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辐射到食物生产:人类将如何在火星任务中存活

0
分享至

下一个巨大飞跃并非抵达火星,而是如何在漫漫旅途中生存下来。



人类的身体从未为太空旅行而设计。在地球上,我们依赖重力塑造骨骼,依赖大气层阻挡辐射,依赖充满生命系统的星球维持生存。一旦失去这些,生存便成了每日的挣扎。然而,这正是人类准备尝试的——通过长达数年的火星之旅,在那段旅程中,撤离是不可能的,通信是缓慢的,而地球的援助并非数周可达,而是需要数月之久。

太空中的健康挑战

太空健康不仅仅关乎保持身体健康,还在于在一个天然缺乏稳定性的环境中,找到维持身体、心理和环境稳定的方法。国际空间站(ISS)作为试验平台已运行二十年,它在地球上空约400公里处环绕飞行。但火星远在约2.25亿公里之外。这一距离使得每一个常规的医疗、心理和后勤挑战都变得无比艰巨。

以前有很多文章探讨了太空如何瓦解人体:心脏萎缩、骨骼溶解、DNA被改写。现在,我们则从“损伤”转向“耐力”,探索人类如何准备在多年的辐射、孤立以及星际间的漫长沉寂中维持生命。

单程挑战

以现有技术,前往火星的单程旅行需要约七到九个月,整个任务可能长达三年。与国际空间站不同 —— 宇航员可以在几小时内返回地球 —— 火星之旅没有紧急出口。每位成员都必须做好在地球无法即时支援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准备。

宇航员已接受过处理飞船上所有系统的培训,包括导航、维修和生命支持。但医疗培训的比例相对较小。他们可能需要在实践有限、且培训与实际应用间隔很长的情况下处理医疗紧急事件。风险范围从普通疾病(如阑尾炎或感染)到太空中从未出现过的病症。

美国宇航局及其他机构正在测试结合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和便携式外科工具的医疗系统,为宇航员在飞船上配备“数字医生”。尽管如此,手术仍是最后手段。关于携带何物的每一个决定——无论是手术机器人、额外食物还是更多辐射防护 —— 都涉及权衡。资源有限,容错空间也同样有限。

心理前沿

即使身体能承受太空环境,心理也可能崩溃。火星任务将把人类心理推向前所未有的极限。在狭小的太空舱内生活数年意味着孤立、单调,并完全依赖同一小队成员。与地球没有实时通信,没有新鲜空气,除了踏入致命的虚空之外,无法踏出舱门半步。

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在六个月的任务中已报告了压力、睡眠紊乱和情绪波动。将时间延长六倍,再加上完全孤立,挑战显而易见。在地球上模拟火星任务的研究(包括一项将志愿者锁在模拟飞船内超过500天的实验)揭示了睡眠问题、情绪不稳定和沟通障碍。

专家认为,任务成功既依赖技术,也依赖心理。结构化的日常安排、清晰的领导力以及牢固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目前正在探索虚拟现实环境,以对抗感官单调,让宇航员在飞船内漫步于森林或海滩。音乐、文学和创意表达可能成为维持士气的重要工具。在深空中,理智与氧气同等重要。

无形威胁

除了孤立,宇航员还必须面对一个更为隐蔽的危险:宇宙辐射。在地球上,大气层和磁场偏转了来自太阳及远方的大部分高能粒子。而在深空中,这些保护措施不再有效。宇航员将暴露于银河宇宙射线和太阳粒子中,这些辐射能穿透组织、损伤DNA,并增加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一些执行过任务的宇航员曾报告称,在闭眼时看到闪光 —— 这是辐射直接穿透视网膜的现象。在一次火星任务中,累积的辐射暴露量可能相当于数千次胸部X光照射。

工程师们正在试验多种防护方法:用富氢材料加厚飞船壁,在乘员舱周围放置水箱,甚至模拟地球自然屏障的人造磁场。然而,厚重的防护会增加重量,从而限制飞船的航程和速度。在防护与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仍是航天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难题之一。

食物:最紧迫的问题

在所有生存挑战中,营养可能是最直接的。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会定期接收补给任务,获得新鲜水果和蔬菜。而在火星任务中,数年都不会有补给。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有限,必需维生素也会随时间降解。如果没有可靠的新鲜营养来源,即使是简单的营养缺乏也可能危及整个任务。

因此,航天机构将太空食物生产列为优先事项。第一步于2015年实现,当时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种植并食用了生菜。未来的任务可能会进一步推进这一概念,利用紧凑型温室生产蔬菜、水果和藻类蛋白质。

这些闭环生态系统将循环利用空气、水和废物来滋养植物,进而供养宇航员。除了维持生命,照料植物还能带来心理慰藉。在无菌的金属飞船中,照料生命体可以建立与地球的强大情感联结。

生命的循环

火星任务中,一切都不能浪费。国际空间站能够从汗水、呼吸甚至尿液中回收高达98%的水,并将其转化为清洁饮用水。同样的过程还通过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来制造氧气,后者用于呼吸。固体废物被压缩并在返回舱中燃烧,但未来的系统需要更进一步,将每一种产出转化为可用的输入。

对于长达三年的火星之旅,生命支持系统必须近乎完美。工程师正在测试回收乘员产生的几乎所有物质的方法,包括空气、水、食物甚至能量。一些飞船设计甚至重新提出了人造重力的概念,利用旋转通过离心力模拟重力。这可能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 —— 长期微重力环境下的两大主要问题。

