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村落到城市,人类大约花费了一万年的时间,如果把这一万年比作一小时……只在城市里待了一分半钟的我们,很快便开始怀旧,怀念起刚刚离去、却又挥之不去的——那如诗、如画、如意的中国村落。有人说,人这一生走得再远,也走不出一个村庄。那些散落在记忆边角里的村落,为何总吸引我们不时回望?寻一方村落,就像翻开一本古老厚重的书,或许是一块风化难辨的石碑,或许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或许是一群身影佝偻的老人,总会莫名牵动我们心底的情愫。
![]()
相比起名镇南北但又千篇一律的古镇景点,我更爱发掘小众古村落,它们更有鲜明的个性。尤其是鲜有外人问津、仍旧维系着固定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这些地方最具一脉相承的连贯性。而在山西藏着一处300年古村,36座地主大院竟以地道连通,家家相接户户相连!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山西这座300年古村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少为人知的秘密?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张家塔村的那些事。
![]()
张家塔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依山而建,现存26处清代窑洞四合院,以"明柱厦檐高圪台"的独特建筑风格闻名,砖木石雕工艺精湛。村内赵氏家族世代聚居,清代出过4位进士,现存"武举人"院等古迹。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阶梯式窑洞群和"地下排水系统"体现了黄土高原民居的智慧,是晋西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
村子里多数人都姓赵,村名却叫张家塔。清朝时期,赵山举家从临县搬迁到这里时,村子仅有两户张姓人家。凭着勤俭持家的习惯,靠着耕读传家的信念,赵山和他的后人用二百多年的时间,在七十多米落差的山坡上,建造了三十六座院子。虽富甲一方,但赵山的后人们崇善尚德,感恩两户张姓人家当年的收留,仍保留原来的村名“张家塔”。
![]()
不出大门,就能走遍全村。深秋的阳光,依旧夺目,顺着山势,静静地躺在村居的宅院深处;院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灰砖高墙、院院贯通。置身其中,时间仿佛在此刻静止。在张家塔,所有院落甬道相通、家家寨墙高筑,对内可相互通联,对外可严加防患,整个建筑设计巧妙,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浑然一体。穿行于狭窄的甬道,但不逼仄。时而躬身下行,经过几个观景口后,最终出现在一处民宅内;
![]()
进入另一条甬道,前行八百多米后,已置身张家塔村外的一处山腰。偌大的核桃落叶与纤细的草芽,延伸出一幅灰绿相间的油画。从张家塔村对面的山上远眺,整个院落群用高墙围起,置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从上到下就像一座“宝塔”,也有人曾称似“倒福字”,层层叠叠,令人惊叹。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山西吕梁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山西300年古村,36座地主大院竟以地道连通,家家相接户户相连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