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395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第一部分:巨检描述
切下来的标本是什么?
巨检描述是对送检乳腺组织或肿块的大体形态、外观等进行的肉眼观察记录。为后续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提供宏观参考,帮助病理医生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01
标本基本信息
描述送检组织的来源(如左/右侧乳腺)、送检方式(如手术切除标本、穿刺活检标本等)。
02
肿块特征
大小、形状、边界、颜色、质地、切面。
03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描述肿块与周围乳腺组织、皮肤、乳头、乳晕等的毗邻关系,是否侵犯周围组织。
04
其他异常
如乳腺导管扩张、乳头溢液、凹陷或橘皮样改变等。
第二部分:病理诊断
“是不是癌?”
01
良性病变
意味着病变对身体的危害相对较小。
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纤维腺瘤、乳腺增生、囊肿、炎症等。
02
恶性病变(乳腺癌)
乳腺癌分为不同类型,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应对:
a.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属于非常早期的癌,癌细胞被“关”在乳腺导管或小叶的基底膜内,没有向外侵犯。治疗效果通常较好,及时手术切除有很大机会治愈。
b. 早期浸润性癌
癌细胞已开始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轻微浸润,具备一定转移能力,但侵袭范围有限,属于“新手阶段”,治疗反应通常良好。
c. 浸润性癌
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这类肿瘤类型多样,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需要综合治疗。
预后比较:非浸润性癌 > 早期浸润性癌 > 浸润性癌
第三部分:免疫组化检测
洞察癌症的“性格”
如果说病理诊断告诉了我们“敌人”是谁,那么免疫组化就是在摸清这个“敌人”的弱点和行为模式,是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的关键。
01
ER(雌激素受体)
癌细胞生长受雌激素影响,阳性可以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来曲唑)来抑制癌细胞,疗效明确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02
PR(孕激素受体)
情况与ER类似。通常与ER同步检测。两者均为阳性时,提示内分泌治疗效果更好。
03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说明癌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ER2蛋白,这类肿瘤通常生长较快、侵袭性强。不过也别太担心,目前已有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能精准打击癌细胞,效果显著。
当免疫组化结果无法确定时,可以进一步通过FISH检测来最终判定是阴性还是阳性。
04
Ki-67(增殖指数)
该数值越高,说明癌细胞增殖越活跃,肿瘤进展速度可能更快,复发风险也相对更高。
根据以上几个指标,乳腺癌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如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等),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分子亚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第四部分:组织学分级和分期
评估肿瘤的“行为”
组织学分级(诺丁汉分级系统)
病理医生会从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三个方面评估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根据总分,分为三个级别:
G1(高分化/低级别):3–5分,肿瘤细胞接近正常细胞,生长较慢,预后较好。
G2(中分化/中级别):6–7分,介于G1与G3之间。
G3(低分化/高级别):8–9分,肿瘤细胞分化差,生长快,侵袭性强,预后相对较差。
乳腺癌分期(TNM分期)
T(肿瘤):根据原发肿瘤大小及是否侵犯皮肤、胸壁等进行分期。
N(淋巴结):评估癌细胞是否已转移到周边淋巴结。
M(远处转移):判断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
分期越早(数字越小),治愈机会越大,生存期越长。
来源: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告诉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