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段永平罕见公开访谈:我们成为我们,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 |【经纬低调分享】

0
分享至

这是段永平“退休”二十多年后的罕见公开对话。

访谈中,他 10 次提及 “犯错”、12 次强调 “看懂”、29 次感慨 “很难”,既复盘了步步高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的危机与突破,也拆解了对苹果、腾讯等企业的投资逻辑。

他推崇用户导向的企业文化,认为好文化能指引企业回归正道;在投资上坚持 “少而精”,重视安全边际与机会成本,反对盲目抄作业。从企业授权管理到投资标的选择,从对诺基亚、松下的案例剖析到对 AI、电动车行业的判断,这份访谈浓缩了他一以贯之的商业智慧与人生选择。

访谈于2025年10月16日进行,以下为企业管理和投资的精华内容,Enjoy:

来源:雪球

关于投资核心理念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投资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你一定要看公司,你一定要看懂生意,你也要看懂未来的现金流。” “大部分公司都不容易看懂。” “老巴的安全边际不是指便宜,安全边际指的是你对公司有多懂。” “便宜的东西可以更便宜。”

关于懂与不懂

“懂不懂,其实是个灰色地带。” “不懂不等于不挣钱。”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能有1%的人真懂这句话就了不起,做到就更难。”

关于看公司

“懂生意很重要,不懂生意投资是很难做的。” “我做企业出来的,看懂别人的生意相对容易,但我也懂不了太多的生意。” “我觉得我对苹果、腾讯、茅台这三家公司是比较懂的。”

关于企业文化

文化好,最主要的就是最终它会走回正道,有一个北斗星在指引着它,它到底该干什么。不是为了生意,你仅仅讨论生意是很容易犯错误的。 “文化好的公司,不是不会犯错,而是最终能走回正道。”

关于“不做”的智慧

“人们关心的是我们做过什么,其实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

01

聊企业经营

方三文我问一个企业具体经营的问题。可能对步步高系来说,它有个非常大的变化是后来做了智能手机,原来做过别的电子产品,做过功能机,后来做了智能手机,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个决策过程,好像最开始你是不赞成的?

段永平对。

方三文后来是怎么又做了呢?

段永平因为他们是CEO,我赞不赞成不影响他们做不做决定。大家也是走投无路了,我们做电话机,一年两年就做到全国第一了。后来觉得这个市场再做下去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前景,然后手机来了,沈炜觉得我们应该做手机。我那时候觉得我们做手机可能做不过松下、索尼、摩托罗拉等。

方三这些是功能机时代的事情?

段永平功能机时代。然后他说,阿段不是的。他最后说服我的,是说手机其实是个性化非常强的东西。我原来是认为它跟家电一样,别人规模比我们大,我们很难打得过别人。我说,如果你认为它是很个性化的东西,那我们就有机会,我们能够做出差异化,我们能够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在有的地方可以做得比别人好。加上我们做企业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了。我们公司的规矩就是这样,不管我反不反对,CEO做的决定就是他们做的决定,结果也是他们自己来承受的。他不能说阿段反对,所以我没做,我没有责任。我只是作为一个顾问的角色。很多人不太理解,以为我是个老板,其实我在公司早就不是,我甚至当CEO的时候就不太管,都是让他们做决定。所以他们接过去也是很顺,放权是要很长时间的。

方三文从做功能机到智能机是不是一个更大的决定?

段永平那个不是什么决定,是被逼的,功能机卖不动了,我们差点都死在上面了。虽然我们功能机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智能机来得非常的凶猛,就那么一瞬间,把市场基本上占了。我们那时候手里还有好多功能机,所以三十年(庆)的时候,大家也是很感慨,我们渡过去了。我那时候还专门回去过,因为我们存了很多物料,当时的现金消耗得非常快,我记得账面有七、八十个亿的现金,看着往下掉,掉到最后就快到底了,又开始回来了。因为那时候智能机已经出来,我们出智能机一代两代差不多,就缓过来了。中间有一年的时间,2012年到2013年,我们亏了不少钱。当时我回去就说,如果我们要倒的话,不要倒得太难看,也看过别人倒,倒完了以后就是一地鸡毛。我说这不行,不能让供应商吃亏,也不要让员工吃亏。当然我这么说,我是有一点底气的,因为我投资这一块一直都没有动,就相当于我们的后备役部队一样,一直都没有上,最后也没有上,所以还挺好。反正弟兄们也真的是很争气。

方三文从功能机往智能机转的过程中,其实比从做电话到做手机要面临过更大的危机?

段永平因为规模太大,我觉得我们也是有失误的,就是不够敏感。因为在功能机上做得很好了,我们其实是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但是那一次确实亏得也挺多。以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但是规模没有那么大,所以缓过来也挺快。

方三文没想到它的销量会下滑得这么厉害?

