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1日,全运会混双赛场,真给我笑到出眼泪。一场本该紧张到手心冒汗的强强对话,硬是被辽宁选手徐海东“记错赢球比分”的神操作,整成了全场大型“乌龙剧”。对阵双方是陈幸同/徐海东迎战黄镇廷/杜凯琹,强度不缺,戏剧更不缺,现场一度乱到连解说都以为比赛结束,转身准备撤了。
![]()
这一幕发生在第4局。陈幸同和徐海东拿到分数后,大比分来到3:1领先。说时迟那时快,徐海东直接握紧双拳,一个标准的“英雄倒地”,激情庆祝,气势拉满。问题来了——这场是7局4胜,不是5局3胜。3:1领先固然漂亮,比赛还没收官,提前“开香槟”,这不就尴尬了嘛。
这下对手也懵。黄镇廷和杜凯琹一看这阵势,差点被带节奏,彼此握握手,还走向裁判,现场一时间“人从众”。教练组、裁判、球员,全都在确认到底是不是打完了。最逗的是,连解说都差点被带偏,看到徐海东的倒地庆祝,瞬间怀疑人生:“难道真结束了?”现场出现了双方一度握手、找裁判的“集体误会”,氛围直接从刀光剑影变成喜剧舞台。
短暂沟通后,大家才反应过来,赛制是7局4胜,这球还要接着打。节奏被打断,对场上双方都是个考验。你要说影响,有影响,但更考验的是心态:从“以为赢了”回到“还要正面应战”,这跨度不小。对面也被干扰到了,体感很明显——你想,正拉着一股气,突然被告知还没结束,这股气就容易“漏”。这类瞬间在竞技场上特别要命,容易左右后面的每一拍。
说真的,这次乌龙背后,是赛前信息确认不够到位。赛制没吃透,代价就是一地鸡毛。素材里还提到一个细节:对面的中国香港队早早就把暂停叫了,按五局三胜的思路去打更合理,仿佛是要抢“开局先手”。这点看着也透出一点信号——双方对于局数可能都没有统一认知。有待官方确认到底是不是赛前口径不清,或是现场信息提示不够醒目。赛场上,规则要像灯塔,给所有人指路,越清楚越好,越明确越不出事。
话说回来,乌龙归乌龙,比赛还是要赢。恢复比赛后,陈幸同和徐海东把握住了主动,终于把比赛收下,4:1锁定胜局。好家伙——徐海东又一次倒在地上庆祝,这次名正言顺。一个比赛里倒地两次,气氛一下就活了,观众席全是笑声,镜头也跟着开心起来。不得不说,这小伙子有戏剧天赋,镜头感拉满,敢于表达,也是真性情。
![]()
从观众角度,我有几个真切感受:
![]()
专业层面再聊两点:
花絮部分再回味一下:徐海东两次倒地庆祝,一次“误会版”,一次“正片版”,笑点拉满;现场出现集体握手的小尴尬,裁判和教练来回确认,解说差点撤场,观众笑出声。我不夸张,今天这条“年度名场面”,已经在我的观赛清单里排上前五了。
![]()
信息方面,补充两条:
这组对话,实力过硬,戏剧更过硬。乌龙虽然尴尬,但也让我们看见了赛场的人情味和选择。有人会说,这场面太“喜剧”,不够职业。我理解,但我更看重赛后能不能把这事复盘明白,把规则提示做扎实,把流程梳理清楚。运动员会犯错,人也会走神,关键是下一次别再出这种“集体失忆”。
我个人给这场的关键词是:好笑、真实、可爱、值得反思。赛制是底线,信息要清楚;情绪是武器,心态要稳住。您怎么看?这次“倒地两次”的名场面,是不是也算一种赛场上的“高光”?这段插曲,会不会反而成了这届全运会最接地气的瞬间?欢迎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