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诊医学”)宣布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24年第四季度由A股上市公司创新医疗(SZ.002173)完成战略轮投资,2025年第二季度由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好医生集团完成B轮投资,探针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伴随融资消息,全诊医学同步披露旗下核心产品——医疗大模型应用平台“全诊通(Trizen AI)”的最新进展。2025年1至10月,全诊通与国内各级医院及医疗集团签约合同额较2024年全年增长10倍,预计全年同比增幅达12至15倍,医生用户数呈指数级增长,成为医疗AI商业化落地的标杆产品之一。
# 公司简介:从临床医生到AI创新者
![]()
全诊医学成立于杭州,是中国最早专注医疗大模型后训练与临床落地的创新企业之一。公司以“让AI增强医生能力”为核心使命,长期致力于在医疗文书自动化、临床决策支持、患者服务等关键场景实现AI的系统化赋能。
![]()
公司创始人薛翀博士拥有“临床医生+AI研究者”的双重背景。他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任职泌尿外科医生,并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从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外科手术研究。这一跨界经历使他深刻理解AI在医疗场景中的真正价值——不是取代医生,而是让医生更专注于诊疗。
目前,全诊医学已合作医院超过百家,其中八成以上为三甲医院,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公司构建了覆盖多专科的AI应用网络,服务医生超过3万人,日均AI生成病历草稿逾10万份。
![]()
# 产品与技术:从“智能病历”到“AI医生助理”
全诊医学的旗舰产品“全诊通(Trizen AI)”是国内首个面向医生的智能病历与临床辅助系统。其核心功能包括病历自动生成、临床决策支持、医保编码辅助与患者服务闭环。
![]()
在临床场景中,全诊通通过实时采集门诊和病房场景的医患对话及院内病历数据,利用医疗大模型识别阳性诊断依据,自动生成结构化病历草稿,病历书写效率可提升超过65%。系统可覆盖门诊记录、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出院小结、会诊记录等多类型医疗文书,生成准确率及语言逻辑在多家医院实测中均优于业内同类产品。
相较于国际竞争者如美国Abridge等公司,全诊通的优势在于多场景适配与本地化优化。系统不仅支持中英文混合医学语料理解,还针对中国医院的HIS、EMR系统定制优化接口,能在不改变医生使用习惯的情况下直接嵌入工作流。
此外,全诊医学正在将产品从单一病历工具拓展为全能“AI医生助理”平台,覆盖从诊前导诊、诊中记录到诊后随访的完整流程。AI可协助医生生成出院医嘱、随访计划、科研记录,甚至进行医保编码及质控辅助,为医生释放更多时间关注患者本身。
# 技术体系:构建医疗大模型“后训练”闭环
医疗行业对AI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极高。全诊医学自2023年起构建了完整的“基础—模型—应用”技术体系,以后训练(Post-training)方法为核心,针对医疗场景进行专属优化。
![]()
在模型架构上,全诊通采用本地化大模型部署,将通用模型压缩为10亿至百亿参数级的医疗专用模型,大幅降低推理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通过“大小模型串联与并联”技术,系统可在病历生成、诊断辅助、风险预警等任务中实现“最低成本、最高精度、最快响应”的平衡。
在训练方法上,公司建立了包括监督微调(SFT)、强化学习(RLHF)、生成对抗网络(GAN)在内的多维度体系。通过上万名临床医生的反馈迭代,全诊通显著降低了医疗大模型常见的“幻觉”与误判率,保证内容的临床可用性与安全性。同时,公司自主研发AI标注系统,使医疗数据标注效率提升十倍以上,形成持续的数据飞轮效应。
截至目前,全诊医学已获得60余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认证,并连续多年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奖。
# 商业化落地:AI驱动的医院转型样本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诊通已在多地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公司披露数据显示,在江苏某三甲医院,系统将住院病历书写时间从平均10分钟缩短至1.8分钟,诊断要点提取准确率达93.5%;在浙江某省级医院,AI每日辅助生成病历草稿超3万份;在多家百万门诊量级医院中,医生文书时间减少80%,患者接诊效率提升1.5倍。
针对不同专科,全诊医学还开发了专病模型。
在中医领域,与国家级大型中医院联合推出“广医·岐智大模型”,基于400万份中医病例和1400万条知识库,实现中医辨证诊断与调护建议生成。
在精神心理领域,与浙江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合作,用智能病历与数据标注平台支持青少年心理问题筛查。
在儿科领域,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建AI预问诊系统,实现“专科专问”的个性化体验。
这种深度嵌入式落地模式,使全诊通不仅是一款AI工具,更成为推动医院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中枢引擎”。
# 结语:让AI与医生共同成长
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全诊医学的路径代表了中国医疗AI从“算法实验”走向“临床实战”的新阶段。通过融合医生思维与AI能力,它正在重构医疗工作的底层逻辑。
医疗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替代医生,而在于让医生更好地看病。全诊医学正以“医生视角的AI设计”,推动大模型在真实医疗环境中持续演进。
# 思宇MedTech推荐文章合集
全球医疗器械观察
▌资本雷达|Money Flow
▌新品获批|Clearance Tracker
▌最新展会|Expo Watch
▌器械BD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 ||
内容声明:“思宇MedTech”跟踪全球医疗科技进展,旨在传递技术与产业知识。所有内容仅供行业交流与学术探讨,不构成医疗建议或商业宣传。文中涉及的企业、产品及注册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核实的渠道。如有错误或疏漏,欢迎联系修正。邮箱:jacky@suribot.com
版权声明:“思宇MedTech”原创稿件版权归北京思宇博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镜像至其他网站、公众号或商业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对于未经许可的全文转载、洗稿或改写行为,本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