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对死亡的认定比较简单,所以经常会出现了一些所谓“诈尸”的现象。比如在北宋时期,就发生过一场这样的事情,原本已经没有了呼吸的皇帝,在死后不久却突然动了起来,在场官员被吓得面无血色。关键时刻,还是宰相站出来,一语定人心!那么,这场北宋皇帝的“诈尸”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一、皇帝病危
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的正月,东京汴梁城的百姓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可是皇宫大内却肃然萧索,全无生气,宦官、宫女们甚至不敢露出一丝喜悦的表情。原来,年仅36岁的宋英宗赵曙已经病入膏肓,口不能言,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养子,于四年前继承皇位。虽说宋英宗正值壮年,但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在即位之初就因患病而不能理政。到了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宋英宗又病倒了,虽经御医诊治,但依然没有好转,情况还越来越严重。
此时,宋英宗尚未册立太子,朝中的重臣们担心出现变故,于是在十二月时候,劝说宋英宗御笔亲书立长子赵顼为太子。根据相关计划,太子的册封典礼定于治平四年正月十九举行,可是宋英宗已经无法等到那一天了。
![]()
二、皇帝驾崩
治平四年(1067年)的正月初一,文武百官们穿上喜庆的衣服,到宫中朝贺,为宋英宗上尊号为“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降低对囚犯的刑罚、“蠲京师逋曲钱”等,希望以此为宋英宗祈福。
然而该来的总是要来,该走的谁也留不住。到了正月初八这天,“帝崩于福宁殿”。宋英宗身边一直有朝廷重臣守护,他们一方面急召太子前来即位,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皇帝的殡天的消息,召集文武百官入朝。
可就在这个时候,怪事发生了!据史书的记载,“帝初晏驾,急召太子,未至,帝复手动”。也就是说,在太子尚未到来时,宋英宗的手居然动了!当时守护在宋英宗身边的是参知政事曾公亮,他被吓得大惊失色,当时就没有了主张。
![]()
三、宰相一言
曾公亮连忙找到宰相韩琦,把事情对他说了一遍,并建议“且止勿召(太子)”。也就是说,此时的宋英宗可能还没死,先别着急找太子继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韩琦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说了一句一锤定音的话:“先帝复生,乃太上皇。”
慌什么慌,即使先帝又活过来了,也是太上皇而已,太子登基势在必行!之后,太子与百官陆续到来,在韩琦的组织下,“百官入福宁殿发哀,听遗制,见上于东楹”。就这样,北宋的又一位新皇帝产生了,即宋神宗。
再说宋英宗的情况,之后他的遗体再也没有动过。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对死亡的认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才会出现所谓的“诈尸”情况。不过,当时英宗毕竟是病入膏肓,死亡是迟早的事情,不存在文官集团故意害死他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