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霸”一词,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分数与名次?
这好像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潜意识。
可是只看成绩,是非常容易看走眼的,尤其是小学阶段。此时孩子成绩好,也许是他拼尽全力的结果。
可有的小朋友呢,也许小学期间不显山不露水,但有着深不见底的“软实力”,越往后走,他越学得轻松自在,最后一鸣惊人,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黑马”。
如果你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下面这3个特点,说明他拥有强者的底层思维,未来不可限量。这可是不掺一点水分的学霸,比拿双科满分还值得高兴的事情。
1.遇事,会深挖根源
每个小朋友遇事的反应不一样。比如,两个小孩吵架,一个可能只会生气、哭着找家长。
但另一个会停下来,深入挖掘自己的感受,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到底在气什么?是因为他抢我玩具,还是因为他说话的语气让我不舒服?”
他能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捋清楚,然后条理分明地告诉对方:“你不经过我的同意,就把玩具拿走,我很不高兴。我希望你下次能先问问我。”
![]()
这种追根究底的习惯,一旦用到学习上,威力就显出来了。背课文,他不会死记硬背,而是先琢磨文章到底讲了啥。解数学题,他非得搞懂公式是怎么来的,这样题目怎么变都难不倒他。
等将来走上社会,在工作中遇到麻烦,他也能在一团乱麻中,能迅速找到问题的根子,和同事沟通时,也能把事说在点子上,效率高得可怕。
2.思路开放,接受不同
有些孩子比较一根筋,别人说什么,只要对方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就会想着去反驳,甚至恼怒成羞。可有少数孩子,他们的思维是非常多元的,同样一件事,他可以多角度思考和看待。
因为他们相信,答案是有无数种的。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意识,所以他们想事情看东西总是很透彻,总能抓到问题的核心。
别人只看到水面上的那角冰山,而他们的目光就已穿透水面,看到了冰山的全貌,以及水下部分与海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洞悉了整个事态的格局。
举个例子。
一群孩子,讨论怎么用积木搭个塔。
大部分孩子可能都想搭得又高又直。
![]()
可有的小孩子,他可能会提出:“我们能不能搭个斜塔?或者搭个中间有洞的塔?”
听到别人的不同想法,他不会马上否定,而是会好奇:“咦,原来还能这么想?”
这种开放、多元的思维,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种种便利。
比如,写作文时,随意一写就能写出新意来;分析历史事件,他也能理解各方的立场和无奈,答案自然比别人更有深度;跟小伙伴相处,也能倾听、能包容不同意见的人。这样的人,谁不会喜欢他呀?
3.表达有序,富有逻辑
有的孩子,不管说话也好,学习也好,都特别有章法。
你问他“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其他小朋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可他在开口前,心里就好像列了一个大纲似的,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体育课上,我们玩了新游戏……;上科学课时,老师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我觉得最好玩的是……”
这种条理性带到学习上,就是“开挂”神器。考试答题,卷面整洁干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阅卷老师一看就明白,想不给高分都难。关键是连草稿也是分区的,检查时一目了然,考完试后还能拿着这份草稿来个大复盘。
我们都知道,一个领导,工作条理分明,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有序地传达给别人,才能带得动底下那群人。孩子小小年纪,说话有逻辑,学习有章法,他日后进入职场肯定混得风生水起。
不难发现,拥有这3个特点的孩子,他都是具备了比较强的思维能力的。可思维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习得。就像肌肉需要每日坚持,才能看见效果一样,思维也需要在日常不断强化,才能练就多元化思维。来!现在我把这3个实用妙招送给你:
①每天阅读
一个人思考或表达某件事时,他需要各种各样的词汇,才能完成。
增加词汇量,聊天是个办法,可父母要工作,不可能也没那么多的耐心每天花几个小时陪娃聊天。所以沉没成本最低的还是阅读。先让娃做到每天读,后面再追量。
![]()
就像吃饭,要粗细搭配,营养才能跟得上。读书也一样,你要精读、杂读,两者交叉着来,才能构建出庞大的语言模式,供你能随时调用。
在最多书籍里,我觉得最能长脑子的还是历史书。因为它把一个个抽象的道理,都藏在了具体的人和事里。孩子读到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个真实的困境、一次次关键的抉择,还有这些抉择背后千丝万缕的因果。
比如读《史记》,孩子会看见项羽破釜沉舟的决断,也会看到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忍耐。多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经典,孩子渐渐就练就多元视角,哪个关键时刻该坚持,在哪个节点要转弯,他都拎得清。
②问具体的问题
接娃回家时,做爹妈的,都会例行公事地问一句“今天在学校开心吗?””结果不出所料,孩子一句“开心”或“还行”,就让这场交流戛然而止了。
我们提问时,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可以问一些孩子容易回答的问题。例如,“今天午休前的30分钟里,你做了什么,是画画了还是跟同学聊天呀?”
孩子可能说他画画了,那你就可以问他,画了什么,回到家后能不能给妈妈看看。欣赏他的画作后,你可以先肯定他,然后问他为什么今天想画奥特曼,为什么他手上拿的武器是什么,它有什么威力……这样一轮轮地发问,孩子就会不断地回忆并谈论这件事,继而深化他的思考系统。
③适当给提示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努力思考了却找不到答案的情况。这时,给他一些提示或支持,就能保护他的思考热情。
譬如,先肯定他的努力:“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你思考到这一步已经很棒了。”
接着,帮他拆解问题。比如数学题,可以问:“咱们先看看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已知条件都用上了吗?”把大难题变成几个小步骤,让他踮踮脚就能够得着,就不会轻易放弃了。
又或者给个类比提示:“这像不像我们昨晚玩的那个游戏?”帮他建立知识的连接。
分数能照亮一时,但一副强大的思维引擎,才能照亮孩子未来所有的路。狠狠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吧!当他学会了独立思考,他就能抵挡所有的风和雨,无论世界怎么变,他也闯出独属于他的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