段永平是的。降的速度太快了,因为我们过去的经验曲线认为它是慢慢降的,其实我们早就在开发智能机,也知道这个趋势,但是功能机还是下了很多单,总觉得有一个过程。没想到它一瞬间就过去了,像现在的AI一样。

方三文新技术推动新的产品,它的这种普及程度比想象中快?

段永平你也可以这么说。主要是新的产品确实很好,它一下就把老的产品完全替代了,而且智能机出来以后,你看多少东西被替代:相机没了,像我们做的电子词典、复读机、学习机,基本上都被手机替代了。

方三文因为智能机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了。我回想起我的一些经历,我看过摩托罗拉一款手机叫6188,其实已经有智能机的雏形;后来有一个诺基亚的E71,它也是智能机的一个雏形?

段永平诺基亚做那一款我印象非常深,我拿到了很兴奋,但是发现用起来好弱智。以前我们用诺基亚手机用得很习惯,它把界面全改了。我拿起来不会用,你想我一学工科的人,在那折腾半天都不知道怎么用,所以诺基亚最后倒了一点都不意外,我觉得这公司的文化肯定是烂掉了。

方三文但是我觉得它毕竟在那个地方走出了一步,虽然最后没成功,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也许它那个企业里面也有人对产业、产品的趋势有一些相对正确的判断?

段永平产品趋势都没有问题,谁都看得见,但是它的文化很重要。

方三文他们没这个能力?

段永平他们太注重市场占有率了,太注重生意,不太注重用户,所以才会有那么大的miss,而且它后来又miss了一次。其实安卓出来的时候,谷歌是去找过他们的,希望诺基亚转安卓,他们不干,他们要守住自己那个东西,终于把自己给守死了,所以这个没办法。

方三文至少像摩托罗拉、诺基亚,曾经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他们曾经在管理方面很有经验?

段永平管理救不了一家公司,他们在战略上、在文化上出问题了。

方三文我记得你曾经是比较推崇松下的管理,后来是不是这个看法也有些变化?

段永平松下还是蛮厉害的一家公司,但是我觉得日本这种大文化,不是特别容易理解。最早我去找过松下,想跟他们合作做手机。我跟陈明永、沈炜两个人去松下,一直从科长、部长,见到了中村社长,他们就问我们的来意,当时我们对自己不是太有信心,对技术、对资金的来源,对后面发展还是有点不太有底的,就觉得找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公司合作,说不定会更有机会。我跟他们讲,以我们的实力,合作的话,我们在中国市场两年做到前三名、三年做到前两名,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所以我离开松下我就知道,他们根本就不信任你,松下这方面很官僚,包括我见到社长,社长跟我讲“当我在做一个决策的时候,我就想着松下老人站在我背后会怎么想”,我心想完蛋了,因为松下老人早就不在了。

乔布斯跟蒂姆·库克讲,你当CEO就是你做决策,你不要想我乔布斯会做什么,这就对了。我也是这样跟大家讲,他们是CEO,他们做决策,一定不要想阿段会怎么做,你要那么想,我们早就完了,不会等到今天。所以我觉得,松下的文化确实是出了问题。

方三文它可能把自己过往的体制、成就,可能看得太重了?

段永平这个我不知道。我没有关心过发生什么事,我就觉得它那样不对。尤其是一个社长跟我讲,他在做决策的时候想着,老社长站在背后怎么想,我觉得他们背了很重的负担。因为你的眼睛是要看到用户的,他们的眼睛是看倒后镜的。等时间足够长,一定是会出毛病的。

方三文按你刚才的描述,首先你建立了很好的授权机制,很早的时候就让合作伙伴自己去决策,然后你也很早退出了,这种经营管理的安排好像在企业家里面并不常见?

段永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常见的企业家。我并不关心别人想干什么,我想打球,别人想打球他们也可以到处打。最主要的是他们干得比我好,我觉得他们比我的动力要强。我觉得我该干的事我都干过,然后我还有其他享受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待在那个地方?而且我很信任他们,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我也不怕他们犯错误。

方三文但是我看到的很多的企业家,他希望自己一直在一线?

段永平这跟我没有关系,不在乎他们想什么。

方三文一个叫“路边边走”的用户问,他说创始人老板离开公司,他有什么办法判断可以离开了或者条件成熟了?

