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编辑|韩迅
随着国家大基金持续注资加码,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正迎来政策红利释放期。
财报显示,2024年,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珂玛科技(301611.SZ)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速分别达78.45%、279.88%。然而,2025年前三季度,珂玛科技的业绩增速显著放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8.29%。
在半导体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这一细分赛道中,珂玛科技的技术壁垒如何?其业绩增长放缓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行业趋势与企业战略的深层共振?
锚定先进陶瓷高成长赛道
珂玛科技成立于2009年,于2024年登陆创业板,主营业务聚焦于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同时为客户提供精密清洗、阳极氧化、熔射等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
![]()
当前,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主导,国内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较低。
不过,在中国本土先进结构陶瓷厂商中,珂玛科技稳居领先地位,已成为北方华创(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拓荆科技(688072.SH)等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核心陶瓷零部件供应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在中国内地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先进结构陶瓷采购总额中,珂玛科技的供应占比约为14%,占国产半导体设备使用的本土先进结构陶瓷供应商供应总规模的比例约72%。
对投资者而言,把握珂玛科技的增长逻辑,绕不开其核心的“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业务。
从商业模式的底层差异来看,传统陶瓷零部件市场的竞争焦点长期停留在材料纯度和加工精度,这类业务技术壁垒较低,同质化竞争导致其毛利率水平不高。
而“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业务则要求企业具备材料研发、精密制造、电子工程、热管理等多学科技术的交叉整合能力,需攻克热压、流延、共烧结、凸点加工、高温焊接、陶瓷/金属精密连接和CVD包覆等一系列复杂加工工艺。这种“结构承载+功能实现”的一体化设计,将产品从单纯的“物理支撑件”升级为“功能执行单元”,直接推动附加值大幅提升。因此,“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业务有助于推动珂玛科技从低毛利零件供应商向高附加值方案商进阶。
![]()
珂玛科技在该领域布局较早,是国家“02专项”PECVD设备用陶瓷加热盘课题责任单位,同时也是国内较早完成“实验室研发—客户验证—批量生产”全流程闭环的企业。
从业务进化路径看,珂玛科技的转型清晰可见:从早期生产单纯的先进陶瓷结构件,到突破并产业化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全球视野下高难度的“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
这种从“单一结构”到“功能—结构”融合的跨越,本质是珂玛科技通过技术整合重构了产业价值链条,形成“设备厂需求—模块技术迭代—整机性能升级”的正向循环,为长期增长奠定生态基础。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珂玛科技在核心产品领域的验证与量产节奏持续提速:8英寸刻蚀机用Monopolar静电卡盘、12英寸ICP/CCP刻蚀机用Monopolar静电卡盘均已通过B公司验证并实现量产;多区加热静电卡盘交付B公司进入测试阶段;12英寸超高纯碳化硅套件则完成部分部件的验证并启动少量生产,其余部件正处于开发验证进程中。
业绩高增态势暂歇
这种战略升级的成效,亦在珂玛科技的业绩数据中得到直观的印证。
受益于国内半导体领域对先进陶瓷材料结构件的需求爆发,以及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推进,珂玛科技的业绩在2019—202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营收从1.76亿元攀升至8.5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258万元增长至3.11亿元,成长潜力充分释放。
其中,2024年,珂玛科技“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3196万元跃升至2.91亿元,同比激增809.81%,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核心业务板块,并直接推动公司整体营收首度突破8亿元大关。
在今年7月的机构调研中,珂玛科技就明确表示,随着先进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产品升级,从传统陶瓷结构零部件为主,转向以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对标国际半导体设备先进陶瓷企业,向国际一流水平的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高技术企业升级转型。
然而,在战略升级过程中,珂玛科技的业绩出现阶段性调整。2025年前三季度,珂玛科技营收同比增长28.86%至7.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9%至2.45亿元;反观2024年同期,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高达74.65%、295.24%,业绩增速大幅回落。
其中,珂玛科技的单季度表现更凸显调整压力。2025年第三季度,珂玛科技的营收同比增长18.10%,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6.16%,呈“增收不增利”态势;而2024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5.56%,两期数据反差显著。
与此同时,珂玛科技的盈利能力明显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珂玛科技的毛利率为53.94%,同比减少5.4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0.56%,同比减少6.09个百分点。营运效率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同期的133天延长至140天,营运管理压力有所显现。
对于第三季度盈利下滑的原因,珂玛科技回复时代商业研究院称,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研发费用的增加,今年公司研发投入较大,导致费用端上升,对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二是收购苏州铠欣并表带来亏损,7月份公司完成对苏州铠欣的收购,三季度起开始并表,但该公司尚未盈利,短期内产生部分亏损,拖累整体净利润表现。
尽管单季业绩承压,但珂玛科技强调,当前利润波动属于预期之内,对全年业绩的整体影响可控。随着苏州铠欣后续产能释放并逐步实现盈利,预计将开始为公司业绩带来正向贡献。
此外,在今年7月,珂玛科技对调研机构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主要来源于国内外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及部分国内半导体晶圆厂。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公司在手订单及生产产能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公司的在手订单基本覆盖3个月的销售收入,其中结构件产品的交期约为45天,“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交期约为90天,在手订单与公司交付情况相匹配。
为进一步推进战略升级,巩固核心竞争力,珂玛科技于今年8月披露公告,拟发行7.5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结构功能模块化陶瓷部件产品扩建项目”和“半导体设备用碳化硅材料及部件项目”,以进一步夯实竞争壁垒。
核心观点:聚焦新产品放量节奏
尽管面临国际巨头的强势竞争,但珂玛科技凭借持续的技术突破、稳步扩张的产能规模,以及与下游核心客户的深度绑定能力,已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中铺就了清晰的增长路径。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需关注珂玛科技的新产品量产进度,这直接决定业绩增量的释放节奏,尤其要跟踪第四季度客户设备出货回暖情况,以及碳化硅套件的量产进度,两者将直接影响全年业绩的最终表现。
长期来看,可重点留意两大价值主线:一是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等“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的持续增长潜力,该业务作为珂玛科技战略升级的核心,是未来收入与盈利提升的关键支撑;二是碳化硅材料布局背后的战略价值,珂玛科技通过收购苏州铠欣切入CVD碳化硅领域后,在高端材料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强化,长期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全文2936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