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脚步声听得一清二楚,深夜马桶冲水像在耳边”“收房第一天就发现墙面渗水,修了三次都没好”“3平米的三角厨房,连转身都难”……这些来自真实业主的吐槽,是否也戳中了你的居住痛点?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今年全国两会,“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一表述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政策落地,标准先行。5月1日,被业内称为“好房子”国家标准的《住宅项目规范》正式施行,从住宅设计、建设、验收等多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这一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法律保障。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一部中国住房进化史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一部中国住房进化史正在书写。中国住房发展已经经历了深刻演变。从1978-1997年的“福利分房时代”,以筒子楼、单元楼为标志,解决“有房住”的基本需求;到1998-2016年的“商品房爆发期”,在住房制度改革推动下进入“快周转”模式,规模迅速扩张却衍生出隔音差、漏水、设计不合理等“快餐式”住宅通病。
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住房建设的重心必然随之调整。当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住房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市场会以改善性需求为主。过去那种“规模为王、重量不重质”的老路已难以为继。
![]()
来源:合肥楼市航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建设“好房子”需要从立标准、强科技、抓项目三个关键维度协同发力。标准层面,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环保节能以及配套设施等多方面标准,为“好房子”建设明确了细致的质量规范与方向指引。
这些具体要求如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好房子”建设具有双重意义:从短期看,有望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支撑力量;从长期看,为我国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有助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这一系列部署表明,“好房子”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房子”的核心标准:从“6633”到技术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了“6633”需求框架,为“好房子”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框架包括“六不”(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六防”(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三省”(省心、省地、省钱)和“三要”(要健康、要实用、要有关怀)。
理论需要实践来丰富,标准需要落地来验证。这些要求已细化为16类262项要点,纳入“好房子”建造操作手册。
安徽省积极响应,编制了《安徽省好房子技术导则》,对“好房子”的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性要求。该导则聚焦解决住宅质量通病,如楼板和墙体开裂、保温层脱落、卫生间渗漏、厨房和卫生间串味等长期困扰居民的问题。
从宏观要求到微观标准,在具体标准上,安徽省提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的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15米。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6平方米,厨房操作台总长度不宜小于3米,从根本上改善居住体验。
在隔音方面,安徽省要求分户楼板设隔声垫,有振动和噪音的设备用房不毗邻居住用房。《住宅项目规范》已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楼板隔音降低10个分贝,将显著改善邻里噪音问题。
在安全性能上,安徽要求提高楼板厚度,设置地震避难间,公共外窗设置限位器防止儿童意外坠楼。住区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避免天井户型,架空层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从设计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地方实践探索,创新模式纷呈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政策的成效体现在基层。安徽省近些年实施的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一个重要发力点就是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重要内容,聚焦城市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仅2025年,安徽全省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就达到588个。
![]()
来源:合肥楼市航拍
创新需要制度保障,品质提升需要标准支撑。合肥市推出的《优化调整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则等相关规划管理要求》(计容新规),从住宅建筑阳台、架空层、架空连廊、配套设施、绿化率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在提升住房品质上树立了一套地方标准。这些规定让同一户型的使用面积比以前有所提高,直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在具体项目实践上,“城改·云庐府”作为合肥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应用了多项符合“好房子”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成功应用了外墙免拆模保温体系,从根本上杜绝保温层脱落隐患;高抗裂地坪保温隔声体系在实现优良保温性能的同时,节约层高1-2厘米;卫生间中空壁消音排水系统有效将噪声控制在33dB以下。
让“好房子”理念惠及更广泛群体,安徽还推动将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合肥等地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照安全耐久、功能适用、健康舒适、灵活可变、绿色低碳等要求,系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产业链,打造“好房子”样板项目,确保不同收入群体都能享受到高品质居住环境。
随着“好房子”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住房建设正经历一场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未来的住房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承载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最好的房子,不一定要最贵,但一定要最能满足居住需求,最能提升生活品质。当“好房子”成为行业共识,当品质追求替代规模扩张,我们正在见证的不仅是一场行业转型,更是一代人居住理想的全面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