段永平他觉得可以离开的时候就可以离开,但是很难,不是很多人可以做到这一点。难在哪里?难在他不想。他要想的话总是能找到办法。这个其实无可非议,我不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好讨论的,有些人他喜欢做这件事情,我喜欢让弟兄们做,我觉得其实就是一个选择,你不选又想羡慕我的生活,你又想享受你的生活,那做不到啊。有些人是喜欢工作的,我是真不喜欢。

方三文一方面,我觉得人很敬业,一直在工作,好像是一种好的品质;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他的能力是会下降的,是不是总的来说,还是得承认人对企业,即使是创始人对企业的贡献,他也是阶段性的?

段永平我不认为可以这么想。我觉得这个没有道理。巴菲特90多岁了,人家做得也挺好,刚刚退休。他为什么退了我不知道,可能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好。我前两年去见他,他带我们参观办公室,是带着我们一堆人走的,走了50多分钟,所以那个时候他身体还不错,最近我不知道,但是我看他开股东大会其实还OK,他是觉得也许确实该交班了。巴菲特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他就是喜欢做这件事情,他就一直在做。

你为什么非要因为年龄就退休呢?我不觉得年龄一定是一个障碍,但自己要对自己有个评价,你要自己都啥也记不住了,做个决策也是晕晕乎乎的,当然如果是你自己的公司,你愿意,其实别人也没有可说的东西。其实我在当CEO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多自主权了,所以我交给他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很少在办公室,我要么就去打球,要么就去打球。


02

聊投资

方三文一个用户叫“一根白”问的,第一次接触股票投资是什么契机?

段永平这还需要契机吗,到处都知道有股票。我退休了以后,搬到这里来生活了,我也不能天天24小时打球,我也不会去找份工作。后来就想着,投资好像跟生意有关,跟企业有关系,我就来研究研究,也买了很多书,包括看图看线,看不懂。我这一工科出来的人,怎么这图我就看不懂,他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样的结论?

后来直到我看了老巴的东西,其实啥也没看,就看“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就看到那一句话,突然就明白了,这句话就够了。因为剩下的就是你怎么看公司,那不是老巴能够教的,你不懂企业,跟你讲多少理论也是白讲。但是我毕竟是做企业出来的,看懂别人的生意也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但是我也懂不了太多的生意,这些年就那么几个。我觉得懂生意很重要,不懂生意投资是很难做的。

方三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投资理念的话,是不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段永平是的。但是后面那句话是,你要看懂公司,这个很难。为什么说投资很简单,但是不容易?简单就是你一定要看公司,你一定要看懂生意,你也要看懂未来的现金流;难是难在你很难做到这一点,大部分公司都不容易看懂。

方三文我记得巴菲特还是芒格说过,他说一辈子投资的话,如果是有个打孔机,打20个孔,你的额度用完了吗?

段永平我应该还没有。

方三文20个孔,你感觉现在自己打了多少个了?

段永平我可以数得出来,我自己真的投过比较大金额的,最早是网易,然后雅虎应该算,投雅虎其实就是想买阿里。后来差不多就到苹果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我的比重也不大,苹果比较大,茅台其实也蛮大的。腾讯,我现在其实还可以。通用电气就是在2008年危机时,确实投了一下,我现在想不起比重来了。但是他们换CEO以后,我就很快就退出了。我觉得按今天的想法,我是不会投通用电气的,通用电气的商业模式并不好。我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水平。

方三文我们还是先数数孔,谷歌算一个孔吗?

段永平谷歌其实都不算,我没有在谷歌上真的下过重注。

方三文拼多多算吗?

段永平拼多多可以算。拼多多很特殊了,是因为我在早期的时候,初创阶段的时候就已经投了。所以我投的钱其实比重很少,赚的钱确实很多。严格意义上其实都不算,因为我不是说我看懂了往里投,我是稀里糊涂投的。

方三文如果再想不出别的孔的话,听起来就10个孔还没打完。

段永平差不多,小10个孔,所以我还有很久可以做投资,因为要做够20个。

方三文可能全世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里,敢说自己20个孔的额度没用完的人可能也很少?

段永平这个不知道,看你的定义。到20个孔,有些人一辈子其实都到不了,他就没有重仓过任何公司,他最高的重仓就是5个点。甚至很有名的投资人,比方说彼得·林奇,他一辈子做过2000多个股票,他一定很忙,所以头发白得也很早,早早的就退休了,比我还早。我不知道他现在还做不做投资,他估计现在还做,就自己给自己做。

方三文大概的结论就是这20个孔没用完?

段永平关键看你对于孔的定义是什么。老巴他碰过的股票也不止20个,但他真正重仓,他跟你说的这些股票,其实是不多的。

方三文有哪个孔是你觉得打了孔,其实不是很满意的?

