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人民空军也正式公布了新型隐身攻击无人机“攻击-11”。火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在公开的学术论文数据中,我们看到了攻击-11的隐身性能优势可以说是逆天。
为了确保他的隐身性能的优势,攻击11从气动到机身材料再到细节部位全部都为隐身所设计。
1、气动方面,攻击11采用了无尾飞翼布局。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减少机身外部的突出部件,来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积
![]()
2、背负式进气道,可以将空腔散射减至最小
3、细节的锯齿化设计,攻击11将平直的接缝修改为倒V型结构
4、机体材料,攻击11使用复合材料和吸波结构材料
5、机尾喷口,采用锯齿和遮盖设计
基于上述这些设计,外界指出攻击11的雷达反射截面可以缩小到0.005平方米,这样的数据能够让攻击11在战场作战的时候,面对着雷达的探测几乎以消失的状态出现,能够起到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极大的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功效。
与此同时,咱们的设计专家还考虑到无尾飞翼的缺点,虽利于隐身,但在飞行控制上,容易出现“荷兰滚”,为了规避这一点,设计人员特地给攻击-11设计了开裂式方向舵,可精准调节飞行姿态,还可以补偿飞翼布局的气动缺陷,确保他在应对各种飞行情况下的稳定性。
![]()
除此之外,攻击11的侦察性能和作战性能也不容忍小觑,在设计人员在攻击11在机头下方配备了多面体光电窗口,可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敌方防空圈的内部,进行侦察任务,在发现地面积空中目标的时候,攻击11可根据战场形势作出判断发射自身搭载弹药,还是启动信息传送实现协同作战的作用,为后方有人机发射的导弹提供中继制导信号。
如此性能优秀的攻击型号无人机,在官方公开当天,就受到了美国“战区”网站的关注,他们将这款攻击11无人机翻译成“神秘龙”无人机,称攻击11可以作为、空中无人僚机控制平台,配合解放军现役有人战机同框飞行意义非凡。这意味着中国在隐身无人机发展上已经迈出很大的一步。未来中国会有更多的无人机推出。
![]()
与此同时,美战区网批评美国军方这些年不知道是资金不到位,还是技术跟不上,淡化了攻击型隐身无人机的研究,他们翻阅了美国空军所有的资料,发现几乎没有可以和攻击11相对比的飞翼UCAV项目。
更让他们沮丧不已的是,他们发现美国对于这些项目按兵不动,而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法国全部都在投入重金加大力度研发类似攻击11的无人机。为此美战区网站忧心忡忡的表示,从福建舰到攻击11,中国军工领域从模仿已经走上了创新,甚至于引领军工潮流的趋势,美国正在逐步后退让出世界第一的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