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重塑短剧文化生产形态
□ 贺宁媛
传统短剧叙事中,女性常被置于被拯救、被审视的客体位置,比如早期霸总短剧中“霸道总裁爱上家庭贫困的我”这一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在新兴的短剧中,一种颠覆性的“大女主”地位被迅速确立。其核心策略,便是赋予女主角无所不能的“金手指”,让她们从命运的承受者,一跃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系统满仓肉》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宣言。它将“荒年”这一恶劣的生存环境与“满仓肉”这一丰饶的开挂进行对比,通过一个凭空出现的“系统”,瞬间帮助女主角完成了从生存危机到物资过剩的跳跃。女主角带着现代记忆穿越回古代,不再需要经历漫长的艰苦耕耘,系统直接赋予了她分配资源、掌控他人命运的权力。这深刻迎合了当代女性在职场、家庭中面临的巨大压力与资源焦虑——渴望一种能够瞬间扭转乾坤、摆脱窘境的“神力”。同样,《真千金她是学霸》中,“学霸”身份成为女主角最锋利的武器,用以对抗血缘、阶级和来自“假千金”的恶意。知识为王,在这里被简化为一种爽感强烈的碾压性优势,补偿了现实中“寒门难出贵子”或“努力未必成功”的无力感。
这种“主体性”的赋予,甚至超越了时空和辈分的限制。《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玩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定:18岁的年轻灵魂被赋予至高的家族权威。这不仅是权力的获得,也是对传统宗法秩序的一种戏谑与重构。它精准地击中了女性对于话语权的渴望——不仅在个人层面,而且在公共领域和家族结构中,渴望获得不容置疑的领导地位。
短剧在迎合女性市场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新的情感趋势:对传统浪漫爱情叙事部分的厌倦,以及对更稳固、更实用的人际关系的向往。这导致短剧中出现了一种“去性缘化”或“重组性缘关系”的叙事策略。
《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是这一趋势的典范。它将影视剧中经典的“霸道总裁”人设,巧妙地移植到“婆婆”身上。婆媳关系,这一在传统叙事中充满张力与矛盾的焦点,被彻底颠覆为一种坚固的“闺蜜”式家庭联盟。这无疑迎合了现代女性在友谊中寻求共鸣与支持,以及渴望在家庭内部实现力量整合的深层心理。
与此同时,在《破晓》这类带有悬疑复仇色彩的短剧中,爱情线往往被降维,成为女主角复仇之路上的辅助,而非终极目标。女性的行动动机来自自我拯救和为至亲复仇,其主体性建立在独立的意志和目标之上。剧中将女主的盟友也换为“女警”这一带有特定职业色彩的同性盟友。这种“搞事业优先于谈恋爱”的叙事,正是对“爱情是女性人生终极归宿”这一传统叙事的反叛,无疑打破了传统霸总短剧中女性依附男性的价值观,向女性观众传递了一个信号:你的价值实现,可以且应该独立于一段性缘关系。
新大众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功能性”。短剧的核心功能就是提供“爽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它采用了高度浓缩和强冲突的叙事模式。三秒一个冲突,十秒一个反转,一分钟完成一次“打脸”,这种叙事节奏与短视频时代的碎片化消费习惯完美契合。
《真千金她是学霸》中,女主角可能在一集内就完成从被诬陷到用铁证自证清白的全过程;《十八岁太奶奶》中,一个挑衅的家族“长辈”几分钟内就被太奶奶的威严和手段彻底制服。这种即时反馈的“爽感”机制,是对现实世界中问题解决漫长、努力回报延迟的一种高效代偿。女性观众在观剧的几分钟里,就能体验一次从压抑到宣泄的完整情感循环,获得巨大的心理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短剧常常披着“现实主义”的外衣,如年代背景(《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生存危机(《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系统满仓肉》)、社会议题(《破晓》)。但这并非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而是对“现实元素”的解剖与挪用。它们将现实中最能引发共鸣的痛点,如贫富差距、家庭矛盾、社会不公抽取出来,作为故事的引子,最终却用一个高度幻想化的、非现实的解决方案,如系统、重生、突然获得的超高智商或地位来引燃观众的爽点。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脱现实”的乌托邦般的创作策略,既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又避免了真实问题的沉重与无解,实现了对女性观众纯粹的情感纾解。
毫无疑问,以上述短剧为代表的新大众文艺,创作者们在迎合女性市场上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它们积极回应了女性的情感需求,并为她们构建了一个可以暂时逃离现实、实现权力幻想和情感满足的“小天地”。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进步,它证明了女性作为文化消费主体,其欲望和选择正在深刻地影响并重塑着短剧文化生产的形态。
然而,在这种极致的迎合背后,也应看到潜在的隐忧。当“爽感”成为唯一的生产逻辑,部分短剧叙事已经陷入了套路化与同质化。对“金手指”的过度依赖,在提供短暂补偿的同时,是否也消解了女性通过自身真实努力与成长来获得力量的意义?它们提供的是一种虚幻的赋能,而非现实的激励,换句话说,在现实中要想依靠“金手指”逆袭实为一种幻想。
短剧是我们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们映照出的,是女性集体意识觉醒后,在寻求自我表达与身份确认过程中的渴望与迷茫。它们既是市场精准计算下的商业产品,也是涌动在大众心底的文化暗流。作为新大众文艺的一股重要力量,短剧如何能在继续满足女性情感需求的同时,超越简单的欲望“投喂”,引导出更具建设性的思考与力量,将是其未来能否从“现象”走向“经典”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2023级学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