段永平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你不满意,你赶紧就跑了,它就已经不在你孔那里了,不然逻辑上不成立,你不喜欢你还拿着,这跟小孩不一样,你不喜欢,你还得留着,股票你不喜欢,你可以用脚投票的。

方三文我们接下来把它说细一点,你刚才说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个理念是容易的,但是要搞懂一家具体公司不容易?

段永平理解理念不容易,理解这句话非常难。我看在雪球上那些球友们,能有1%的人真懂这句话就了不起,做到就更难。但是做不到的人,也是能挣钱的。

方三文搞懂公司还是很难,怎么样确定自己搞懂了一个公司?我们就以网易为例,你怎么样确定自己搞懂了?

段永平我本身做游戏出身,我跟他们游戏团队聊聊,觉得他们是一帮很热爱游戏的人,真的很认真,这是第一。第二,这个商业模式,我觉得它很有道理,加上它的现金当时比市值高。我作为风投一样的,买进去很简单。加上当时有这个契机,刚好股票低成那个样子,大家都是恐慌性的,觉得他们要完蛋了,我觉得他们大概率是有机会挣钱的,刚好我账上有点现金,就满仓买了网易,6个月涨了20倍。

你说我看懂了吗,我要看懂了,我应该把整个网易买下来。所以懂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大致觉得他们是能挣钱的,我觉得我的投资风险不会特别的高。为什么你能够拿到那么久,赚了那么多钱你还不卖?问题那些钱对我来讲它并不多,所以我可以比较理性的去想一件事情。如果我只有那么多钱,我还真保不住我也可能卖掉,所以保持理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三文对网易的判断里面,听起来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你对游戏这个商业本身有个判断,觉得它是能挣钱的?

段永平当然,我做游戏出身的,我可懂游戏了。

方三文第二,对它的定价的判断,比如说它的股价很低,可能低于它的持有的净现金。这个其实也是老巴说的安全边际?

段永平老巴的安全边际不是指这个,安全边际指的是你对公司有多懂,这是我的理解。不是说有多便宜,便宜的东西可以更便宜的,当时我就是觉得他们是有机会赚钱,但是并不知道它能赚多少。我要知道它能赚今天这么多钱,我哪怕晚一点,我也会多买,不会卖,我后来也是卖掉的,所以表示我其实也没有那么懂。

方三文懂和不懂,按你这么说,其实它处于一个灰色的区域,不是那么清晰的一个标准,是这样吗?

段永平我也不知道,但是到处问人家的人肯定是不懂的。那么不问的人是不是就懂了,你可以说它属于灰色地带。至少我赚了100多倍,你说我懂还是不懂,我卖肯定有我卖的原因,有卖的道理,而且我其实也没少赚,因为我有其他的也很好的投资标的。

方三文我们再说另一个标的——苹果公司。一个叫“莉莉安78”的用户问,15年前苹果是一个卖硬件的公司,现在利润是一半硬件一半软件,商业模式有了变化,你买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个判断?

永平我是2011年买的,那个时候已经很清晰了。

方三文你当时能判断,类似平台业务、软件的业务它会创造更多的利润?

段永平我是这个行当里头的,我怎么会不知道。那都不是叫判断,那是一个你看得见的一个东西。

方三文水桶里的鱼?

段永平那倒谈不上,但至少是一个不远处的大象,我们自己就在做这个生意,我当然能看见。

方三文你好像在企业文化方面,对苹果也有一个判断是吗?

段永平对,我觉得他们的企业文化很好。

方三文你为什么认为它的企业文化很好?

段永平我觉得他们用户导向做得很好,他们不是那种很生意导向的公司,他们非常在乎把东西做好,非常在乎用户体验,非常在乎怎么改善,非常的想得很长远。所以给用户提供不了价值的东西,或者提供不了足够价值的产品,再热门他们也不会做。我们之前发生过争论,你说苹果到底会不会出大屏,我说他们一定会,但是我们等了三年才出来,但是我怎么就知道它会出大屏?

方三文因为大屏是用户需求。

段永平对呀,我们做这行的,我们大屏都出来了。所以我就知道用户是一定会要大屏的,但是我没想到他们扛了三年。

方三文这个事情我也是很困惑的。

段永平我从来没有困惑过,我就知道他们犯错误了,蒂姆·库克在这个地方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他有点像中村。乔布斯说过这个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就不屑去做。其实他们早就在研究,研究室里头所有的大屏它都有,但是他们就是没有推,当然他们可能也是因为觉得性能还不够好,或者什么原因,我不知道,反正最后他们推了。

