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在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阳光透过厂房窗户洒在#2机组上,检修后的机组即将启动。罗国平站在控制台前,目光紧盯着DCS屏幕上的参数。突然,三个轴向位移参数异常跳动,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警觉。
“负荷升至360MW时,数值已达0.56mm,逼近跳闸阈值0.72mm!”罗国平心中警铃大作,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可能是安装轴向位移探头的联轴器罩壳存在受热蠕动。他迅速戴上安全帽,拿起工具,冲向现场。在机组的轰鸣声中,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发现联轴器罩壳支撑螺杆未复装,导致探头测量失准。这让他松了一口气,但也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机组缓缓停下,他与团队成员一起,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调整工作。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问题终于解决。他还修订了检修作业文件包,新增支撑螺杆安装质量验证点,避免了非计划停运风险。
罗国平是该公司生产科技部热控资深工程师,扎根电力行业28年,以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在燃机阀门调试优化、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从一线工程师成长为行业标杆,再到全国劳动模范,用匠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每年为公司减少
2000多万元天然气费用
走进一期天然气调压站,罗国平指着ESD阀说:“这个改造项目,我们通过电源冗余化和控制电磁阀冗余化改造,减少了ESD阀误关闭的风险。”他的声音中透着自豪。
在燃机启动和停机过程的控制优化中,罗国平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他综合机组的启动和停机过程时间,不断调整参数,以减少机组能耗。经过他的努力,燃机启动和停机过程更加高效,产生了很大的节能效果。
当发现二期调压站天然气流量计与末站天然气流量计的数据偏差1%时,罗国平立即召集技术小组开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严肃。他详细分析着数据,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不仅要排查我方天然气流量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要联系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深圳接收站,一起检查末站天然气流量计数据的准确性。”罗国平坚定地说。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是末站流量计因参数设置不当产生流量数据偏大。重新设置正确的参数后,双方流量计数据对比基本一致。这一发现,每年为公司减少2000多万元的天然气费用,还带来了显著的隐性效益。
罗国平善于持续学习新技术并结合实际生产研究应用,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以“给水调节阀与变频水泵的串耦控制法”为例,该方法将给水调节阀与变频水泵进行串级耦合控制,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转速来改变流量,同时通过调节阀开度辅助调节流量。这种双冗余调节系统可实现流量精准控制,并降低设备运行能耗。
“这项凝结水泵变频节能改造的智慧结晶,最初在一期机组给水系统中落地生根,后如蒲公英般随风传播——通过技术交流与培训,它被众多电厂工程师带回一线,为行业编织出一张无形的节能网络。”罗国平自豪地说。
替代三菱仪控的第一个工程师
回忆起2013年成为首个替代三菱仪控TA的工程师的经历,罗国平感慨万千。在一期机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从技术培训到查阅资料,再到跟踪三菱TA调试设备的操作过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那段时间,我几乎住在厂里,每天都在学习和实践中度过。”罗国平笑着说。
经过不懈努力,他完全掌握了燃机的维护技术技能,成为首个替代三菱仪控工程师的人。此后,他对原三菱提供的燃机阀门调试方法进行优化,阀门调试时间能节省一天半以上,燃机启动、停止过程更是达到了一年可节省400万元的节能效果。
在凝结水泵变频改造中,面对三菱开出的90万元控制逻辑设计和组态费用,罗国平主动承担任务。他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大量的控制逻辑修改和新控制逻辑的组态工作。经过各种调试和试运行,他所设计的控制逻辑不但达到改造的节能目的和效果,还实现了低压汽包水位给水和全程自动控制,以及低压汽包给水调节阀与凝结水泵变频控制的全程无扰切换。
如今,罗国平更注重团队协作与人才培养。2021年,他牵头成立“罗国平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工作室不仅是技术攻关的阵地,更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通过“师带徒”机制,他培养的3名徒弟已走上重要岗位。“技术需要传承,创新更需接力。”罗国平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行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王艳)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