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美兰德传播咨询董事总经理崔燕振先生受邀于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与舆情治理》专题工作坊,以《重大事件与国家形象传播:兼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与国家形象提升》为主题进行授课。本次授课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高萍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相关专业在校本、硕与博士生及MPA等校友代表参加授课。
![]()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高萍教授主持授课
崔燕振先生从业界前沿视角出发,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下简称九三阅兵)这一重大事件为典型案例,深入解析重大事件与国家形象传播的逻辑关系,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精彩分享。
![]()
美兰德董事总经理崔燕振先生受邀授课
崔燕振先生以11月5日福建舰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这一重大军事事件为引,深入解读我国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型的国防实力发展硕果,并点明:“国家硬实力是形象传播的根基,重大事件是国家形象传播的超级节点”。一系列重大事件支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核心目标和战略方向。这些事件串联起国家发展的关键瞬间,构建起由点到面的传播架构。
![]()
重大事件之所以能成为国家形象的“放大器”,源于其三大特性:穿透性、凝聚性与支撑性。其原理在于:重大事件具有媒介事件的属性,能引发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参与,通过场域之间的高频互动能突破日常传播壁垒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让国家形象突破地理与文化边界传播。重大事件通过象征性符号的和仪式化流程的表达,让受众在关注和互动的同时也能从情感共鸣中接受国家形象的传递,将国家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集体体验。重大事件为国家提供了构建信任的实践机会,将承诺的履行、多元主体的尊重转化为实际信任,这种信任是价值凝聚与传播穿透的前提,也是国家形象从“认知”走向“认同”的契机。
价值共识凝聚是“内核”,全球传播穿透是“路径”,信任建构是“保障”。三者相互支撑,共同将国家形象从“被动呈现”推向“主动塑造”的新高度。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围绕“如何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崔燕振先生深刻解读了当前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核心要求,深度剖析党中央对未来国家形象建设的规划与目标,并结合国内主流媒体、多个国际传播中心相关传播实践,分享了国际传播工作需要的多样能力视野与国家形象塑造提升策略。
崔燕振先生指出,2025年九三阅兵是传递国家意志、宣示国家实力、重塑地缘政治博弈格局的国家盛典。其意义在于宣示中国坚定的国家意志、雄厚的国家实力与强大的国家底气,是将国家威慑力与战略底气具象化的直接表达,显示出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出现的阵营分化与力量重组并破解了西方历史叙事霸权,强力确立并普及“中国是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叙事,也标志地缘战略态势转变。
![]()
2025年九三阅兵通过多个“首次”集中展现中国国家实力的跨越式发展与民族精神的昂扬风貌,其意义在于对内凝聚民族共识,对外传递中国立场。对内,是激活集体记忆、强化历史认同,整合多元社会、塑造命运共同体,展示当代成就、提振民族自信的国家盛典;对外,是中国重申历史贡献、争夺国际话语权,展示战略实力,确立“可信的”和平捍卫者形象,传递核心立场并划定战略红线的国家意志的外显。
![]()
2025年九三阅兵在传播实践中呈现出技术、语态、声量与顶层设计的多维交响与优异硕果。九三阅兵是国家形象建设的一次高效实践,它以清晰的价值内核为引领,通过系统的叙事构建和符号生产,利用多元化渠道进行传播,并最终由国家的一致行为和长期信用来保障其可信度的完整闭环。仪式结束以来的外交成果印证了中国国家形象的跃升,国家形象正转化为中国塑造合作共赢国际新格局的强大塑造力。
![]()
在拍摄与采集中,通过8K超高清讯道摄像机、索道摄像系统(天鹰座、万向鹰眼、天琴座)、机器人拍摄系统、高空作业平台等应用,呈现纤毫毕现的画面细节,提供多维度和沉浸式的观看视角,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传输与制作上,通过AVS3国产编码标准、AI智能剪辑、AI智控高清与CDN加速的应用,保障高效、流畅的全球信号分发,实现海量视频的快速生产,满足亿级用户并发下的稳定观看。在通信安全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量子加密通信、云安全防护体系,确保通信网络的绝对稳定,构建“不可破译”的安全屏障,保障直播全程零失误。在呈现与交互中,通过巨型LED显示屏、VR全景报道直播等,打造震撼的现场视觉效果,为线上观众提供自主探索的观看体验,提升参与感。
![]()
聚焦官方叙事,主流媒体宣传中提及“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将九三阅兵的军事展示升华为历史对话;从网民与平台热议来看,多平台发起创作激励计划,专业博主将军事术语“转译”成通俗易懂的兴趣内容,吸引全民参与;从国际传播来看,设置国际友人观礼团(如飞虎队后代),允许外国记者近距离拍摄,传递开放、和平的信号。
![]()
九三阅兵在国内的传播效果显著,网络声量与直播收视创历史新高。广电总局公布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九三阅兵直播收视23.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九三阅兵引爆全球舆论场,国际媒体深度聚焦战略解读。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家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播信号关注这一重大事件。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国际数据与舆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9月3日当天,除中国内地以外,全球范围内共生成与九三阅兵相关的信息达5.2万条,较2015年同期的阅兵信息增幅高达1355%;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在全球范围内(不含中国内地),主流媒体、社交平台及网络讨论区共生成与2025年九三阅兵相关的信息总量高达11.3万条。