我另外给你再举个例子,最早的时候他们说要做iTV,就是电视机。我记得打球的时候,信誓旦旦告诉我,他们一定会做,样品都看见了。我说他们一定不会,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他们能做什么?我用同样的话跟我公司的人也讲过,因为我们也做电视,他们后来就把它砍掉了,后来刘作虎上来,又做了一次,又砍了一次。我说咋回事刘作虎,我当年就跟你讲过的,我们为什么不做电视,他非要再尝一下。陈明永还让他试了,就像当年我让陈明永试一样。试完他觉得确实不对,因为这个产品没有办法提供太有价值的东西。

十几年前,到处在说苹果要出苹果车、电动车,我说它们绝不会有这个电动车的,很多人说不可能,它们都在做了,我说它们做不出来,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它们到底能干什么。那么大个车,苹果能够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它卖什么价?它有没有足够的差异化?这是我对苹果比一般人了解的地方。如果真的出苹果车,我很高兴,我很想看到它们到底能做什么,但是我就是认为它们做不出来。直到最近,我到纽约碰到苹果店的老板,他告诉我,他们那个店停了三年,改了一次,是准备卖苹果车的那个改法,后来又改回来。我说原来你们其实早就知道不卖苹果车的,他们至少提前一年到两年就知道这个事,但是苹果其实没有宣布。我一听它们还真是做过苹果车,其实这个都超出我想象的,我以为它们只是在研究。你看果然像我说那样,其实这就是它的文化,它发现产品没有办法给用户增加足够的价值的时候,它们就不碰了,它们不会为了生意去做。它们要是为了做生意的话,完全可以做车,它要做车也不会有谁比它做得更好。但是它到底最后会怎么样,我不知道。这是我的理解,我觉得这家公司的文化还是蛮好的,当然好文化的公司也不少。

方三文但是它也可能会犯错,比如说刚才你举的做大屏手机三年没做,然后差一点做的苹果车?

段永平文化好,最主要的就是最终它会走回正道,有一个北斗星在指引着它,它到底该干什么。不是为了生意,你仅仅讨论生意是很容易犯错误的。

方三文如果有好的文化的话,并不能完全避免犯错,但是可能犯了错误被纠正的概率大于没有好的文化?

段永平犯错误的概率大家其实都差不多的,只是说你犯不犯下去,还有就是你有没有不为清单。我们三十年下来,犯的错误就是比其他人少。你看我在雪球上写的那一条,人们关心的是我们做过什么,其实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事对我们不合适,就不做了,不做不就少犯很多错误吗,做对的事情的概率就大了。其实就是小小的一点点的差别,可能三十年就是很大的差别。

方三文你也曾经在2008年的时候买过通用电气,后来你对它的看法是有些变化的。对它的看法的这个变化,主要是在商业模式还是企业文化方面?

段永平以前我觉得是在企业文化上,商业模式其实我一直就没看懂,但企业文化我以前喜欢,他们说的这个时代在变,唯一不变成是诚信,对诚信特别强调。但我后来我去看他们主页,我找不到这句话了,我从找不到那句话开始就决定卖了,我就觉得他们都不再强调这件事情,加上商业模式我确实看不懂,买卖了太多的公司。最早的是因为受杰克·韦尔奇的影响,觉得这家公司好神奇,后来发现其实也没有谁是神奇的。

方三文是不是对杰克·韦尔奇你可能都祛魅了?

段永平倒也谈不上,我不了解,还好是卖了。我卖的时候4000多个亿的市值,现在可能都不到了,你想我把它换成苹果,多大差别啊。我大概拿了可能两、三年或者三、四年,没有拿太久。

方三文很多用户他也有自我的认知,说自己对具体的公司理解是有限的。但是他认可一些人对公司有理解,那种投资方法叫抄作业,你觉得抄作业是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投资的方法?

段永平它很难,因为抄作业你是滞后的。你抄老巴的作业还好,老巴的东西都是透明的,你抄我的怎么抄?我又不公布我的持仓,我买得多买得少,你根本就不知道啊,你比重跟不上。我可能买个东西,就是为了逼自己多看一看,你也跟着,一看阿段也买了,你就All In了,你的All In不就错了嘛。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你不懂企业确实是很难,不懂企业最好就是不要碰。

方三文你觉得买指数比抄作业要好?

段永平我认为你要买,不能说买指数,因为指数有好多种,不是所有的指数都可以买的。老巴讲的指数其实就是标普500指数,它并不是所有的指数,指数可能有几千个,或者纳斯达克100指数也可以。

方三文有一个用户叫 “迷人的打新小沙暴”,他问,是什么原因或者什么样的思考,让你去考虑投资英伟达这样的看起来是一个高度变化的行业中的一个企业?

