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以15倍罚款!2024年,广东男子买3只“野鸡”宰杀,被罚22.5万
这年头连鸡也不敢乱杀了。
广东的黎某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在2024年杀的三只“野鸡”居然换来了天价罚单,他被罚了22.5万块!
网友们听到这个数字也惊呆了,这些钱在有些地方都能买套小房子了。
不就是杀了三只“野鸡”,至于罚这么多钱吗,到底是什么动物如此金贵?
图片和此事无关
图片和此事无关
![]()
这件事还得从2024年12月说起,当地有个名叫陈林村的村子,有一天村民黎某突然带回来三只长相奇特的“野鸡”。
大家都被它的外表吸引,纷纷议论起这只像“野鸡”的品种,可是它虽然看着像鸡,但大家以前都没见过。
不知道黎某是否清楚这只“野鸡”的身份和来历,他买这三只回来就是为了宰杀吃肉。
图片和此事无关
图片和此事无关
![]()
等大家看完之后,黎某就把三只都杀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三只“野鸡”,让他狠狠放了一次血。
不知是谁将这件事向当地林业局举报了,工作人员受理后立马来到了黎某家,这时三只“野鸡”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图片和此事无关
图片和此事无关
工作人员将三具动物尸体带走,送到了检专业部门鉴定,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三只“野鸡”身份不简单,不是一般的动物。
![]()
这三只动物总价值为一万五千元,按当地规定,嫌疑人要以15倍的价格罚款,也就是说,黎某得交22.5万罚款。
这对于一个村民来说,二十多万或许就是他大半辈子的存款了,为了这三只死去的动物,有必要掏空家底赔偿吗,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图片和此事无关
图片和此事无关
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野鸡,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雄白鹇的脑袋跟公鸡很像,身体是黑色的,翅膀和尾巴雪白,像极了穿着一件白色披风。
![]()
雌白鹇的外表就没有这么艳丽了,全身都是褐色,脖子后面有一丛黑羽冠。
白鹇有银鸡、白雉等别名,在我国贵州、云南、广东等十余个省份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白鹇喜欢在植被茂密、林下开阔的树林生活,通常3-6只结群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觅食一次,到了傍晚就飞到高处休息。
别看它们的翅膀很大,但是飞行能力比较弱,不擅长长距离飞行,受惊的时候喜欢往山上跑,只有特别危急的情况下才上树避险。
白鹇是杂食性鸟类,既吃植物的花叶果实,也吃蝗虫、蚯蚓等小动物,未消化的种子随粪便散落林间,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植被更新。
每年4-5月是白鹇的繁殖期,雄白鹇会上演独特的求偶仪式,绕着雌鸟一边转圈,一边大幅度摆尾、振翅打蓬,能重复六七次。
![]()
它们会用枯草树叶在灌丛地面的凹处筑巢,每窝产卵4-8枚,经过25天左右的孵化,雏鸟当天就能跟着大鸟活动。
按理说这种繁殖模式,数量是不会少的,可是白鹇的生存怎么会受到威胁呢?
1987年白鹇海南亚种的密度每平方千米有20多只,到1992年就骤降到了12只。
首先就是栖息地被破坏,白鹇对生存环境要求很严格,既需要高大乔木晚上栖息,又要有开阔的林下空间方便白天活动,还要有丰富的动植物供觅食。
但森林砍伐、烧山开荒、公路修建等行为,正在不断地将它们的栖息地割裂开来。
![]()
在云南的部分山区,开荒种地使白鹇的栖息地从连片森林变成孤岛,种群间基因交流受到了阻碍。
鼎湖山保护区负责人曾说过,哪怕是保护区周边的小规模伐木,也会导致白鹇活动范围收缩。
其次是非法狩猎和天敌威胁了,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因为羽毛华丽被偷猎者觊觎,在一些偏远地区,捕猎者用套索、毒饵等方式捕捉白鹇。
除此之外,随着猛禽、豹猫等天敌在部分区域数量回升,缺乏有效隐蔽的白鹇雏鸟成活率大幅下降,在海南坝王岭保护区内,将近三成的白鹇卵会被天敌捕食。
其实还有一些隐形的干扰,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比如旅游开发带来的噪音、缺乏规范的科研观测活动等,都有可能让白鹇产生应激反应。
![]()
鼎湖山保护区曾发现,过于密集的游客步道会迫使白鹇放弃核心觅食区,转而在食物匮乏的边缘地带活动。
更重要的是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昆虫数量减少,白鹇的动物性食物来源不足,雌鸟产卵量和雏鸟存活率都随之下降。
幸好各地都已经出手保护白鹇,在广东鼎湖山,大家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白鹇的身影,个别白鹇甚至敢飞到景区步道。
白鹇在这里能生活得自由自在,离不开生态修复。
鼎湖山不断植树造林,恢复了植被群落,这里拥有2291种高等植物、277种鸟类、7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白鹇共享家园。
![]()
除此之外还建造了生物防火林带,安装了无线监控全天候监测,点线面结合保护白鹇。
同时还实行了社区共同管理,肇庆市通过“护林公约”将周边居民纳入保护体系,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
过去五年,当地救护中心收治的白鹇全都来自市民的主动报告,全民参与比单纯的执法监管更有效。
更贴心的是,救护中心专门为应激性强的白鹇设计了模拟自然笼舍,配备灌木、栖架和沙浴区,大幅提升了野化存活率。
鼎湖山还编了鸟类图鉴、自然教育课程等教材,通过实地讲解、影像展示等方式,让游客和学生了解白鹇的生态价值。
![]()
一个物种的消失绝非偶然,很可能是生态系统发出的预警,海南岛亚种密度的下降、栖息地的破碎化,本质上是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失衡的结果。
同时大家也不要像黎某一样,如果黎某不是故意的,那真是稀里糊涂就背上了天价罚单,只能说说吃一堑长一智。
在野外不认识的野生动物千万不要乱碰,人类对它们最好的爱就是远远地观赏。
对此大家怎么看?
![]()
信息来源:广东省林业局网2025年2月27日《林业普法丨三只“野鸡”换来22万天价罚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