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电力国际汇epintl)
全球减排进程迟滞,气候危机持续加剧,亟待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长期以来在气候行动上表现滞后的韩国,正可借此契机转变角色,引领亚洲走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构想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2005年,韩国曾担任过APEC会议主办国。时隔20年后的2025年,韩国再次担任这一角色。历史上,韩国曾是APEC中最积极且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之一,包括于2005年发起成立了APEC气候中心。该倡议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增长,共享气候预测经验与知识,并与亚太地区各成员经济体探讨应对气候风险的协作路径。然而近年来,韩国在能源转型与气候行动方面的进展已落后于许多APEC经济体。2025年APEC会议为其提供了重要契机,有望引领韩国重回正轨,推动APEC建设更具气候韧性的可持续经济与社会体系。
2025年韩国APEC会议:议程与目标展望
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东道主韩国将以“构建可持续明天:联通、创新、繁荣”作为本届会议总主题,并以此为核心确立优先议题。会议重点议程涵盖人工智能、经济合作、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等关键领域。在“繁荣”这一优先议题框架下,东道主旨在推动关于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讨论,包括能源问题、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安全及人口结构变化等议题。
会议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八月下旬,韩国率先主办了APEC能源部长会议,重点探讨电网现代化战略及扩大稳定、经济、可靠能源供给的措施。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副部长李浩贤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韩国正“研发多种技术以应对需求激增带来的能源供应压力”。更多关于相关战略的具体细节,以及韩国在应对能源、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挑战方面的政策路径,预计将在下月的主会议上正式公布。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区域性与全球意义
2020年,APEC通过了《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这份蓝图与长期规划明确了该组织的优先事项及实施路径。根据该愿景,APEC承诺“推动经济政策、合作与增长,支持全球全面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环境挑战,共建可持续星球”。今年,落实这些承诺的重任将落在东道主韩国肩上。
一直以来,APEC会议成果不仅具有区域影响,更承载着全球意义。该组织21个成员国涵盖逾30亿人口,贡献全球61%的GDP。2025年APEC会议恰逢《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又是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更新的最后期限,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尤为关键。与会的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等主要排放国,以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将使会议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舞台。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背景因素将提升气候议题在会议议程中的重要性,各方也将聚焦东道主韩国能否引导富有成效的对话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韩国:传统化石燃料重镇的转型困境
长期以来,韩国展现出对化石燃料技术的强烈依赖以及对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抵触态度。据Ember数据显示,2024年该国仅10%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明显低于全球32%的平均水平。其中太阳能与风能占比(6%)不足全球平均水平(15%)的一半,甚至低于许多经济实力较弱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相反,化石燃料在韩国发电结构中的占比高达60%,导致其2024年人均碳排放量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三倍。
尽管Ember报告指出,韩国碳排放量已于2018年达峰,但该国能源系统规划并未释放加速转型信号。根据现行目标,韩国计划到2030年仅实现2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远低于国际能源署净零排放情景建议的60%全球目标。
专家普遍认为韩国《第11次长期电力供需基本规划》过度依赖化石燃料。2025年2月公布的规划最终版提出,到2038年将清洁能源(含可再生能源与核能)装机容量从2023年的3000万千瓦提升至1.219亿千瓦,实现四倍增长。但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指出,该计划未能实现2030年装机容量翻三倍的目标,反而优先发展污染性液化天然气发电以及未经充分验证且成本高昂的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专家更明确警告了新建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带来的投资风险,敦促政府转为加速部署可再生能源。
为规避特朗普关税政策,韩国仍在持续增加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如与美国达成千亿美元能源采购协议。国际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指出,此类举措不仅将破坏韩国脱碳计划,更会加剧能源安全、金融及资产搁浅风险。
气候分析组织强调,该电力规划还包含氢氨混燃等未经验证的高成本方案。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指出,此类技术减排效果微乎其微,反而会显著加剧空气污染,提升细颗粒物及有毒物质浓度,对国民健康构成威胁。这对于本就饱受空气污染困扰的韩国各地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韩国需设定雄心勃勃的2035年NDC目标以扭转当前趋势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交了更新版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在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近40个国家宣布或重申了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表示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到来前,进一步提升减排标准。韩国目前尚未加入其中,但新政府预计将于本月内提交更新后的目标。
专家认为,韩国需设定“2035年碳排放量较2018年降低至少61%”的雄心目标,这既是维持其气候公信力的可行底线,也是巩固其在亚洲气候领导地位的关键举措。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韩国在2035年前逐步淘汰煤电、取消新建液化天然气项目、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并全面推进交通电气化转型。
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韩国重塑气候领导力的关键机遇
韩国目前仍是少数未加入“清洁能源转型伙伴关系”(CETP)的发达国家之一。这一全球倡议汇集了各国政府、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公共金融机构及多边开发银行,共同致力于将国际公共资金投入方向从高碳化石能源领域转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此外,韩国也未参与“助力淘汰煤炭联盟”(PPCA)——该联盟旨在从国家层面全面淘汰煤电,目前仅有韩国个别省份参与其中。若韩国志在成为全球气候领导者,则必须明确设定煤电淘汰时间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宪法法院于2024年裁定,政府现行气候政策因未能保障后代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而违宪。
凡此种种,加之该国规划中仍坚持依赖化石燃料的发展路径,意味着韩国政府亟需着力扭转其气候行动滞后者的形象,并善用其世界领先的工程技术、尖端科技与创新传统,加速清洁能源部署与气候行动进程。
不过,新任韩国领导层也已释放出积极信号。总统李在明重申了韩国将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承诺,展现出与其他主要大国不同的能源发展路径意向。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若韩国企业取消为芯片制造、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及各类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的470万千瓦液化天然气发电计划,转而优先发展三倍于其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保持韩国的全球竞争力。
数据显示,韩国太阳能发电成本已低于天然气,而到2026年,陆上风电的成本也将同样如此。但要有效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政府亟需解决电网输配系统建设滞后、购电协议效力不足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效率低下等现存挑战。然而实现转型的第一步,在于宣示加速清洁能源转型的决心。济州岛及其领导层推动能源体系向更安全、可靠、清洁、经济方向发展的路线图,为韩国其他省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未来数月对韩国至关重要。政府计划申办2028年第3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而领导层在年底前作出的决策,或将决定未来数十年的气候政策、经济发展与国际声誉。尽管前景可期,韩国是否会通过提交强有力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与限制化石燃料使用来兑现承诺,仍有待观察。
值此一些主要经济体在气候治理领域呈保守态势之际,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为韩国提供了独特机遇,使其有望扮演好本就具备潜质的全球气候领军者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