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东来的担心还是出现了。
年初的时候,于东来一直说要踩刹车、控速,今年的销售额,千万要控制在200亿元以内。
不要把员工搞的太累。
但是,距离年底还有将近2个月,200亿目标提前失守了。
其实,胖东来的烦恼不止是今年。
2023年,于东来原计划挣2000万,但是年底一盘点,不小心挣了1.4个小目标。
而当年A股10几家超市企业中,仅3家同比增长,且增速均为个位数。
这确实是一个极为魔幻的商业故事,一家企业会为自己发展太快、太好而发愁,并且要控制增长速度。
对于仍在为生存而战的传统商超来说,胖东来这个“凡尔赛”式的烦恼令人嫉妒。
为了让同行也能享受到这种烦恼,胖东来这两年进行了大量“帮扶”。去胖东来拜师的企业,去了一波又一波。
其中包括永辉、物美、步步高、华润万家、大润发等等。
那么,胖东来这些“学生”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
![]()
2024年5月底,被称为超市之王的永辉加入了“胖改”。
在向胖东来拜师之前,永辉规模曾是它70多倍,2019年巅峰期,门店数量一度高达1440家。
它曾经是胖东来的老师,也是行业里带头“大哥”。
风水轮流转,这几年传统商超模式的集体落寞,让当年行业里的大象都陷入了困境。
一站式买齐的大型商超,因为千篇一律以及电商冲击,竞争力直线下降。
从本质上说,在商品和服务无法提供更多的价值,才是它们集体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永辉没有回到2019年的高光时刻,自2021年开始连续亏损,门店数量也大幅缩减。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累计完成门店调改222家。
这一年,永辉将胖东来的商业模式应该也拆解的一清二楚,决心也很大,很多门店下架了70%原有商品。
甚至把胖东来的爆款自有品牌,直接搬进卖场。
随着2025三季报陆续公布,也意味着“胖改”成绩单出炉,全力以赴地提升“含胖率”的不止永辉一家,但效果不一。
![]()
永辉超市: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4.34亿元,同比下降22.21%;归母净亏损大约是7.1亿元,同比扩大800%。
2025年上半年关闭门店227家。
中百集团: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5.52亿元,同比下降19.4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85亿元,同比下降44.56%;
新华百货: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7.07亿元,同比微降,扣非净利润0.91亿元,现金流净额达到了9.72亿,同比大增59.47%。
很早去胖东来“抄作业”的步步高,表现稍好。
前三季度营收31.94亿元,同比增长了26.48%,现金净流量达到3.99亿元,同比增长260.89%。
![]()
单看三季度财报的话,“胖改”似乎不太成功。
这几年,似乎也没有一个品牌复制了胖东来的烦恼,哪怕是连续两年的稳定盈利都很少见。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超市不努力,学的不到位吗?
其实不是。
胖东来的“学徒”们在货架布局、服务细节、商品结构,甚至包括很多人关注的员工待遇都调了。
新华百在员工关怀方面,将薪资福利提升了30%-50%、商品丰富度达到了胖东来的80%以上。
2025年1月至8月,永辉41家“稳态调改店”向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超3100万元。
财报不好看背后原因挺复杂,而且各个公司不太一样。
永辉营收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门店数量、同店销售双下滑,扩张放缓也影响了收入规模。
更换商品也意味着重新搭建一条供应链,而在转型换挡期间,利润下滑也算正常。
简单的营收利润指标,不一定能完全反应公司正在进行的变化。
另外,“胖改”是否成功可能还要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里观察。
从财报看,想靠一两年的“胖改”就迅速改变局面是不现实的,这很可能是一场5-10年的持久战。
![]()
现在,除了学习胖东来,传统商超的转型似乎也没有太多好办法。大部分超市对“胖改”企业也确实深信不疑。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说:“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方向”。
执行“胖改”的企业也并不是空喊口号,大家之所以还在坚持,原因很简单,能看到变化。
虽然企业总体业绩仍然不理想,但是按照胖东来模式调整后,单店的客流、销售增长是非常明显的。
步步高的梅溪湖店调改三后,日均客流与销售额就比之前翻了6.5、6.7倍。
永辉在郑州的一个店面调改后,首日销售额暴增14倍,客流增长了5倍。
对于最近几年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传统商超来说,数据变化代表了全部的希望。
效果好不仅体现在一两个超市,胖东来模式几乎在很多店都应验了。
湖南步步高调改一个月后,日销售额增长10倍日均客流增长6倍。
![]()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胖改”的深入,公司原有的运营模式、架构以及理念,与胖东来模式的冲突越来越大。
不少门店业绩在经历短期的爆发后,又回到了常态。
这既有改的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各地消费习惯、企业情况差异造成的。
比如,胖东来保洁员一个月工资9000元,在一线城市也不低,这个政策真的要学吗?
胖东来追求的员工幸福感,控制增长速度,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操作性大不大?
各地消费习惯不同,选品变得极为重要。全国各地超市如果复制许昌的胖东来,也不太可能成功。
企业经营理念、供应链优势,不是简单调整布局、替换货架商品,更不是简单模仿服务就能解决。
在经历了短期的爆发增长后,能不能稳定地让客流持续下去,才是考验。
从这个角度看,胖东来模式不可能复制成功,在未来,所有的超市最终要找到自己的生存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