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在山西正式成立了全资煤层气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5亿元人民币,引发能源行业关注。这一举动背后,隐藏着中石化在山西煤层气领域的雄心。
![]()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中石化(山西)煤层气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7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晓,其另一个身份是中石化临汾煤层气分公司总经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几乎涵盖了能源上游开发的全部环节,从陆地石油天然气开采,到矿产资源勘查,再到燃气经营。
01 新公司战略定位
中石化(山西)煤层气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段店乡华州路九星佳苑2号楼。这一选址毗邻中石化已有的煤层气开发项目,便于业务协同。
从注册资本看,4.5亿元的雄厚资金投入,显示出中石化对山西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公司由中国石化全资持股,体现了集团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决心。
![]()
新公司的经营范围覆盖了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产资源勘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燃气经营等核心领域。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还涉足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以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这透露出中石化在新能源领域的多元布局思路。公司不仅限于传统的煤层气开采,还计划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能源供应体系。
02 中石化煤层气布局历程
中石化在煤层气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华东油气分公司早在2008年就吹响了向煤层气领域进军的号角。面对“三低(低孔、低渗、低压)”行业难题,中石化创新形成了“沉积控煤、保存控富、地应力控渗、压裂有效改造控产”的“四元耦合”地质理论。
技术创新上,中石化大胆提出 “升排量、扩规模、强铺砂”的压裂技术理念,探索“串枝化、大平台、井工厂”钻井运行模式和差异化开发技术政策。这些技术创新为山西煤层气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5年,中石化建成我国首个深层煤层气田——延川南煤层气田,并建成产能4.2亿立方米/年。之后6年连续效益上产,截至目前累计产气30.6亿立方米。2023年,华东油气在贵州织金新增探明储量113亿立方米,发现了中石化第二个煤层气田。
近年来,随着油气产量不断增长,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油气储量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产量在2021年底一举突破500万吨油当量大关,成为中国石化上游骨干油气田企业之一。
03 山西煤层气资源优势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煤层气资源十分富集。全省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1/3。这一资源优势是吸引中石化等能源企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
近年来,山西煤层气不断增储上产,产量从2007年不足19亿立方米,快速增至2024年的134.3亿立方米。今年前5个月,山西省煤层气累计产量达60.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总产量的82%。
山西拥有六大煤田,其中沁水煤田是我国煤层气开发最早的煤田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之一。沁水煤田主体地质构造类型单一、褶皱微弱,内部断裂少、规模小,减少了煤层气散逸。
目前,沁水煤田煤层气资源量约4万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储量569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探明储量的一半。当前沁水煤田资源探明率超过10%,高于国内其他煤田,为煤层气开发奠定资源基础。
山西省积极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已形成了以中石油、中海油(中联煤层气)、中石化等央企为主体、省企、外企和民企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市场格局。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04 技术突破驱动开发效率
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突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持续攻关和工程实践积累,山西主要煤层气产地在开发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在深层煤层气开采方面,业界逐渐认识到深层煤层气游离气与吸附气并存的特征。传统煤层气依赖“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过程,以吸附气为主,需排水降压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稳定产气,单井产量低。
而深层煤岩气采用渗吸置换的开发方式,利用“长水平井+超大规模压裂”技术,压裂后开井即高产,无需长期排水,单井日产气可达10万立方米。
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在大牛地气田部署实施的水平井阳煤1HF井压裂测试获日产10.4万立方米,持续稳定高产1年,平均日产6.3万立方米,累计产气2738万立方米。这一成果展示了深层煤层气的高产稳产能力。
针对薄煤层稳定穿层难、钻遇率低的问题,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提出了“有效钻遇率”理念,攻关“导向-压裂-排采”一体化开发关键技术,保证轨迹平滑利于排采,采用靶向精准压裂扩大横向波及范围。这些技术创新为薄煤层气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
05 煤层气产业发展前景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数据显示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约70.76万亿立方米,其中深层煤层气资源量约50.17万亿立方米,占比70.9%。这一巨大资源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以来,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年均增长2200亿立方米,产量年均增长14.3亿立方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我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17.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深层煤层气占比超15%,成为天然气储量、产量的新增长点。
山西省已制定明确发展目标。今年上半年,全省煤层气增储量超800亿立方米,今年1至7月,总产量达79.2亿立方米,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50亿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在推进煤层气开采的同时,还探索“先采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可有效协调开发,兼顾安全、效益与资源最大化,在煤炭开采前,通过地面钻井预抽煤层气,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减少煤矿瓦斯突出风险。
06 “国家队”进驻的发展启示
中石化等“国家队”企业进驻山西开发煤层气,带来多方面的发展启示。央企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提升煤层气开发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石化不断探索深层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解析典型含煤盆地成煤、生烃、储集、赋存特征,初步提出“有利煤岩煤质、良好保存条件、温压耦合作用”控气机理。这些基础理论研究为产业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中石化在山西煤层气开发已形成一套完整技术体系,包括深层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和“甜点”地震预测方法系列,以及煤层厚度、煤岩类型、煤体结构和含气量等预测技术。这些技术支撑了“甜点”层段优选,提高钻井成功率。
在产能建设方面,山西省水利厅于2024年12月10日发布行政许可决定书,正式批准了延川南煤层气田扩大产能建设项目。这一批复意味着延川南煤层气田将迎来大规模扩容。
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部,晋陕交界处,新部署平台31个,新钻井137口,其中煤层气定向井87口,煤层气水平井50口,预计新增产能2.51亿立方米/年,施工期为3年。
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非常规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已达11635.12亿立方米,其中煤层气地质储量7604.27亿立方米。随着中石化等央企持续投入,山西煤层气产业正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未来,随着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突破,山西有望在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新的跃升。这不仅能为山西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更能为京津冀乃至全国清洁能源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