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黄金税改后买金条成本对比,你可能面临6%的隐形亏损
小区楼下的金店最近又排起了队,张阿姨攥着退休金念叨:“听说税改了,现在买金条是不是更划算?” 不光是长辈们,不少年轻人也想趁着金价平稳入手点黄金保值,可殊不知,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已经悄悄改变了买金的成本逻辑。以前不管在哪买金条,差别无非是工费多少,现在渠道选错,可能直接面临6%的隐形亏损!
一、税改核心变化:黄金分“用途”征税,税率差出大成本
2025年10月2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5年第11号),11月1日正式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这是我国黄金市场自2002年以来最重大的税收改革。新政最关键的变化,就是把黄金按“用途+交割状态”分成了两类,征税规则完全不同:
- 投资性用途(比如买标准金条保值):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卖出方免征增值税;如果实物交割出库,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
- 非投资性用途(比如做金饰、工业用金):交易所免征增值税,但买入方只能按6%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而之前这个抵扣率能到13% 。
- 非交易所渠道(银行柜台、金店、批发市场):不管是投资金条还是金饰,卖方都要缴纳13%的增值税,这笔税负会直接转嫁到买家身上 。
简单说,以前买金条的增值税要么全免,要么能全额抵扣,现在非投资用途和非正规渠道的黄金,要么抵扣变少,要么直接多交13%的税,这就是隐形亏损的核心来源。
![]()
二、不同渠道成本大比拼:100克金条差出5000多
咱们拿2025年11月10日的市场数据举例,算一笔明明白白的账,看看不同渠道买100克AU99.99标准金条到底差多少钱:
- 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交易):官方报价约485元/克,免征增值税,加上0.05%的交易费,100克总成本约48524元,折合每克485.24元 。
- 银行柜台(非交易所渠道):报价约525元/克,价格里已包含13%的增值税,100克总成本52500元,比场内贵了3976元 。
- 品牌金店:足金金条售价高达580元/克,除了13%增值税,还包含品牌溢价和加工费,100克总成本58000元,比交易所渠道贵了9476元,溢价超19%。
更关键的是“隐形亏损”:如果企业买金做加工,以前13%的增值税能全额抵扣,现在只能抵6%,相当于多承担了7%的税负;个人买非交易所渠道的金条,未来卖出时还可能面临“买入含税+卖出缴税”的双重成本,实际收益缩水至少6%。
三、6%隐形亏损藏在哪?这3笔钱最容易被忽略
很多人以为买金条只看金价,却不知道税改后多了3笔隐形支出,加起来刚好接近6%:
1. 抵扣差额亏损:企业采购非投资性黄金,进项税抵扣从13%降到6%,中间7%的差额要么自己承担,要么转嫁给消费者,直接推高终端价格。比如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金饰,11月后单克价格普遍上调60-70元,涨幅超6%,核心就是这个抵扣差额导致的成本上升 。
2. 渠道溢价亏损:非交易所渠道的黄金,除了增值税,还要承担商家的仓储、人工、租金成本,这些都会折算到价格里。银行金条的渠道溢价约8%,金店更是高达20%以上,其中至少3%是税改后新增的税负溢价。
3. 变现折价亏损:通过非交易所渠道买的金条,回收时商家会扣除10-15元/克的手续费,还可能因为发票不全、不是标准规格而压价,这部分折价加上之前多交的税,总亏损很容易突破6% 。
四、避坑指南:普通人买金该选对渠道
新政下买黄金,选对渠道比看金价更重要,给大家3个实用建议:
1. 想保值投资:优先选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场内产品,比如黄金ETF、积存金,不仅免征增值税,交易成本低,变现也方便,流动性强 。如果想买实物金条,一定要通过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认准AU99.99、AU99.95的标准规格,保留好交割单和发票。
2. 想买金饰消费:避开短期涨价高峰,可选择品牌促销或金价回调时入手。记住金饰的税收政策没变化,仍含13%增值税和5%消费税,买的时候重点对比工费,复杂工艺的工费可能占总价20%,性价比不高 。
3. 避开这些坑:不要私下交易黄金,不仅不享受税收优惠,还可能买到假货;不要频繁倒卖黄金,个人大规模倒卖可能被认定为“经营性销售”,需按3%缴纳增值税;不要轻信“旧金回收更划算”,回收价由国际金价决定,还会扣除手续费,实际收益有限 。
黄金税改的核心是引导大家通过正规渠道投资,规范市场秩序。对普通人来说,只要选对渠道、认清用途,就能避开6%的隐形亏损,让黄金真正起到保值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