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孩子的作业上,或者专门的家庭课业册子,需要父母签字:这个安排,到底是负责任表现还是形式主义?”
坐标上海。
孩子们每天的作业,会记在叫做“备忘录”的本子上,小小的一本。
每日完成作业之后,需要家长签名,这是对于每天的作业。
日常的练习,也会需要家长签字。
相对来说,个人觉得这个安排是负责任和形式主义的共同体。
负责任的表现
说负责任,是有了家长的签名,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可以了解孩子作业完成、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虽说学习的主体是孩子,但家长了解孩子具体的学习情况,有时候还是需要的。
就在刚才,老师在钉钉群里发了老二班级里的照片,又有同学漏完成练习。
备忘录签名
备忘录,一二年级的时候,老二学校还有的,升入三年级后,反倒没有了。
没有备忘录的结果就是,经常会在钉钉群里,看到老师发的哪些同学又漏完成了哪些练习。几乎每天都有孩子漏完成,一到双休日、小长假,未完成的学生数量更多。
对于这个现象,老师也烦恼。没了备忘录的记录,一放学,有些孩子似乎完全记不起老师布置了什么内容。
我家老二有几次都是在早上快要出门时,想起漏做了哪项作业,急匆匆拿出纸笔完成。
有备忘录的记录,哪怕不需要家长签名,孩子们的练习也能更好地完成。
练习的签名
至于各种练习的签名,家长在签的时候,一般会扫一眼内容,扫过内容,就可以关注到孩子近期的学习状态。
比如我家老二,他们的每一次语文默写都需要家长签名。老二前段时间的语文默写,明明前一晚在家写过,可课堂默写总有出错的地方。
错的次数多了,老母亲有点疑惑,明明前一晚写过的内容,为什么第二天还错?有时候错的数量离谱。
某一天老母亲看了他家默的情况,才发现老二只有“默”的动作,没有“批”的动作。这样的结果就是,前一晚错的,第二天继续错。
如果不是有课堂练习的签名,老母亲是不会看到孩子默写部分的错,也就不会发现老二只有“默”,没有“批”。
有了了解,老二在家默上有了改进,有了“批”的动作,也就很少出现第一晚错的,第二天继续错的状态。
这样的签名,属于负责任的形式。
![]()
形式主义
说形式主义,离不开老二的班主任。
一般老师是不会规定家长签名签什么内容。
老母亲给老大的备忘录、卷子上签名,签了那么多年,也没见哪位老师要求必须怎么签。
老二的班主任不一样,必须要求签家长全名,少一个字都不行。
emm,这种情况属于妥妥的形式主义。
还有另一种情况。
签名对于我家老大而言,同样属于形式主义。
刚进入初中,老母亲还签签,到后来,全是老大自己解决。
备忘录上的作业,老大是一定会完成的。他们有谁作业没完成,第二天学号会被写在黑板上,老大极其不乐意自己的学号出现在黑板上。
至于各种卷子,老大每次都会主动分享,所以老母亲签与不签,区别不大。
家长签字,到底是负责任的表现,还是形式主义,对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意义。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