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雄关平安 书写暖心答卷——山海关公安分局贯彻全会精神践行为民服务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秋日的山海关,天高云阔。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上,青砖黛瓦间已见藏蓝身影——秦皇岛市公安局山海关分局的民辅警开始了一天的巡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从基层做起,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我们坚持用脚步丈量古城,用温情服务游客,让平安成为古城最动人的底色。”近日,正在巡逻的山海关分局旅游治安派出所所长刘刚表示。
“谢谢警察叔叔!”不久前,10岁的俄罗斯男孩在寻回手机时对关城民警高兴地说。原来,这名小游客将手机遗落在从角山景区出来后的网约车上,语言不通的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西大街派出所民警张志远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立即掏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放心,我们一定帮你找到!”经过多方联系,张志远终于找到那名网约车司机。当司机专程将手机送回景区时,男孩一头扎进张志远的怀里。这份跨越语言的温暖,让孩子的父母动情地说:“这是中国给我们最满意的礼物。”
这样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山海关上演。面对游客的急难愁盼,分局旅游治安派出所创新建立“快速响应、快速查找、快速归还”的“三快”寻物机制。今年已帮助游客找回手机、证件、背包等物品32件,挽回经济损失43万余元。
“警察同志,我的金镯子掉了!”近日,北京游客陈女士价值2万多元的手镯不慎遗失。南关派出所民警李建鸣通过走访排查,发现手镯被一名男子捡走。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完璧归赵。“找回来的不只是金镯子,更是山海关的人情味。”陈女士在送给南关派出所的锦旗上写下“警德高尚 仁心助民”。
“我们多跑一公里,游客就少一分焦虑。”这是旅游治安派出所民辅警常说的话。所长刘刚带头践行“三必到”工作法:游客高峰必到、重点区域必到、突发情况必到。在他的带动下,“5分钟快速响应”成为服务游客的硬标准。
在兴华警务室这座24小时不打烊的“平安前哨”,民警熊磊创新实践“四点合一”模式,将街面屯警、警情处置、勤务交接和群众求助融为一体。经营烧烤生意8年的王先生感慨:“现在抬眼就能看见警察,感觉很安全,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除了守护游客,山海关公安还将温情法治送进校园。一批批由民警、师生代表组成的参观团走进秦皇岛市第二十中学(专门学校),在专业引导下认识不良相处方式的危害。民警们当起知心“普法老师”,围绕“友谊的边界”等话题与学生真诚对话。
“原来法律不只是规则,更是保护我们的朋友。”一名学生在课后分享道。这份对青少年的深切关爱,是山海关公安作为守护者最柔软的关切、最坚定的行动。
在东大街派出所指挥室,民警孙海涛通过“景区联动联络群”实时接收各景点动态。这张由派出所牵头,联合景区管理处、消防、医疗、商户等组成的“平安网”,覆盖景区的方方面面。每逢节假日,“警景联动”模式启动,民辅警、义警与景区安全员组成联合巡逻队,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今年“五一”,一位老年游客在天下第一关城墙边摔倒,派出所第一时间携带急救设备赶赴现场,几分钟就将受伤游客送上救护车。
山海关分局用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为民实事,书写着新时代的平安家书。藏蓝身影的每一次巡逻、每一次指引,都让这座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来源:秦皇岛日报
责任编辑:高小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