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动态:
沉寂许久的玉米市场迎来一波久违的涨价潮!尤其是11月11日,涨势如星火燎原,南北产区形成罕见的联动上行格局。
分别来看,
山东华北:涨势归来,绝地反击。供应端出现戏剧性收紧,11日山东晨间上量从先前千车高位骤降至300余车,上演“高台跳水”。面对库存告急,深加工企业为维持生产线运转,不得不提价求粮。这一波上涨背后,既有基层惜售情绪升温,又有部分产区粮质偏差加剧供需错配,催生对东北粮源的依赖,但东北粮源入关又受运力掣肘;同时贸易商发票问题也成为制约流通的“隐形枷锁”。值得注意的是,品质欠佳的潮粮仍面临出货压力,而基层跟涨意愿却显得谨慎克制。
东北内蒙:产区呈现“提价与压力并存”的格局。目前中储粮直属库及贸易商陆续入市收购,建库积极性较高,叠加华北粮质偏差催生跨区采购需求,为价格筑牢底部。然而,丰收带来的上量压力依然悬于头顶,铁路运输紧张更如一道无形枷锁,将部分粮源“锁”在关外。
晨间提示:
本轮上涨行情虽具备较强支撑,但市场仍需保持理性,警惕潜在风险。
一方面,利好因素形成合力!
首先,新粮集中上市压力较前期明显缓解,售粮进度同比偏快。
其次,进口玉米大幅锐减,有效减轻了国内供应压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9月我国进口玉米93万吨,同比减少1195万吨,减幅92.7%。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中显示,将2024/25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下调至183万吨。
再者,深加工利润持续好转,行业开工率持续提升,对原料消耗形成稳定支撑。饲企库存从低位缓慢回升,截至11月6日,全国饲料企业平均库存24.88天,较上周增加0.78天,环比上涨3.24%,同比下跌12.89%。整体心态虽偏于观望,暂无大规模建库计划,但当前能繁母猪存栏仍处高位,短期玉米饲用需求有刚性支撑。
此外,中储粮入市收购和政策端支撑,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另一方面,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则,新粮上市大幕刚启,东北、华北两大产区尚有超八成余粮待售,供应基础依然雄厚。
二则,一旦价格涨幅过大,将激发基层售粮积极性,形成阶段性供应压力。
三则,东北玉米产量预期大幅提升,为后续市场埋下供应隐患。而农业农村部在发布的1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中,将2025/2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上调至30000万吨。
四则,中美农产品贸易出现缓和迹象,若后续恢复美玉米进口,将在情绪上压制国内价格。
市场正处关键博弈节点,建议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基层售粮心态与政策风向变化。这轮上涨能走多远,仍将取决于供需双方的深度博弈。在享受涨价红利的同时,务必系好“安全带”,谨防市场突然变脸。
来源:中时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