段永平我以前也以为它高度变化,但是后来发现它们确实很厉害,它们的生态确实很强,你看英伟达和OpenAI的合作,以及AMD和OpenAI的合作,你就可以看出来英伟达有多强。英伟达是投资1000个亿,但是是给它芯片,拿它的股份;AMD是我给你芯片,我给你股份求求你用用我。现在所有的人都想用别的芯片,是因为他们恐惧英伟达的垄断,太贵了,要花好多的钱,在军备竞赛的这些大厂,AI要赶上去你都得去买芯片。所以大家非常的希望再拱出一家来,因为半导体一旦同质化,价格一下就下来了。但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所以英伟达确实是厉害,然后我也看了一下黄仁勋很多视频,这个人我也很欣赏,他十多年前讲的东西和今天讲的东西是一样的,他早就看到了,一直在朝那个方向做。所以你现在就不得不去想,他现在讲的东西依然是他对未来的认同,所以我觉得投一点看看吧,AI这个东西我觉得至少掺和一下,不要错过了。完全错过了,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方三文你认为AI是一个有需求的东西,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面,它的竞争力是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永平至少目前还是这么认为。

方三文如果它是一个同质化的、没有持续性的,你就不会考虑投资它?

段永当然不会。我以前是觉得半导体很难做的,所以我不会在英特尔上面亏钱,因为我没有碰过,我以前也没有投过半导体,这也是我错过英伟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我早就看到,但是没有关注,直到这两年AI起来了以后,以前是觉得就是偶尔的、被炒起来的一个东西,我现在觉得不像是炒起来,仔细关注关注很有意思,这家公司真的蛮有意思。

方三文我们从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延伸出去,商业创新尤其是技术进步,它会创造很多新的商业,发掘新的需求。它也会摧毁一些老的商业,通常创新对企业会有很高的需求,甚至会有一些运气方面的需求,他们是创新成功的幸运者。那也有一些公司,处在不需要那么多创新的一个行业里面,这两个相比,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段永平倾向于我能看懂,倾向于我觉得它未来赚到的钱是匹配我的投资机会成本的。

科技行业必须得创新,因为新的东西会出来,会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你要不变就死了。你想可口可乐它们也会改变一下口味,但是原来的口味是一定要保留的,它只是会因为健康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加一些新的东西。

方三文从搞懂的角度,这两种里,是不是要搞懂一家需要创新的企业会更难一些?

段永平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谷歌,但是就是搞不懂,我现在有点懂了。但又开始担心了,搜索的生意会在多大的程度上被AI取代?像ChatGPT,包括Gemini本身,会取代多少搜索,我不知道。但是我总的来讲,我觉得这家公司还是挺好的,所以我前段时间还买了一些。

方三文要搞懂不变的东西,或者搞懂创新的东西,其实都挺难?

段永平当然,搞懂什么都难,但是再难也没有高尔夫难。

方三文特斯拉这个公司,你这些年对它的看法是不是也有些变化?

段永平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确实觉得埃隆·马斯克这个人厉害,他有很多想法,也确实是很先进的。但是投资我觉得比较难,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人的品行。你投资实际上是在跟他做朋友,我不想跟他做朋友,哪怕给我钱我也不干。所以我没有那么喜欢这件事情,但是我认识到他确实是厉害。

方三文你觉得他的生意怎么样?

段永平电动车这个生意不会太好,会很累,它差异化很小。但是特斯拉的电动车,它是做出了差异化的,大部分电动车的生意我觉得会很艰苦,特斯拉总体来讲确实做得好,你看它款式也少,对吧?东西很单一,量又很大,那它相对来讲,成本就会低,它是很可能有钱赚。

我很早就在博客上写过特斯拉,我最早是很喜欢特斯拉的,你看我的车牌都是“我们爱特斯拉”。后来就看马斯克那些事,我就觉得有点不太喜欢这个人,加上我买了他们车以后,看服务各方面,好多我没那么满意的东西,又把股票也卖了。当然这是个错误的决策,我可能应该留着,但是我觉得很难,确实很难。我真的没有那么喜欢这个人,但是我尊重他,我觉得他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做得很了不起的,尤其是SpaceX,那个太牛了,非常厉害,而且星链也很厉害。电动车我不知道,我觉得就那么回事吧,我不是很喜欢特斯拉车,但是我喜欢它的星链,我是它的客户,然后你看SpaceX,我觉得确实也是厉害的。马斯克是个牛人。毫无疑问,肯定比我牛太多了,但这不意味着我一定要喜欢他。

方三文老巴说不要投资四个轮子的生意,你觉得电动车或者现在大家搞的智能驾驶会改变四个轮子的生意本质吗?

