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姆超市最近的舆论很多,但是我看最要紧的问题是山姆在自己放弃核心竞争力。
因为一家美国的企业,来中国落地生根,不管是隐私条约还是组织方式,都必须要做一定的中国化。韩国的乐天集团,美国的沃尔玛不是没来过中国,后面都出了问题,乐天的问题是赶上了舆论,沃尔玛的问题是把美国本土的一套东西都搬来了。
中国的消费者对舆论上的东西,是真的会抵制的,所以乐天标榜自己的国家属性,就开不久。
中国的消费者对于超市的模式,是要进去方便的找东西的,不习惯搞仓储式的大超市,进入巨大的一个空间,找什么东西都要找很久,所以沃尔玛也不好办。
山姆超市和开市客能干到现在,就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山姆原来的管理团队清晰的认识到,中国的物流和人口密度不是美国能比的,楼下小超市基本能解决一切问题,比如早点面包便利快餐,实在不行走两步还有五金店。
就算是实在是想要一次性解决蔬菜水果熟食,甚至连着家电家具都想要解决,还有很多专门的连锁超市和卖场,这就决定了麦德龙或者沃尔玛这种真把美国超市搬过来的做法行不通。
山姆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真的洋货,而是看起来是洋货,这个问题是原来的管理团队搞了很久才研究出来的东西。
真的把美国的管理体系和超市模式搬过来,消费者不认,因为真的洋货中国人都不喜欢,不符合中国的生活方式。一进超市就真的来了美国,一出超市就回了中国,美式超市的大仓库谁也受不了。
但是真搞纯本土化,一切本土化,到了隐私协议的部分不同意就不给用,那相当一部分人也受不了。
山姆原来的团队就是抓住了这部分思想上已经有一些认同现代思想,行为上有一些认同现代管理,生活习惯上还是中国人的顾客。精心打造一个美式宣传,中式购物的体验空间,来制造一种安全感。
不考虑消费者的感受,是经营不下去的,我们很多国内的公司只考虑领导的感受,不考虑消费者,整天公司领导觉得满世界欠我的,不来我这里消费都是你们有问题,这就不行。
山姆超市原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透明的信息,规范的隐私管理,东西不洋,但是有洋气。美式的东西是粗放的,虽然没有俄式的粗放,但是毕竟比我国粗放。
山姆营造的就是不那么花钱,有一些精致感,又比较注重供应链安全和信息透明的感觉。迎合的就是城市中产和小资,当然不小心把户晨风这样的精神苹果人也囊括进去了,这才做成了如火如荼的样子。
如今换了一个真要纯中国化,一点洋气都没有的团队,缺失了核心的洋气来做竞争力,那还能有前途吗?
就像是大众的汽车,来了中国都得加长。做生意,不能学美国人研究汽车只研究汽车,要研究消费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