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东台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迈瑞港股上市迎来新进展,未来计划公布。
01
推进流水型业务,拓展新型介入
11月10日,迈瑞向港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刊登了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资料,其中可以窥见迈瑞多项重要计划。
![]()
迈瑞从战略层面提出,将“持续优化收入结构,推动流水型业务快速增长并增强客户黏性,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微创介入领域将积极拓展泌尿、消化、妇科及呼吸等新兴介入领域。外科领域巩固胸腹腔等核心领域优势的同时,将积极突破至泌尿、妇科等高成长专科,提前布局耳鼻喉等细分赛道并不断扩展。
2025年上半年,迈瑞以IVD试剂、微创外科耗材、微创介入耗材等为代表的流水型业务收入约占整体收入的40%。
流水型业务具备较高增速。其中,体外诊断和微创介入耗材全球市场未来5年内增速预计将达6.5%和9.1%,是增速最快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之一。
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主要的器械巨头大多借由流水型业务拉动增长,而创新是巨头们保持领先地位的命脉,这些企业往往在创新驱动下的高增长赛道中投注更多,同时也收获了持续性高回报。
对于迈瑞而言,在已经跻身全球器械企业营收TOP30的基础上,若想更进一步,必然要有一些新的突破。
与传统设备类业务相比,迈瑞在流水型业务上还有较大增长空间。2024年,迈瑞体外诊断领域在国内可及市场的占有率不及15%,在全球可及市场中占有率约为4%,微创外科和微创介入在全球可及市场中占有率仅0.8%。
迈瑞表示,下一步,将以流水型业务为抓手,在诊断筛查领域重点丰富体外诊断业务的产品矩阵,在治疗领域重点聚焦微创外科、微创介入等前端治疗的布局。同时,流水型业务将与设备深度结合,共同形成「设备+耗材」的互补生态。
迈瑞还特别提出,要增加微创外科耗材市场份额。此外将进一步围绕疾病前端治疗,重点培育微创外科与微创介入业务的协同发展,并探索围绕手术机器人体系的相关微创耗材拓展。
02
继续外延式并购,培育新兴赛道
过往,迈瑞已经有了较多收购整合经验。迈瑞并购战略的三大核心是数智化、国际化、流水化。未来,迈瑞外延式并购的战略将延续。
迈瑞表示,未来几年,将结合全球主要市场的特点与发展机遇,持续优化具备强融合性、可拓展性和高成长性的并购整合平台。
一方面,通过外延并购,加速主营业务成长,推动流水型业务的延伸与升级。此外,将积极探索前沿医疗技术和高潜力细分领域,重点关注与现有业务高度协同、具备成长潜力或能够快速切入新领域的优质标的。
近年来,迈瑞新兴业务的贡献已逐步显现。2025年上半年,迈瑞新兴业务整体规模超26亿元,收入贡献比例突破15%。去年,迈瑞通过收购惠泰医疗,大举杀入微创介入市场,微创外科、动物医疗等业务也在持续增长中。
AI的发展也是未来医学革新的重要变量。截至目前,迈瑞已发布了启元重症医学大模型、启元围术期医学大模型、启元医工大模型、启元妇产大模型和启元乳腺大模型。
迈瑞表示,未来将培育覆盖更多临床诊疗场景的垂域模型。此外,将重点探索垂域模型在急诊、普护、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智能应用,形成科室级和跨区域级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
03
坚定国际化布局,高度本地化运营
此次迈瑞推进港股上市,是其施行“国际化”战略重要的一步棋,募集资金也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及全球业务布局、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等用途。
今年上半年,迈瑞国际市场的表现对比以往稍显疲态,但在增长上显著优于国内市场,目前国际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约50%。
在战略层面,迈瑞提出,要“深耕国际化布局与高度本地化运营战略,实现全球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本地化运营的战略是大势所趋,也与迈瑞推进流水型业务的战略相适应。
与传统设备类业务不同,流水型业务的供应时效性要求显着,本土化供应链带来的快速响应至关重要。
迈瑞透露,在流水型业务的拓展上,将通过全球本土化建设和收购整合,完善流水型产品的全球化供应链,以大规模突破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持续提升流水型业务收入占比。
在全球战场上,迈瑞仍在探索前行。蓝图已经绘就,成效如何成为下一个焦点。
内容沟通:微信 nrzx03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