段永平很难。电动车比汽油车要简单,就是一个电机,然后什么形状其实它都可以做,最后势必慢慢价格竞争会越来越多,当然如果你真的打得就剩一、两个牌子的时候,它们可能达成默契,还是有钱赚的。智能驾驶这个东西,如果每个人都自己搞,其实也很累。我不知道,我不在这个行当里头,我是觉得也可能将来大家都用谷歌的方案,或者是用某几家的方案,那最后大家也是同质化的,大家的东西都差不多,最后就赚个平均利润。不是说就没有钱赚,因为没有很好的差异化,所以也很难有很好的利润。

大家要是卷的话,卷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一定是要卷完了,剩下的人才能够赚钱,现在我不知道有多少家企业在做电动车,就像我们当年做游戏机一样,可能有几百家,卷到最后就剩几家,那几家是赚钱的,但这几百家都是要倒的。所以你现在看到的电动车大部分都会死掉,这个我可以肯定,谁会活下来我不知道。

方三文你总体上倾向于无论是电动还是智能化,它并没有改变这个行业的根本特征?

段永平我不知道电动车是不是真的能够节能,能够环保。我其实一直都没有搞清楚这件事情,因为你从宏观、从长远的角度来讲,电池本身是一个不太环保的东西,所以我不是很清楚,生产电的过程就很难讲了。当然你要太阳能真的使用得很好,可能电动车真的会变得特别有益;如果将来真的人类实现了核聚变发电,那确实它是有意义的,但是我没有很深入的研究过。如果真是那样,那汽油车就活不下去,汽油车就很难了。但是电动车之间,它们会依然继续卷下去,它们的差异化是比汽油车要小的。

方三文无法改变这个行业的强竞争的特征?

段永平汽车行业的竞争没有比方说太阳能硅片的竞争那么强烈,也没有航空公司的竞争那么强烈,因为航空公司就是A到B,你是出100块,那我就也顶多就卖100块,它没有什么差异化,最后就是靠航线垄断。当然,你也没有办法真的垄断一个航线,因为政府总是会多给两条航线让你们来竞争,汽车也是一样的。

方三文现在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它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做另外一项业务,就是人形机器人,你觉得这个东西是有商业价值的吗?

段永平你家里配几个机器人,连保姆都不用请了,那当然好,还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多好啊。能不能做到,有人觉得肯定可以,所以就去赌,我一般不会,我觉得除非我真的看懂了,真的能做到,我不是太理解为什么要有人形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是不需要人形的,是不是人形并不重要。炒菜机器人为什么要长得像个保姆呢,当然它如果能够做到,又没有什么代价,那也许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有人的好处,它两条腿走路灵活很多,你要是四个轮子的话,有很多地方可能去不了。但是你是不是要有头我就不知道了,我想像当中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有四肢你可以有八肢,你好多个手都可以。

方三文我再问一个最老的公司——伯克希尔,老巴刚刚退休,它过去算是基业长青的公司了,现在也有很多持有它的股票的人,有一个用户叫“江畔初月初照人”,他问,巴菲特退休了,伯克希尔这个公司能不能基业长青?

段永平那他可能对这家公司完全不了解。第一,老巴买的这些公司都在;第二,接班人对于他的文化是承接的,他们都是在努力的找未来现金流好的公司,这一点是不会变的。至于说这个接班人的水平怎么样,老巴有犯错误的时候,但老巴找的人也不会说差到哪里去,它这个文化是不会变的,它们不会是一家投机的公司,你拿着伯克希尔哈撒韦,肯定比随便买一个共同基金要好。你有什么好选的呢?你如果不懂投资,那就应该买像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公司,或者像标普500指数这样的,一定是比买基金好。你知道它们是谁,你知道它们的历史。你买这个可能比黑石比其它要好,长期来讲它的回报很可能是比他们要高。

方三文你觉得老巴的公司能持续之前的优势的概率是大的?

段永平我觉得他们的方式方法,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成立的,至于说他们能不能够跑赢标普500指数不知道。我也专门跟老巴聊过这个事,你觉得你未来还可以跑赢标普500指数吗,他说非常难,但是他觉得可能可以跑赢一点点,他就是喜欢做这件事,不然他就买标普500指数,他就彻底不管了就完了。所以他们的机会成本就是标普500指数,所以他们只有在觉得可以跑赢标普500指数的时候才会出手,不然他就不干了,不然他就买标普500指数就好了。

可简单的一件事,我是这样想的,哪天我真的决定不打算做投资了,或者说我传给小孩的时候发现我某个孩子是不懂投资的,你也没办法搞懂,不懂的人,你有时候你是没办法的,你就给他买标普500指数就好,或者是买伯克希尔哈撒韦。我有个朋友过世了,他的孩子就跟我讲,他就是买了一半的标普500指数,买了一半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就对了,这安排挺好的,然后他们就不操心了,他们也不管你市场怎么怎么样,反正他们就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因为标普500指数有分红,那一半的股票的分红足够他们花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拿着,这样他会省好多心。

方三文2021年的时候,大概2600块的时候,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来

说,你不能说那个价格是很有吸引力的,是吧?