地球极端环境的启示

与太空任务最相似的场景其实在地球上:那些孤立、封闭和极端环境条件考验人类耐力的地方。例如,南极研究基地在数月没有补给或阳光的情况下运作,与深空的孤立环境如出一辙。水下实验室和潜艇也提供了类似场景,小队成员在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系统中生活。

这些环境为领导力、团队合作和心理韧性提供了宝贵经验。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适应单调或封闭环境。细致的心理筛选和兼容性测试对于组建能够共同承受数年隔离的团队至关重要。

设计未来人类

在技术极限被不断突破的同时,科学家正在探索生物学本身的适应性。一个新兴领域专注于设计能够驻留人体内、按需生产药物的微生物,从而减少携带大量药物的需求。另一个领域探索纳米医学 —— 利用微型机器检测疾病、修复组织并实时监测宇航员健康。

也许最大胆的概念是低温休眠:通过减缓新陈代谢,使宇航员在长途航行中“冬眠”。这将减少对食物、氧气和心理刺激的需求,同时减轻数年旅途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另一种解决方案可能完全绕过生物学问题:速度。核热推进或等离子发动机等先进推进系统可以将前往火星的时间从九个月缩短至两三个月。更快的旅程会自动减少辐射暴露、肌肉流失和孤立时间。在太空中,速度即生存。

火星任务的意义

前往火星途中面临的每一项挑战——循环利用空气和水、在封闭系统中生产食物、管理心理健康 —— 都映射出我们在地球上面临的问题。为太空开发的技术可能有助于在一个变暖且资源稀缺的星球上维持生命。太空农业可能改善粮食安全,水循环技术可能彻底改变资源保护,心理研究可能惠及地球上应对孤立的人们。

尽管殖民火星的愿景常占据头条,但这一努力的真实目的或许并非逃离,而是理解。在学习如何在地球之外生存的过程中,人类正在重新认识到在地球上生存的真正要素。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美票房创新高、全球5.7亿,中国5400万票房“教”好莱坞做人

北美票房创新高、全球5.7亿,中国5400万票房“教”好莱坞做人

时光琉影8
2025-11-10 20:26:31
3年独造54球!率队3年3级跳,中国足坛超级前锋浮现

3年独造54球!率队3年3级跳,中国足坛超级前锋浮现

徽派体育
2025-11-10 22:06:28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森森
2025-11-12 11:26:11
上海机场现举止怪异旅客:蔡某某等人勾结机场保洁严某某,涉案近百万元!

上海机场现举止怪异旅客:蔡某某等人勾结机场保洁严某某,涉案近百万元!

新民晚报
2025-11-12 13:01:28
李晨和宋雨琦逛超市被拍!两人举止就像情侣!猜猜他们买了什么

李晨和宋雨琦逛超市被拍!两人举止就像情侣!猜猜他们买了什么

乡野小珥
2025-11-12 11:51:55
许金花,死刑!

许金花,死刑!

鲁中晨报
2025-11-12 06:59:01
太突然:广州门店,下月关闭!知名歌手开的

太突然:广州门店,下月关闭!知名歌手开的

羊城攻略
2025-11-11 23:32:30
82岁前台州首富拟彻底退隐,近25亿元股票转让给两女儿

82岁前台州首富拟彻底退隐,近25亿元股票转让给两女儿

极目新闻
2025-11-12 19:38:25
围绕弗拉格重建!独行侠要送走的不仅是浓眉 还有欧文和所有老将

围绕弗拉格重建!独行侠要送走的不仅是浓眉 还有欧文和所有老将

云隐南山
2025-11-12 16:11:04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开始量产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开始量产

中国能源网
2025-11-12 18:01:04
“被三耳光打晕的武术传人”赵鸿刚不过是一个“穿着西服的阿Q”

“被三耳光打晕的武术传人”赵鸿刚不过是一个“穿着西服的阿Q”

壹家言
2025-11-11 15:39:27
小特晋级四强最新采访:解释赛季低迷原因,袋口太大失去准度优势

小特晋级四强最新采访:解释赛季低迷原因,袋口太大失去准度优势

夜深聊球
2025-11-12 22:41:39
欧洲热议“熊猫”列车亮相奥地利,奥前总理克恩:中国“太重要、太庞大”

欧洲热议“熊猫”列车亮相奥地利,奥前总理克恩:中国“太重要、太庞大”

环球网资讯
2025-11-12 07:02:05
俱乐部主帅年薪榜:小因扎吉全球第1瓜帅次席 皇萨未进top10

俱乐部主帅年薪榜:小因扎吉全球第1瓜帅次席 皇萨未进top10

新英体育
2025-11-12 10:40:54
场均8+2+1!火箭队最廉价首发摊牌:愿接受替补,让位谢泼德?

场均8+2+1!火箭队最廉价首发摊牌:愿接受替补,让位谢泼德?

熊哥爱篮球
2025-11-12 11:01:36
金价,直线回落!

金价,直线回落!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15:54:13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赶紧买!手机将大面积涨价

赶紧买!手机将大面积涨价

电脑报
2025-11-11 18:33:39
尾盘异动!600118,直线猛拉!这一板块突然爆发

尾盘异动!600118,直线猛拉!这一板块突然爆发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2 16:50:49
浙江游泳队陷入低迷,全运会三天仅获2金,不敌河北山东队

浙江游泳队陷入低迷,全运会三天仅获2金,不敌河北山东队

体娱一家亲
2025-11-12 20:56:24
2025-11-13 00:48:49
知新了了
知新了了
专注于新知、科普的传播
5309文章数 22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教育
家居
亲子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旅游要闻

签约金额超10亿元 空港文旅区推介会在成都双流举办

教育要闻

人民网专访!陈经纶中学校长独家揭秘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