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能安稳地过日子,不用像现在的巴勒斯坦那样战火纷飞,背后藏着一位“乞丐”天大的功劳。
这位“乞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的赵忠尧教授。
1937年,日本鬼子打进来,北平眼看要沦陷。
![]()
所有人都急着逃难,赵忠尧却逆着人群,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他冒死闯进清华大学的实验室,只为抢救出区区50毫克的“镭”。这东西是全中国物理研究的希望,要是落到日本人手里,后果想都不敢想。
为了躲过盘查,他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打扮成叫花子。
把装镭的铅罐塞进一个破泡菜坛子里,就这么踏上了千里逃亡路。
那铅罐足足有20斤重,抱着它走一步都费劲,而且镭有放射性,一路都在损害他的身体。可他就这么咬着牙,从北平走到长沙,走了1400多公里,硬是把这“科学的火种”完好无损地带到了清华的临时校区。
就靠着这50毫克镭,咱们国家后来才培养出了钱三强、邓稼先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足足有23位!
杨振宁、李政道这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也都是他的学生。可以说,他一个人,把咱们中国的原子弹事业往前推进了十几年。
![]()
更了不起的是,他本来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现“正电子”的人,比后来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安德森还早了两年。
可惜啊,那时候咱们国家在国际上说不上话,他的成果被硬生生忽略了。
直到几十年后,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人才亲口承认: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疏漏。
虽然错过了诺贝尔奖,但赵忠尧先生从没后悔过。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国之脊梁”。他不是明星,不是网红,却是咱们最该记住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