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自己关于《浅析猪场常见精准批次类型的选择及应用》一文中,用猪场管理的视角,依托数据模拟还原了精准批次类型在猪场中真实的应用场景,强调除我国北方以外的其他地区选择精准36天批正确和精准37天批的必要性,并指出这样做既能提高生物安全防范的门槛,又能满足猪企对不同生产性能猪的精准批次生产需求。
同时还指出,一个精准批次生产类型的选择必须遵循地域、生物安全、人效及产量同时满足的原则,才能被付诸到真实的生产现场当中去,否则出现非瘟横溢,蓝耳肆虐的情况就是必然。
另外还强调,生产上出现这样的场景,究其根本是批次生产类型本身所对应的猪场猪群流转环节和人效所致,不关乎规模和猪场的硬件条件,且不可逆。
对于特殊地域(东北3省、新疆、内蒙)的特殊精准批次类型选择与应用,笔者同样也会用数据模拟的方式把各个批次生产真实场景一一还原出来,指出具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和使用。在此,特别感谢之前各位行业友人给予我数据方面的支持,同时本文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养猪志士同仁批评指正。
特别提醒:为了满足于生产应用的实际需求,本文所选择的精准批次类型属于不常见的精准批次类型,且应用场景又有高低产生产性能选择之别,希望大家注意区别对待,谨慎选择。
![]()
1、 各个特殊精准批次类型猪群轮转和人效真实应用场景的数据模拟:
(备注:红、绿色部分是转群、出栏时间节点,即猪群轮转时间节点;所有时间节点的叠加即为人效。)
![]()
![]()
![]()
![]()
![]()
![]()
![]()
![]()
2、 生物安全真实数据模拟
![]()
![]()
3、 各个精准批次生产类型年产胎次生产上限的数据模拟
![]()
4、总结:
1) 关于猪群轮转及人效:
通过猪群轮转及人效附图的数据可以发现,11、12、13、15及24天批,由于繁殖周期的特殊限制,涉内同一时间节点,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处在双批次循环过程当中进行,甚至3批次循环屡见不鲜,每日的工作需要整个生产端的所有参与人员超负荷运转才能完成,而且没有有尽头。涉外,猪只的运转及外售工作给场内带来的生物安全压力无疑是巨大的。首先,在员工的工作强度及生物安全风险方面,雷同与周批及6天批生产。也就是说这5个精准批次生产类型与之对应的29、36及37天批相比较,生物安全防范的强度在时间维度和人效维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对非瘟的防控及蓝耳的阻断几乎是空谈,没有任何保障,尤其是一条龙生产的猪场,表现更为严重;所谓的分点式饲养只不过是把问题延续到了另一个生产空间维度和场景当中,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 关于空栏天数:
通过11、12、13、15及24天批的空栏天数比对发现,此环节,或多或少在配怀段、产房段、保育段及育肥段均出现了某一段空栏天数是不足7天的现象,时间过于仓促或者甚至不够,尤其是一条龙生产的精准24天批,在配怀段空栏天数是0天,保育段的空栏天数只有3天,在冬季寒冷的我国东北3省就、新疆及内蒙几乎没有应用场景,小规模及硬件设施较差的猪场表现更为突出,因为这些地区的冬季栏舍清洗方式几乎以浸泡为主,栏位清洗及干燥需要更长的时间;与之相对应的29、36及37天批更具优势,虽然29天批哺乳时长比36天批增加一天,但产房段的32天空窗期更具优势;
3) 关于繁殖效率:
11、12、13及24天批尚可,几乎都能做到2.3胎;但对于精准15天批而言,31天断奶没有必要,2.21胎的理论年产胎次过低,应弃之;29天批和36天批相比较,同为被中低产猪选择的精准批次类型对象,但每个批次间隔期头均空返流猪的NPD会增加7天,全年增加至少14天,进而影响了全场仔猪落地成本,故29天批比36天批更具优势。精准37天批作为21天批的替代批次,规避了21天批的不利因素影响,适用于高产猪品系而产生,无可替代。
4) 关于建设成本:
