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栏丨全球气候治理需要行动派

0
分享至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11日电 题:全球气候治理需要行动派

新华社记者赵焱 陈威华

当地时间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开幕。今年恰逢《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国际社会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是任由气候危机加剧,还是将承诺切实转化为决定性行动?在此背景下,全球目光聚焦贝伦,期待各国展现出团结与决心,共同应对这一严峻挑战。

本次大会的议程繁重而关键。首要任务是各国需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然而目前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大会的重要议题还包括弥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与资金问题上的分歧,努力让发展中国家获得一套能够实现公平、尊严和机遇的气候正义方案。有媒体评论,COP30成功与否,将直接定义未来10年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本次联合国气候谈判最新一轮会议的任务十分明确:把承诺落实为行动,并就更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达成一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强调的:“谈判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落实、落实、再落实的时候。”

正是在这样高涨的期待和严峻的挑战氛围中,会场内外无不传递着加速绿色转型的紧迫感。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细节是,为体现能源转型理念,大会官方用车大量采用了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以最大限度降低会议自身的碳足迹。再仔细观察,这些新能源车有比亚迪、长城、广汽等,均为中国品牌。

这无疑是中国通过成熟产业与产品助力全球减排的一个生动缩影,它直观地反映出一个现实: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事业,任何国家都可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技术积累,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成为解决方案的重要贡献者。

《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绿色科技席卷COP30会场,中国正以庞大的清洁能源产能重塑全球市场格局。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表示,中国在技术进步和绿色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使发展中国家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推动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的努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提供绿色产品上,更是融入到深刻的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中国绿色发展成就,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说到做到,实际行动超出所作承诺。

这一评价背后,是一组扎实的数据支撑:中国始终积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落实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已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等目标;中国向全球提供了7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十四五”期间出口的风电和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还郑重宣布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这是中国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体现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坚定决心。

地球是所有人的地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以实际行动与务实合作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际在线 incentive-icons
国际在线
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435992文章数 28441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