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坑里藏着不少宝贝,这些陶俑一个个栩栩如生,代表了秦朝军队的模样。
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当时陕西农民打井时挖出来,从那以后,考古队陆续挖掘出一号、二号、三号坑,总共上万件陶俑。
这些俑本来涂着颜色,出土后大多褪成土灰色,但细节还很清楚。
![]()
它们身高从一米七到一米九不等,姿势各异,有站立的将军、跪射的士兵、驾车的御手,反映出秦军阵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陪葬,动用几十万劳力建陵墓,兵马俑就是地下军队的缩影。
整个陵区占地大,兵马俑坑只是部分,里面俑的排列跟真实军阵差不多,一号坑是步兵,二号坑有弩兵和骑兵,三号坑像指挥部。
![]()
1999年,二号坑挖掘时,出土一件特别的跪射俑。其他俑脸部残留颜色多是粉红或土黄,这件却是浅绿色。编号2PB-26,位置在弩兵阵中间。
考古记录显示,它通高一米二八,穿战袍,戴冠,右手有持弓痕迹。脸部绿色均匀,黑眉黑须对比明显。
刚挖出来时,专家就注意到这点不同,因为兵马俑统一风格,这种变异很少见。实验室检测胎体成分,跟其他俑一样,用本地粘土烧制,温度一千度左右。
![]()
区别在颜料,其他俑用赭石和朱砂混生漆,这件用石绿加氯铜矿。石绿是铜矿物颜料,秦代常见,但多用于绿衣或装饰,不常涂脸。
为什么这件俑脸是绿的,到现在没确切答案。早期有人猜是兵器铜锈渗入,坑里有铜箭头和剑,氧化后铜离子可能扩散。
但X射线荧光检测显示,绿色颜料附着表层,没渗透胎体,附近俑也没类似变化,这说法不成立。
![]()
另一种观点是颜料老化变色,地下两千年,化学反应可能让红变绿。但测试同类颜料,在类似环境只从红转褐。底层也没红残留,排除这点。
主流猜测跟秦文化相关。秦继承周制,军中有方相氏,负责驱邪,戴熊皮,四目金色,但绿脸可能变体。
古籍记傩礼用彩面具辟鬼,绿象征某种力量。或者代表少数民族战士,秦军有外族兵,绿脸表示胡人或西域特征。兵马俑脸型多样,有的窄脸高鼻,像不同族群。
![]()
这件俑价值高,因为是唯一的。兵马俑总数八千多,全绿脸就这一件。2002年,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境名单。原因几方面,一是稀有,损毁就没了。
二是彩绘稀有,出土后颜色易褪。2000年在陕西博物馆展三个月,绿色亮度降,后不敢随便动。
三是争议大,成因不明,出国易被炒作,影响严肃性。名单上多是顶级文物,如马踏飞燕、四羊方尊,这件俑级别相当。
![]()
不过,它在国内多次亮相,在台北展出,引起轰动。相比,其他兵马俑常出境巡展,但绿脸俑保护优先。
近年,研究使用更先进设备,如纳米扫描,试解颜料分子。但结果类似,确认是人工涂,没新突破。兵马俑整体研究深,绿脸俑加层神秘。秦朝工艺高,颜料从矿石提炼,绿用铜盐稳定。
这张绿脸是秦俑的亮点,谜团增加历史魅力。等技术进步,或许会解开。现在,就让它安静待着,守护秘密。
![]()
1、看过那么多兵马俑,你知道里面还有个绿脸的吗 环球网 2019-07-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