后有故事(图集)》 观察者网[2014.9.6.] 【2】《国产半潜船的军用价值:兵力运输和船坞》 中国军网[2015.6.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