应精准批次在时间点的确定性和猪群轮转的必须性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限制,除精准24天批外,任何规模的11、12、13、15天精准批次在产房保育段均需3批次设计,不但增加了设计建造成本,而且小规模猪场土地利用率极低;精准29、36及37天批则不受影响。
5、小结:
综上所述,以上8个特殊的精准批次生产类型中,在地域、生物安全、人效及头均母猪建设成本都仅29天批能满足低中产母猪的生产需求,37天批能满足高产品系生产选择,但年产胎次低及29天批断奶头数的上限不清晰仍是诟病。
6、 关于特殊地区中低产母猪精准批次生产类型--29天批的论证
1)29天批断奶头数与断奶重上限的探索:
![]()
即:29天批的生产窝均断奶数上限是13.5头,极限窝均断奶重为5.8kg/头。
2)29天批的猪场设计:
![]()
A、断奶头数在13.5头及以下猪场适用;
B、200kg出栏时,配怀、产房、保育及育肥无时间交集现象,且空栏时间充足;
C、此批次不适合我国北方以南的猪场(南方可以用36天批来替代);
D、空返流母猪在NPD方面的干扰雷同与24天批;
4)精准29天批适用范围:
精准29天批适合于加系、美系等中产品种的生产场选择。通过PSY耗料量的模拟数据得知,其适合于窝均初生重在1.3kg、窝均断奶重在5.80kg、窝均断奶头数在13.0头以下的生产场景;
7、 关于特殊地区高产母猪精准批次生产类型--37天批的论证
1)29天批断奶头数与断奶重上限的探索:
![]()
即:37天批的生产窝均断奶数上限是15.2头,极限窝均断奶重为5.8kg。
2)37天批的猪群轮转及人效:
![]()
3)37天批的猪场设计:
![]()
4)37天批批次生产的特点归集:
![]()
5)精准37天批适用范围:
精准37天批适合于丹系猪、法系猪、托佩克等高产品种的生产场选择。通过PSY耗料量的模拟数据得知,其适合于窝均初生重在1.3kg、窝均断奶重在5.80kg、窝均断奶头数在15.2头的生产场景,但整个繁殖段的生产成绩需要特定批次类型所对应的PSY耗料量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
8、 关于特殊精准批次类型选择总结:
通过上文可以得知,在非瘟和蓝耳干扰的情况下,从人效和生物安全的维度出发,精准29天批及37天批才是东北三省、新疆及内蒙地区批次化生产场的最佳选择,其中中低产猪选择29天批,以法系、丹系及托佩克为代表的高产猪应选择精准37天批。
9、 关于高产猪---精准37天批的应用及改善:
1) 精准37天批的特征是年产胎次低,需要借助猪场设计予以规避;
2) 繁殖段参与批次循环中的空反流母猪需要用特殊的处置手端降低由其所致的非生产天数增加的干扰问题;
3) 我国北方地区选择精准37天批必须考虑产房及育肥空栏时间问题,其中育肥可以考虑在增加一批次育肥栏来应对泡栏洗消后的干燥问题(若实际空栏天数若小于15天者天);产房可以考虑洗消后增加烘干设备来应对空栏时间短的问题(8天);
4) 在生产端,无论是繁殖段还是保育育肥段都离不开PSY耗料量等饲喂参数的支撑。(附图:猪场设计)
![]()
10、关于中低产猪对特殊精准批次的选择及其应用
选择29天批:此批次需要注意提前采用特殊的处理办法,解除空返流母猪NPD长对成本的影响。
11、育肥猪400斤出栏问题:
精准29天批和精准37天所对应的育肥猪400斤出栏的日龄及栏位批次数设计问题,笔者私下与一众行业达人进行交流和探讨,大家都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原因是此数据受制于品种品系影响差异太大,建议大家在建场之前根据自己所养猪的品种品系达到400斤的真实平均日龄作出决定,要慎重对待!笔者在此论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是296日龄。
作者介绍
作者:郭军利
籍贯:甘肃庆阳
毕业院校: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背景:
曾任PS6000头母猪场厂长(得天缘)
现任甘肃新动保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行业贡献:
1、 《猪场全批次生产实战教程》编写
2、 《非瘟状态下的精准批次类型的选择及应用》编写
3、 《精准批次PSY 耗料量标准框架的构建》编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