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剩半块姜,随手埋进花盆,五个月后居然刨出三斤,辣得呛鼻。
![]()
![]()
这并非段子,是杭州城西一位加班狗真事。
朋友圈晒图那天,整栋出租楼都炸了:原来阳台也能当小姜窖?
别急着下单买苗,先摸透姜的脾气——它最怕“泡脚水”。
土一积水,芽头立马黑给你看。
拿外卖塑料盒戳几个洞,底层垫陶粒,就是简易排水层。
土别用纯营养土,太轻,一浇水就漂;抓把小区树下的园土,混点红土,再撒一层稻壳炭,透气还防瘟,这是今年圈子里偷偷流传的“黑魔法”,产量直接+30%,亲测不虚。
姜种挑带胖芽点的,掰成核桃大小,伤口蘸点多菌灵,别心疼。
埋下去芽朝上,覆两指土,浇第一遍“定根水”后,扔北阳台缓三天,再慢慢挪到晒得到晨光的地方。
别暴晒,叶子打卷就是喊救命。
后面的事就佛系。
![]()
一周给一次黄豆水,外卖豆浆机剩下的渣加水沤三天,稀释后沿盆边浇,姜吃得香,土也不招虫。
中途出差两周,回来叶子黄成秋田犬,剪了枯枝继续浇,两周又冒新绿,生命力堪比加班狗的发量回春。
真正惊喜在收姜。
抓住叶子一拔,土块簌簌掉,一串“姜宝宝”像挖宝,最小的也有拇指粗。
切两片扔可乐锅,全屋都是辛辣味,和超市那种“水姜”完全两物种。
中国农科院最新数据说,阳台姜的姜辣素高出大田18%,难怪辣得这么不讲道理。
收完别吃独食。
切几块带芽的,用湿纸巾包好,塞给隔壁被隔离的小姐姐,顺手写张纸条:“下次别抢葱,自己种。
”一周后她回赠一把自种香菜,电梯里相视一笑,邻里关系瞬间从点赞之交升级成“可以借酱油”的硬度。
城市阳台农业报告里,生姜蹿红速度仅次于薄荷,不是没道理:占地小、周期长、收获有仪式感,还能顺手拍条短视频,带火种苗店。
![]()
去年线上姜种销量暴涨215%,评论区全是“原来我也能行”的欢呼。
想试就今晚开始。
厨房那块快冒绿点的老姜,别急着扔,掰下带芽的一节,剩下的煮汤。
花盆空着也是积灰,不如让它长点“辣货”。
种出来了,记得留两块再发芽。
循环往复,阳台就成了不会倒闭的小金库。
没花盆?
先拿矿泉水瓶剪一半戳洞,也能撑到五月份。
别问收成够不够炒菜,问就是——可乐锅已经先香为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