![]()
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在YouTube平台发布纪念大会专辑,向外传递中国的历史担当与和平形象,收获海内外网友高度认可。权威咨询机构美兰德数据显示: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 Video News Agency)在YouTube平台发布“80th Anniv. of Victory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Fascism | CCTV+”专辑,170余条视频累计观看304.7万人次。揭露了日本细菌战部队的相关视频《New Evidence of Japanese Germ-Warfare Unit Released》播放超 61.0万次。
![]()
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况转播九三阅兵,进一步提升九三阅兵海外影响力。九三阅兵期间,迪拜中阿卫视获得授权,通过欧洲通信Eutelsat7卫星全程转播九三阅兵实况,并在新闻栏目《东方新视窗》开设专栏,将九三阅兵画面传递给阿拉伯地区亿万用户,迪拜中阿卫视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持续发布一系列与阅兵相关的优质视频内容,美兰德数据显示,YouTube平台中阿卫视外籍记者采访阅兵训练单条播放超1.4亿次。
![]()
九三阅兵让中国首次真正进入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引起世界性关注。通过国际嘉宾出席、历史史料展示,印证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彰显维护和平的坚定立场,塑造出“可信的和平守护者”形象;通过现场热烈的群众氛围,自发形成的“人浪”,以及社交媒体上全民的祝福与自豪,共同描绘了一幅社会团结、军民一心的动人画卷,塑造出“可爱的人民共同体”形象;通过受阅装备全面迈向“新质智能化”,整个仪式将“纪念胜利”与“捍卫和平”紧密相连,悬挂的“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正义必胜”条幅清晰地表明“止戈为武”的东方智慧与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塑造出“可敬的责任担当者”形象。
![]()
九三阅兵推动国际社会评价转向,更加正视中国的科技进步与和平主张。阅兵当天,CNN、BBC、《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罕见以阅兵画面作为首页或头版图片,美联社、路透社等推出长篇报道。《华尔街日报》承认“必须正视中国的战略信号”,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价称,中国已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创新者,此次阅兵传递一个消息:“一种新的均衡正在形成,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必须随之调整”。韩国《亚洲经济》评论称,阅兵“展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立场”,埃及《金字塔报》则认为,中国的团结姿态“令外国记者和观众感动落泪”。
![]()
面向未来,从“大国形象”到“可信、可爱、可敬”,是中国国家形象建设顶层设计的战略升级和理念飞跃。这要求国家形象传播从“主体视角”到“受众视角”、从“属性描述”到“关系建构”、从“全景陈列”到“精准聚焦”,要通过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到价值认同的三维跃升形成一个从接收到共情,再到尊崇的递进逻辑链。
![]()
各地国际传播中心成立加速,推进我国大外宣格局进一步完善。30多家省级国际传播中心、部分市级国际传播中心相继成立,展现了中国在增强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深远布局。通过讲述各具特色的地方故事,与中央级媒体的全球叙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一个从中央至地方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
内容深耕与形式革新协同发展赋能国际表达。其主要抓手为:重大事件、视听叙事与多种新型样态。通过重大外交活动或重大事件传播彰显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自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山海情》《何以中国》等纪录片、影视剧成为文化走出去的“爆款”产品,以情感和审美引发共鸣;IShowSpeed(甲亢哥)通过Vlog、直播、短视频、元宇宙等新兴形式,运用更年轻化、互动化的传播方式展现。
![]()
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仍面临多个层面的挑战,在宏观上,地缘政治复杂化与大国博弈激烈化;在中观上,传播体系与能力的结构性短板有待提升;在微观上,话语权与叙事框架仍受西方主导,“西方中心主义”的范式局限、“系统性不信任”难题、中国绿色倡议遭西方框架曲解、中国海外媒体受到平台限制、中国科技企业遭遇西方打压等期刊依旧存在,是我们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面向未来的国家形象共同体叙事的战略升级与路径创新实践上,应该围绕战略理念升级、传播路径优化、拥抱技术变革赋能传播、构建多元主体传播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秩序建设六大主要维度提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实施定制差异化的传播内容与话语体系,构建“全民共建”的国家形象传播网络,在多方多主体合奏中传递中国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追求与实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CMMR
作为中国融合传播与融合营销领域的探索者及践行者,权威传播咨询机构美兰德全面聚合传播渠道、海量内容、企业品牌、全域用户四大领域分析研究体系,致力于用融合传播与融合营销先进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帮助政府、媒体、企业实现品牌塑造与战略升级、消费者洞察与连接、营销赋能与经营业绩持续改善,以数据与咨询的力量帮助客户成功,共创未来。目前美兰德已服务数百家政府部委及知名学术单位、媒体机构与国内外品牌企业。
特 别 推 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