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特朗普又回到了白宫,很多人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这个曾经掀起中美贸易战的“老熟人”,一上台就把对华强硬政策又搬上了台面。有人开始问:这回中美真要干一架?
但就在这种紧张气氛中,另一句话也被频繁提起——“米尔斯海默22年前就说过,中国崛起是和平不了的。”
但问题来了,他真的说对了吗?这场被预言的冲突,真的是躲不过去的吗?
![]()
一句预言,引发一场误会
2001年,米尔斯海默在他那本《大国政治的悲剧》里做了一个大胆预测:中国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美国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而这两个国家迟早会冲突发生,但发动战争的概率很低,几乎不会发动实质性的战争。
他的逻辑说得头头是道:大国之间没法和平共处,谁强了谁就会想称霸,谁弱了谁就会想反击。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问题也很明显:他太把中国当成另一个美国了。
![]()
在米尔斯海默眼里,国家崛起的唯一路径就是对外扩张,靠打仗、靠控制别国来证明自己。但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恰恰是不靠战争、不靠侵略,靠的是埋头苦干、搞经济、搞科技、搞民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路线,不主动惹事,也不怕麻烦。尤其是到了近二十年,国家越来越强,国际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但从来没有在海外搞殖民、搞军事扩张,更没有对谁动刀动枪。
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位学者当年说的话,现在又被翻出来了呢?还不是因为特朗普又上台了。
![]()
2025年1月,特朗普重新宣誓成为美国总统,一上任就翻脸比翻书还快。对我国的政策立马变得强硬,不仅恢复了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还扬言要在亚太地区“加强美军存在感”。
听着是不是有点熟?没错,这和他2017年上任时做的事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这次他更狠了。他公开表示,美国要“重新掌控全球技术领导权”,并点名说“中国不能拥有AI领先优势”。
毕竟现在人工智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握了先进算法,谁就能在未来占据制高点。而我国这几年在AI领域进步飞快,连OpenAI都承认中国有几个AI大模型“技术上不输美国”。
![]()
于是特朗普开始出招了:限制我国获取高端芯片,禁止美国企业和我国AI企业合作,还拉拢日本、荷兰搞所谓的“技术围堵线”。美军的军舰和军机频繁靠近我国周边,甚至还在台岛问题上“口头支持”,试图挑动地区局势。
这些行为看上去像是在“预备打仗”,但实际上,美国自己也清楚:真要动手,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中美两国的经济已经拴在一起,打仗就是“你死我也受伤”。
我们来看几个数据:中美贸易额过去45年增长了200多倍,两国在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高度依赖。就拿苹果公司来说,它的整个供应链几乎一半在我国。真打起来,别说中国,美国自己也得断货。
![]()
再说军事层面,双方都有核武器,有直接的战略威慑能力。简单讲就是:你真敢打,我也不会手软,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所以虽然嘴上喊得凶,但真要打,谁都不敢先动手。
于是中美之间形成了一种“斗而不破”的状态——该吵吵,该斗斗,但底线不碰,红线不越。
比如,2024年底中美举行了一次人工智能安全对话,两国专家坐在一张桌子上,讨论AI武器化问题。虽然分歧不少,但会还是开了,说明底层沟通机制还在运作。
再比如,虽然中美在台海方向互相“秀肌肉”,但每次军机擦边过后,两国军方都会通过热线电话沟通,避免误判升级。这些细节,才是决定中美战争是否爆发的关键。
![]()
中国式现代化,是米尔斯海默“最怕”的能力
说到底,米尔斯海默最担心的,不是中国打仗,而是中国不打仗也能强大。
这才是让他最难接受的地方。因为这直接挑战了西方几十年来的国际逻辑:谁掌握资源,谁就能称霸;谁打赢战争,谁就能话事。而我国这一路走来,靠的不是炮火,而是技术、市场和制度的稳定。
所谓中国式现代化,说白了就是人口多、大锅饭不吃了、大家一起往前走,不靠谁施舍,也不靠打谁的主意。
我们没走殖民扩张的老路,而是搞“一带一路”,让中亚、东南亚、非洲国家一块搭上发展快车;我们不搞军事联盟,而是搞全球伙伴机制,不问你姓啥,只看你想不想合作。
![]()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大国崛起逻辑,和平、有韧性、讲规则。
哪怕遇到挑战,比如美国的技术封锁,我国也不是靠嘴上抗议,而是实打实搞自主研发。华为的Mate 60系列手机一出,不仅芯片自己造,连操作系统都自己搞,硬是从“被卡脖子”变成“自己硬气”。
同时,我国还保持足够的外交理性。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我国始终主张政治解决,不选边站,而是推动对话。放眼全球,有哪个大国在面对复杂局势还能始终坚持中立、劝和促谈?
米尔斯海默看不懂这一套,因为这套玩法在西方历史上根本没出现过。但这恰恰是我国最强的能力:不靠打仗,也能赢得尊重;不靠称霸,也能推动规则变革。
![]()
中国不怕挑战,主张和平发展
中美战争可能有多大?我们说句实在话:可能性从来都不是零,但也远远没到“箭在弦上”的地步。
美国有它的焦虑——全球霸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我国也有我们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平才是主旋律。
所以,这场博弈的关键不在于谁喊得响,而在于谁能守得住底线、稳得住节奏。米尔斯海默说中国崛起不会和平,其实是他太低估了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的力量。
![]()
我们不怕挑战,但更不愿战争;我们不拒竞争,但更愿合作。如果说米尔斯海默的预测是一种悲观主义的老地图,那我们正在用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画一条新的路线。
这才是他最怕的,也是他最想不到的。
参考资料
《董云裳、孙哲、米尔斯海默,中美合作大于对抗,几乎不可能爆发战争》 观察者网
《米尔斯海默:不可避免的对抗-美国中国与大国政治悲剧》 观察者网
《中美关系若照着米尔斯海默的剧本走,当然只有悲剧》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