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廖忆 通讯员李芳
11月8日,由国际 Ilizarov 技术研究学会(ASAMI)中国部、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中国部等联合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第 31 期 “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培训班”在郑州开课。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胡仕祥院长致辞
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北京、河南、四川、广东、湖南、新疆等20余个省市医院的创伤骨科、关节外科、小儿骨科,以及再生医学、医学工程领域的140多名研究者共赴交流学习。74 岁的国际知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带着四十余年 三万多例手术经验领衔授课,以 “Ilizarov 技术与肢体重建全球瞰览” 开篇;其他专家从再生医学视角解读 “关节置换与外固定的交汇”,“外固定结合显微外科治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无切口治愈复杂三踝骨折” 等实操课题。秦泗河教授表示,在我国有近2000 余万马蹄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肢体残疾患者,这些患者中大部分人本可通过外固定与肢体重建等技术获得治疗,却因认知不足、基层医疗技术欠缺等因素,长期受困于残疾。
河南中医科大学三附院副院长马运峰介绍,外固定与肢体重建技术靠超声定位经皮穿针,在确保效果的前提下,规避了开放手术的弊端。以“简单方法、真微创技术”治疗复杂创伤骨折、肢体畸形等难题的特点。对比传统手术动辄十几厘米切口、数月恢复期有明显优势。以“无切口复位术”为例,半小时即可矫正复杂三踝骨折,术后恢复期缩短至一个来月,术后感染几率更是远远低于传统手术方式。不仅仅是时间和外观美化,患者的经济成本也大大降低。
![]()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的核心目标,正是以“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下肢重建外科技术体系”下沉基层,培养更多的骨科大夫掌握外固定技术在创伤修复、畸形矫正中的实操方法,解除更多患者的病痛折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