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佳入睡时间点找到了!研究证实,这个时间点睡最护心

0
分享至

林阿姨是名退休小学老师,年过六旬,作息一向自律。可自从孙子出生以后,她的睡眠开始变得支离破碎:有时纠结看电视到深夜,有时又觉得早点休息是养生之道。最近一次体检后,家人却被医生的一句话吓了一跳:“心血管参数有些异常,您最近晚上一般几点睡?”

林阿姨一脸苦恼:难道,睡得早晚真的会影响心脏?其实,不只是林阿姨,身边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纠结:睡得太早像小孩,太晚又怕熬坏了身体。到底什么时候睡觉,对心脏最有利?

英国一项大型研究揭示了不同入睡时间背后的健康秘密,甚至指向了一个关键、容易被忽略的护心“黄金点”。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养心护命,或许真的就差这1小时。

那么,是不是早点睡就一定最好?还是要根据个人习惯来调整?晚上10点左右的床铺,真的有“护心”的神奇魔力?

今天,我们用数据、权威研究和真实建议,带你揭开这“最佳入睡时间”与心脏健康之间的深度联系。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以为无关紧要,实际上决定了你能否“越睡越年轻”。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心血管健康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最佳入睡时间”的话题成了学界热议焦点。而英国《欧洲心脏杂志》一项涉及88000名英国成年人、长达6年的随访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入睡时间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呈现U型关系。

具体来说,晚上10点-11点之间入睡的人,心血管事件风险最低。与此相比:晚于11点入睡,心脏病风险提升高达25%;早于10点睡觉,风险也会小幅上升;每推迟1小时入睡,心肌梗死风险升高6%-12%。

哈佛医学院最新的相关报告同样强调,生物钟紊乱会损伤心脏自我修复功能,破坏心率、血压、激素等微平衡。正如专家所比喻:“人体如同一台高级仪表,每日的‘校准’时刻就是入睡那一刻。”



中国慢性病防控项目2023年最新数据同样印证:70%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发生在深夜或凌晨。不规律作息让血管得不到及时“降压修复”,增加了心梗、中风的可能。

越来越多大数据研究提醒,把握好入睡窗口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微习惯”。比如:

血管弹性增强:长期10-11点入睡的人,动脉硬化发生率低18%,动脉内皮修复速度提升。

夜间血压波动小:比常熬夜组入睡者,夜间收缩压平均低6mmHg,清晨高血压发作风险降低。



心率、心律更平稳:数据显示,规律作息后,心律失常的比例可下降13.5%,醒后乏力感显著改善。

血脂和胰岛素敏感度提升:夜间10点-11点入睡者,甘油三酯平均下降12%,同时清晨血糖更平稳,有助于糖脂代谢管理。

晨起憋闷、胸痛等警报减少:入睡窗口把控好,清晨因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不适显著减少。

有专家形象比喻:“睡觉时,是心脏维修工进厂大检修。错过了维修时间,就只能带故障运行。”往往不是你睡得越久越健康,而是“睡得对、睡得巧”,心脏才能安稳地走下去。

很多人常问:工作压力大、晚上晚点睡有那么严重吗?答案是,“长期错过最佳入睡点,小故障就会变成大问题。”如果你喜欢熬夜,尤其要留心第3项隐患,夜间血压紊乱会对血管造成不可逆伤害,等到早晨不适时,往往为时已晚。



医生建议,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精确卡在10-11点上床,但如果常年晚于11点才睡,长期风险不可轻视。把入睡时间稳定在10点半左右,是当前调查和中国心血管健康指南最推荐的护心策略。

营造固定入睡仪式:如听舒缓音乐、泡脚、固定阅读。避免睡前1小时强光和电子屏幕刺激。减缓入睡前思虑或焦虑,必要时可适量做深呼吸、冥想。晚上7点后不再大量进食、兴奋饮品限量。同屋家人提醒、互相督促,帮助形成集体作息氛围。



有些人觉得睡不着、早醒怎么办?医生建议,每日保持规律作息远比单次“补觉”靠得住。即使偶有例外,也应以10-11点为核心,调试自己的生物钟,日常逐步逼近最优点。“现在开始还不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年,丧葬抚恤金提高了,退休人员总共能有几万元?

2025年,丧葬抚恤金提高了,退休人员总共能有几万元?

巢客HOME
2025-10-28 06:25:04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蓝鲸新闻
2025-11-12 09:48:07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大张的自留地
2025-11-11 14:16:34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国民经略
2025-11-12 11:51:01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15:38
这下出名了!全网都知道了娃哈哈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是1994年的

这下出名了!全网都知道了娃哈哈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是1994年的

乐悠悠娱乐
2025-10-12 11:46:18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泠泠说史
2025-11-12 15:30:50
秦岚真是梦中情姐

秦岚真是梦中情姐

叨叨话影
2025-11-13 00:56:28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3 03:23:41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事件后续:网传眼科医生被“撤职留岗”,父亲发声引争议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事件后续:网传眼科医生被“撤职留岗”,父亲发声引争议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2 12:39:45
11月12日,瓜迪奥拉离任倒计时,曼城王朝或将落幕?

11月12日,瓜迪奥拉离任倒计时,曼城王朝或将落幕?

林子说事
2025-11-12 12:37:55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2 20:05:44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平说财经
2025-10-27 17:56:40
尴尬!查尔斯一旦离世,卡米拉不再是王后,还得向夏洛特公主行礼

尴尬!查尔斯一旦离世,卡米拉不再是王后,还得向夏洛特公主行礼

白露文娱志
2025-10-13 14:49:5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麦子熟了
2025-11-11 21:45:07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法治边角料
2025-11-12 22:28:23
菲律宾前总统成“世界第一巨贪”,家藏数吨黄金,拖垮国家经济

菲律宾前总统成“世界第一巨贪”,家藏数吨黄金,拖垮国家经济

三石记
2025-11-04 19:23:14
2025-11-13 04:56:49
话史官1
话史官1
执笔话尽历史,品人生百味。
1304文章数 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游戏
健康

教育要闻

202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分析称《GTA6》延期或致PS6等主机推迟:拖到2028年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