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一场汇聚顶尖艺术大咖与商业航天领军者的跨界交流——“创新筑梦·焕新”科技艺术赋能国家形象与时代发展对话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以跨界对话为桥梁,为北京亦庄“科技+艺术+教育”创新生态的构建注入了鲜活思路。经开区相关企业代表、高校学生群体共同参与,见证科技与艺术的深度碰撞。
![]()
活动现场。史明阳/摄
活动开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征远以主持人的身份,清晰阐述了活动背景与核心价值,并隆重介绍对话嘉宾。随后,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政府事务官孟宪博、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陈天香、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钟山风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展开分享。孟宪博结合企业在商业航天技术研发的前沿实践,生动阐述了航天企业如何精准响应国家战略、以硬科技助力时代发展;陈天香以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朱雀三号”为实例,分享了企业搭建商业化供应链体系、赋能国家航天事业的探索历程,让现场观众对“航天报国”有了更具体认知。
钟山风则从人文视角切入,结合其深耕多年的展陈与规划设计经验,以国家级设计项目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其中蕴含的“国家形象表达逻辑”。他在分享中提出的核心观点直击人心:“商业航天代表了中国人的硬实力,国家形象的展示与传播是软实力。没有硬实力,国家形象便无骨架支撑;缺少软实力,骨架则难以丰满鲜明。软硬实力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立体的国家形象。”
在备受瞩目的对话环节,四位嘉宾围绕“科技艺术服务国家主题创作的路径”“企业技术与艺术结合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能性”“亦庄在‘科文融合+国家发展’中的角色”三大核心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艺术界的审美洞察与企业界的实践视角相互交织,既有对宏观方向的思考,也有对落地路径的探讨,思想火花频频迸发。现场金句频出,“中国独立自主的工业技术体系,让我们以‘世界弄潮儿’的姿态站上国际舞台,这正是航天事业传递的‘大国自信’文化形象”“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时代,才能从民族根基与时代血脉中汲取不竭灵感”“当科技与艺术在巅峰处相遇,碰撞出的将是震撼之美”,这些观点不仅凝聚了跨界智慧,更指明了科技艺术融合的前行方向。
活动尾声,嘉宾们对整场对谈的核心观点进行总结梳理,进一步明确了科技艺术与国家发展、企业实践的结合方向,为北京亦庄后续深化“科文融合”、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路径。“经开区始终坚持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今年已是第五届‘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系列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艺术之美,让更多人看到北京亦庄的科技力量,同时通过科技之美,让艺术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生机。”卢征远说。
北京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搭建了艺术界与航天企业的对话桥梁,让硬核科技有了人文温度,让高雅艺术接上产业地气,为讲好“亦庄故事”、传播“中国航天故事”提供了鲜活素材与全新视角。同时,也进一步让“大都东南”成为彰显亦庄创新活力、传递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品牌符号,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凝聚了精神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