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人叫彭冲,原名许铁如,福建漳州人,1915年3月27日出生在那儿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他挺聪明,早早就上学了,在龙溪高等师范学校念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那些思想,对当时中国那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很不满意,总想着要改变点什么。
1933年3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8月就转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那时候起,他就投身到党的地下工作里去了,在漳州地区干了不少事,当过地下党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什么的,主要就是在学生中间偷偷宣传马克思主义,吸纳一些进步青年加入组织,还组织领导过学生运动,跟反动当局对着干。
三十年代前期,彭冲在漳州那边忙活党的地下活动,工作挺危险的,得随时提防敌人盯梢。他还受党组织委派,加入了一个左翼知识分子办的虹桥文艺研究社,后来把这个社改造成党领导的芗潮剧社。他在里面当骨干,编导和演出一些进步话剧,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宣传党的主张,在闽南地区影响不小。
那段时间,他好几次都差点被敌人抓到,但总算化险为夷。1937年,他以芗潮剧社为基础,在闽南搞抗日宣传,还去厦门巡回公演,推动闽南抗日文艺联合战线的形成。同年,他恢复建立了中共漳州工委,当组织部部长,发起组织民众救国服务团,领导漳州抗日救亡运动。这个服务团发展得很快,很快就有了三十多个分团、几十个分队,三千多人参与。
![]()
1937年10月,彭冲参加了新四军,当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副队长,带着宣传队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8年6月,他当第二支队政治部秘书,9月又任高淳办事处主任,在安徽当涂那边开展群众工作,建立根据地。
11月,他成了中共当芜县委第一任书记。1939年7月,任第二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1940年以后,他历任江南指挥部新三团政治处主任、第六师十八旅五十三团、五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独立团政治委员,还兼江苏泰州县委书记。在抗日战争中,他主要做政治工作,组织群众抗日,扩大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发展出力不少。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冲继续在部队里干,1945年6月起,任第一师十八旅、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十八旅、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五十二团政治委员。参加过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这些战斗,在政治工作上发挥作用,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华东战场的胜利贡献力量。1947年9月,任第六纵队十八师政治部主任。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副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回福建工作,当过省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还兼龙溪地委书记,后来又调到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当副部长。在这些岗位上,他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为福建和华东地区的统战工作做了不少事。
1954年8月,彭冲调到江苏省委当秘书长。第二年,他就升任南京市长和市委第一书记,后来又当江苏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他在江苏干了挺长时间,从解放初到七十年代中期,主政南京和江苏二十五年左右。那时候南京刚解放,城市百废待兴,他接手后就把南京从一个消费型城市转向生产型城市,工业农业总产值增长很快。
195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九亿元,比1949年翻了三倍多;到1962年,超过二十亿元,为南京的化工、电子、汽车、建材等产业打下基础。他还领导改建和新建了不少企业,推动城市建设和绿化工作,让南京变得更宜居。
![]()
在江苏工作期间,彭冲重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改善花了不少心思。1966年起,他遇到了一些不公待遇,但1968年3月,经周恩来点名参加学习班后,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副书记,主要抓生产。那时候,他协助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当常务副指挥,和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一起干了七个多月,把主体工程建完。
1974年11月,他恢复工作,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在这个位置上,他坚持原则,对一些错误做法不满,进行斗争。还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保存南京古城风貌,顶住压力抓经济,扭转工农业生产下降的局面,维护社会稳定。江苏人民都叫他“好市长”、“好书记”,因为他确实为当地发展出了力。
1976年10月,彭冲调到上海工作,先当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后来升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委会第二副主任、主任,还当了市长。在上海,他领导粉碎了一些阴谋,开展揭批查斗争,恢复政治、经济、社会秩序。
恢复生产,稳定局势,还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落实老干部政策。最突出的贡献是领导筹建上海宝山钢铁厂,这是新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为改变中国钢铁工业面貌出了力,让中国钢铁产量和质量跟世界先进水平拉近距离。
1977年8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彭冲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1978年3月,当选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贯彻统战方针,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同年9月,他作为党政代表团副团长,随邓小平访问朝鲜,回国后陪同视察东北。1980年2月,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任中央政法委员会第一副书记,协助彭真分管政法工作。
1980年9月,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4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1983年6月,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年4月,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
在中央工作期间,彭冲参与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力。他协助组织指导审理一些重大案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和监督,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提出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国情、最广大人民利益、生产力发展、公民权益。主持起草审议了不少法律,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贡献力量。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
1993年3月,彭冲退出领导岗位,退休后住在北京,还是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拥护党中央领导,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他一生忠于党、人民和共产主义事业,坚持理想信念,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革命时期,既当指挥员又研究军事理论;在建设时期,学习经济理论,探索国情发展道路。坚持真理、正义、原则,遵守纪律。襟怀坦荡,正直廉洁,作风民主,热爱人民,深受大家爱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