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传统超市,关店地图还是+1+1+1!
![]()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这两年以来,广州的超市,关的关,调改的调改...
如果现在问你:一个广州年轻人现在去超市的理由是什么?
答:要么是山姆的代购,要么是蹭空调,要么就是...陪爸妈。
别不承认,传统超市在你生活中的比重,早就断崖式下跌了。
那么,传统的超市,真的已经开始被年轻人抛弃了吗?
![]()
广州传统商超现状:
一边闭店收缩,一边调改升级
这些年传统商超在走下坡路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走在广州各大商场,曾经作为“流量担当”的大型超市,有的已经撤离,有的正在转型升级。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广州目前一些大型商超的情况。
永旺:
![]()
永旺在广州最大的变化则是永旺天河城原计划撤场,但最终续约并将于今年10月完成升级改造后重新开业,但是新改造完成的商场变小了,约为之前的三分之一。
同时,旗下的美思佰乐已全部退出广州市场,部分原址由永旺接手经营。
虽然今年新开四家门店,但是财报却显示其综合百货和食品超市业务收入逐年下滑。
这种“开店增”与“关店止损”并存的矛盾现象,正是传统商超转型阵痛的缩影。
永辉:
![]()
这两年,永辉在广州已停业8家门店,同时调改7家门店。
虽调改后的永辉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大幅提升。
例如,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永辉全国调改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买单客流提升超80%,16支爆款单品销售增长超10倍。(数据来源:南方日报)
但转型阵痛直接反映在财报上。
2025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亏损2.41亿元。
闭店太多加上供应链改革,还是给永辉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沃尔玛:
![]()
2025年2月新港店停业,但山姆会员店持续扩张,预计今年年底,荔湾山姆就会开业了。
而家乐福,则是在2023年就已全面退出广州市场。
![]()
年轻人真的抛弃传统超市了吗?
不是年轻人抛弃了超市,而是消费习惯变了。
根据《2025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年轻一代正在重新定义“有用”——情绪价值、社交潜力都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维度。
他们更愿意为能带来情感共鸣的体验买单,而非单纯的商品占有。
也就是传统商超,不匹配年轻人的需求。
首先是时间成本不匹配。
以前逛超市是休闲,但是现在上下班太累了,没办法提着十来斤重的东西挤地铁。
![]()
来源:小红书
点点手机,半小时,买的菜就送到家了。
其次,是商品结构不匹配了。
传统超市还是以前的东西,没有新意也不出圈。
山姆为什么火?
因为它的瑞士卷、青柠汁等等都成了社交货币。大家都在朋友圈晒山姆,你见过晒其他超市的吗?
现在随着山姆越来越多,广州的业主也开始从麦区房,转变为山区房。
例如花都、南沙上线极速达,很多朋友都会问能不能送到自己的小区?能不能扩大点往xx送送?
![]()
![]()
最后,是体验感不匹配。
除了逛街,还需要拍照、要有情绪价值。
永辉调改“胖永辉”,提高服务品质,也是为了打造情绪价值,提升顾客的体验。
但并非所有超市业态都面临困境。山姆会员店、Costco等仓储式会员店仍在扩张,它们抓住了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新需求。
![]()
与此同时,社区超市与精品超市正在兴起,华润万家推出“万家life”“万家mart”等社区超市品牌,聚焦生鲜与日常用品,更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传统商超的转型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缩小经营面积,增加餐饮业态,正是为了提升单位面积效益和顾客体验。
未来的超市可能不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而更注重社交和体验功能。
传统商超的转型不是终局,而是新篇。
不是年轻人抛弃了超市,而是超市正在重新学习如何爱上年轻一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