段永平其实就是取决于你的机会成本,我卖掉了以后钱放在哪,我并不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报。其实它的分红还是比利息高,所以你就拿着,我并没有亏。股价上,大家觉得如果我要是当时卖掉,我不就多赚了?投资不能这么想,投资这么想你早就卖掉,那些2600块的时候觉得该卖的人,可能1200块就卖掉,所以他们拿不到那个时候;拿到那个时候,他可能将来会拿到3000、4000块都是有可能的。

方三文如果当时有个你认为可以无缝切过去的,将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比茅台好的标的,其实你是会换的?

段永平当然会,投资是要卖的,我觉得很多人对所谓的价值投资有个很大的误解就是,你要长期持有,就不可以卖了。长期持有是一个意向,我买的那个刹那我是打算长期持有的,但是你永远要算你的机会成本。如果你发现一个更好的公司,你觉得更踏实,比方说五年前看懂了英伟达,你看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你手里只有茅台,如果能够换的话,你没有道理不换。但你也看不懂,你就不要扯这个事,那就跟你没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9600元转卖全新苹果17Pro max,买家爽快转账1万后,其老婆银行卡被冻结!民警:这笔钱涉诈

男子9600元转卖全新苹果17Pro max,买家爽快转账1万后,其老婆银行卡被冻结!民警:这笔钱涉诈

鲁中晨报
2025-11-12 11:11:04
日本首相扬言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立刻反击,中日外交战升级

日本首相扬言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立刻反击,中日外交战升级

策前论
2025-11-11 18:04:32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丹徒生
2025-11-12 05:53:54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在安禄山被杀的前夜,召小妾段氏服侍,段氏提醒:陛下可要小心了

在安禄山被杀的前夜,召小妾段氏服侍,段氏提醒:陛下可要小心了

墨兰史书
2025-11-11 04:35:02
雷军坚称小米SU7无抄袭被打脸!网友:不是抄,是全部搬运

雷军坚称小米SU7无抄袭被打脸!网友:不是抄,是全部搬运

麦大人
2025-11-11 20:43:26
又是4-0,陈梦轻松晋级;丢掉1局,孙颖莎挺进8强,下轮对手定了

又是4-0,陈梦轻松晋级;丢掉1局,孙颖莎挺进8强,下轮对手定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12 13:47:11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麦子熟了
2025-11-11 21:45:07
空客A330neo飞机首次开启中国巡演

空客A330neo飞机首次开启中国巡演

Wings航空
2025-11-11 14:22:27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AI还原金·卡戴珊未整容时真实模样,与现在的她相比判若两人

AI还原金·卡戴珊未整容时真实模样,与现在的她相比判若两人

译言
2025-11-11 22:10:53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财视传播
2025-11-11 17:07:39
西安7岁女孩寒风中穿凉鞋路边捡吃的,父亲称妻子离世家境窘迫,民政局:已妥善安排

西安7岁女孩寒风中穿凉鞋路边捡吃的,父亲称妻子离世家境窘迫,民政局:已妥善安排

极目新闻
2025-11-12 13:23:24
陈锦鸿也没想到,那个被医生诊断智力问题的儿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陈锦鸿也没想到,那个被医生诊断智力问题的儿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科学发掘
2025-11-03 13:46:43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不是哥们你女的?巴特勒将发型改成齐刘海梨花烫

不是哥们你女的?巴特勒将发型改成齐刘海梨花烫

懂球帝
2025-11-12 11:30:10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面包夹知识
2025-11-11 18:08:05
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证明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证明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老呶侃史
2025-11-10 16:25:57
苹果宣布 iOS 26.2 正式版发布时间,重要功能开放!

苹果宣布 iOS 26.2 正式版发布时间,重要功能开放!

XCiOS俱乐部
2025-11-12 10:06:17
赵冬梅:我儿子初中辍学了,我经历过最深的黑暗,但我们走出来了

赵冬梅:我儿子初中辍学了,我经历过最深的黑暗,但我们走出来了

新东方家庭教育
2025-11-11 16:54:52
2025-11-12 15:55:00
经纬创投 incentive-icons
经纬创投
经纬创投公众平台
2405文章数 7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游戏
时尚
艺术

数码要闻

AMD未来很稳健,Zen 6 2nm马上登场,Zen 7次世代架构整大活儿

房产要闻

速抢!海口主城书包房限量特价,首付25万起直接上车!

年度大作《COD22》预载现已开启!11月14日开玩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