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暗折”,淘宝“明券”,抖音直播,美团闪购——电商平台的流量争夺战已进入深水区。本文深度解析京东的自救策略与平台间的差异打法,揭示消费趋势背后的结构性变化。
———— / BEGIN / ————
最近几年的双十一,我们不用像过去那样蹲守到12点,拼手速、拼网速,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加上人们购买力的下降,电商平台普遍选择长周期,以便更好地琢磨用户,了解用户,将选择权和空间交还给用户,让平滑的成交曲线替代短暂陡增的增长直线。
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的几个突出新闻,一个是和抖音对簿公堂,仍然是老生常谈的“二选一”和低价问题;一个是刘强东对内动刀,将公司老人邵京平从关键的搜推岗位辞退(最近两年互联网公司刀刃向内,内部反腐屡见不鲜),剩下就是老套路,和“奶茶妹妹”合体亮相,但在当年熟知奶茶妹妹的90后逐渐成熟后,似乎对奶茶已经祛魅,效应一般,还不如刘强东到街边刷刷地气……
京东目前对流量似乎非常焦虑。
何为流量?即为存量用户的复购频次,以及新用户的增量下单。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仍然是以同品低价为主要手段,只是各家选用的方式不尽相同。
那么京东焦虑的点在哪呢?
如今京东自营的边际效应似乎已然见顶:人们对次日达,半日达的诉求场景逐渐收窄,除非是日常急需的酒和数码产品的“送礼”类需求(这两个类目,像叮咚买菜这类即时配送电商并不能有效覆盖),比如送父母的礼物,送孩子的学习机,需要极强的送货确定性外,其他自己所需的物品,价格权重仍然是大于履约时效(反正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开包裹,晚几天又有什么影响呢?),而履约优势又是京东仍然在电商牌桌上的主要原因,物流反哺电商遇到瓶颈,此为焦虑一。
焦虑二,便是增量人群何处觅?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放缓,前几年提出的消费升级已然消失,现在不是人的钱包鼓到可以创造需求,而是口袋紧张、供给过剩,货急需找到人。而找人的关键仍是价格,目前各家平台面对低价时,变得更在乎投入产出比,花的钱能带回来多少的用户成交,长期忠实的粉丝自不必说,而如何吸引“骑墙”的用户才是关键,即吸引对价格敏感、对比价感兴趣的人。
那么京东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群策群力,提高基层员工的投入度。与淘宝策略不同,京东选择将有限的预算留在公司内部,大幅提升采销一线岗位的待遇上(从15薪逐步提升到1年20薪),颇有“高薪养廉”、“重金养士”的意思。
第二,面向用户侧具体的做法就是“暗折”。何为暗折,土话说,就是暗地里给到的折扣,但只能你知我知,互联网话术就是将商品优惠路径藏得很深,不加入到购物车,不提交付款,不到最后一步,根本不知道实付金额是多少。这就是所谓的“暗折”。
暗折的好处很明显,非忠实用户享受不到,而忠实用户,在购物的最终环节,看到少几块钱,当然非常开心,就像捡到钱一样,而也因为路径过深,也让其他平台无法比价,同时也给品牌商减少对其他平台解释的成本。
京东的操作是选择在商品详情页加入了时效性压迫感极强的30分钟限时折扣,猜测与用户加入购物车时长与用户点击但不付款的次数有关,京东给这类想买但是仍犹豫的顾客加推优惠,顾客看到又降价后从欣然付款,这点跟购后的召回用券本质一样,都属于定向促活。
![]()
而淘宝的策略则是发放大额消费券,券包罗万象,几乎覆盖各个品类,这也符合“万能淘宝”的定位,其SKU的丰富度还是大于其他平台,同时淘宝的大促玩法更多,各类直播、秒杀。
今年更是推出了淘金币的提前支取使用,这种用户资产的透支同样达到了暗折的效果,而且提高了淘金币的使用心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优惠,而是代表一种新生的优惠购物路径:用户浏览后,再从淘金币入口进入下单,每单可以省上几毛、几块钱,未尝不是件乐事。
![]()
如果非要对比形容,京东就像是武装到牙齿的特种部队,而淘宝更像是水陆空齐头并进的集团军。
当然,今年京东的暗折从618开始,玩得不亦乐乎,也达到了一定的用户心智培养,但其体验上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问题就在于,此前被美团评价为“大而不当的物流体系”,自营供应链成本极高,需要用户凑单才能免除运费,用户明明看到很便宜,但提示还差多少钱才能免运费,这就会劝退一部分消费者。
此消彼长,淘宝的优势就是无需凑单,也能够享受到大额消费券同等的折扣,这点就是淘宝的用户习惯,不会因为部分商家的反感而与用户习惯对抗(虽然有部分商家去年就吐槽,下单后频繁取消的问题,但今年仍然继续,大概率就是让商家自己反省去了,为什么凑单后被取消的是你)
这种问题要想解决,京东除了形成更大的订单规模摊薄成本和真实的技术应用落地降本,否则短期凑单仍然存在。
由近及远,未来的用户购物趋势一定是越来越理性,竞争也会越来约隐蔽。
如今的购物体量,仍然要依赖大人口基数的中产和底层人群,而且得是真刚需,那什么是伪刚需呢?比如典型的买车算不算真刚需,分人群来看,城市单身青年买车肯定不算刚需,一来通勤距离大都在10KM范围内,可选方式有很多,地铁、骑行、打车,二来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些,而是选择买一辆空间独有、出去自由的车,那就肯定是改善类需求了。
那什么是刚需需求呢?女生化妆护肤品,常年用的手机壳,几年添一双的运动鞋,给父母5年换一部的国产手机,这些都是刚需,但是当你买了两个手机壳后,再买当然就不算刚需,因为还得是合理非冲动型的消费欲望。
还有一种刚需,偏精神层次,能陶冶性情,提高产出效率的工具。比如,
买个贵一点但耐用声音键轴好听的键盘;
买个贵一点但移动迅速随心所达的鼠
买个贵一点但是坚持骑行的单车
这些钱算是花在了刀刃上,立竿见影,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提高工作欲望。
所以在未来,消费场景一定是收窄并专深的,货物也一定是在找人的。
淘宝的策略,是增加用户打开这个超级app的频次和停留时间,以留下用户更多的足迹和浏览记录,以让平台更好地了解用户,先让用户下单,再优化服务和体验。
而京东,在自建物流的道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得向内部问效率,提高物流供应链效率,同时将更多的资源矢志不渝地投向一线采销,这也是京东不大规模按部就班扶持主播的原因,去繁就简,以人为核心驱动。
两种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淘宝基本盘够大,任一环节、任一场域稍有提升,已然足够防守。
而京东还要同时对抗更擅长直播的抖音,四面御敌,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极大。京东将淘宝闪购的战火引入到美团腹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京东将抖音和美团视为自己现阶段最大的对手后,其最近的业务动作就能解释,认清事实、接受事实,稳住份额、再图将来!
本文来自公众号:左手键盘右手诗 作者:左手键盘右手诗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面试技巧、商业知识等等等?加入产品经理进化营,跟优秀的产品人一起交流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