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45年,日军中将给陈毅送来60车军火,朱德:你这下成大财主了

0
分享至

1945年,一个日本中将竟然安排卡车前往新四军驻地,给陈毅送来60车军火

朱德得知后打趣道:“你这下成大财主了!

日本中将为何给新四军送来军火?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博弈?



秘密交易

1945年,八年的抗战终于走向终章,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全国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一个阴云密布的清晨,上海吴淞口的码头边,几十辆日本军卡整齐地排列着

车厢内,一箱箱步枪、机枪、迫击炮零件叠放整齐,还有大批弹药箱、医药箱、无线电器材。

谁也没想到,这些堪称“帝国余威”的武器,并不是要运往国民党指定的接收仓库,而是即将驶向华中新四军驻地



全员检查完毕!”一名日本少尉立正敬礼,声音干脆。

领头的是日本中将保岛,他面无表情地站在码头边,目光冰冷,却隐隐透出几分复杂。

旁边,一个穿中山装、戴着草帽的中国男子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就在三天前,他出现在保岛的住所门外,门一开,那名中将原本满脸警惕,但当看到他时,竟愣了几秒。

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保岛语气中带着讶异。



我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那人摘下帽子,笑着回答。

你是共产党人,对吧?”保岛冷冷地说。

那人不否认,只轻声道:“这场仗已经结束了,你知道的。与其让武器落入国民党手中,不如交给真正不会滥用它的人。

屋内沉默了很久,保岛点燃一根烟,吐出一口气,低声说道:“三天后,南京有一支军械车队出发,我可以让他们……‘走错路’。

三天后,果然,一支由六十辆卡车组成的庞大车队,从吴淞码头悄然出发,沿沪宁公路一路向西。



车上坐着几十名日本士兵,他们神情木然,手无寸铁,只按命令护送“军需物资”,他们并不知道,目的地早已改写。

当车队抵达苏北一带时,新四军的哨兵惊呆了,领头的军官带着一张降表,低声说道:“奉命交付军械。

新四军的士兵面面相觑,这不是陷阱?可卸下的第一箱,就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整齐码放的三八式步枪和九二式机枪,还有崭新的迫击炮管、无线电设备、甚至连军医箱都封得严严实实。

这是……日本的装备?”一名战士喃喃道。



六十车,全给咱的。”后方有人喊。

消息火速传到新四军总部,陈毅接到电报时,整个人愣了几秒,随即失笑摇头:“这日本人怕是疯了吧?

几分钟后,朱德那头的电报发来,字句间带着玩笑意味:“你这下子可成大财主了!

陈毅看着电报,笑意却带着几分感慨,他回了一句:“这可不是我的本事,这多亏了小卢。



地下卧龙

陈毅口中的小卢,本名卢志英,1906年冬,他出生在山东昌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父母是地地道道的佃农,靠种田为生。

少年时的他聪慧早熟,他读过几本《新青年》,知道世界上有种人,是靠思想改变命运的。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传入山东,卢志英的血被彻底点燃,几年后,他只身闯关东,辗转黑龙江、吉林一带,靠打零工度日。

那些年,他见过冻饿的农民被地主抽打,也见过被日军欺辱的妇女跪在街头求饶。



1925年,他在张家口结识了共产党地下人员,第一次听到“无产阶级”“革命”这些陌生却炽热的词语。

那一年,他秘密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初,他只是个小交通员,传送情报、联络同志。

但他的胆识与机警很快被上级注意到,1930年前后,他被派入冯玉祥部任参谋,表面上是国民党军官,实际上是我党的卧底

1934年秋,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剿共会议,准备发动所谓“第五次围剿”。

会议地点戒备森严,凡无密令者不得入内,但担任保安司令莫雄的参谋长卢志英,能出入会场。



那天,他坐在一旁,看着蒋介石在地图上指点江山,语气冰冷:“红军已无退路,此次务必一举歼灭。

“铁桶计划”是蒋介石口中的核心策略,布雷、设碉、封锁交通,层层推进,这份计划一旦实施,苏区几十万军民将陷入绝境。

会议结束后,卢志英与莫雄,刘哑佛,项与年合作,将情报誊抄,由项与年送往南昌的秘密联络点,随后送达瑞金。

正是这份计划,让红军提前撤离包围圈,转向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



1936年,卢志英再度被派入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工作。

杨虎城赏识他的胆识,一度想推荐他升任参谋处主任,但卢志英婉拒,只说:“做个参谋最自在。”

一次,蒋介石派莫雄围剿红军游击队,命令“务必当夜剿灭”。

卢志英提前两天获悉,假意编造一场“演习战”,让游击队“假打真撤”,表面上输掉战斗,实则保存了实力



几天后,莫雄在报告中大书特书“缴获丰厚”,蒋介石满意地点头;而红军那边,已悄然撤至安全区

可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蒋介石的军统开始怀疑他,特务暗中监视。

一次夜里,他回到驻地,发现枕头底下多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七个字:“有人在查你,小心。”

他一笑,把信撕成碎片,第二天,换上西装,登上去上海的火车,新的任务已经等着他



谍影上海滩

1944年盛夏,卢志英回到了上海,这一次是以一名“民族资本家”的身份。

他的名片上印着“协和洋行执行董事”,但真正的职位,却是中共中央华中情报网的核心联络员

他每日穿梭于上海的街头弄堂,既要应付日军宪兵队的频繁盘查,又要和汪伪政府的各路人物周旋,更要保护他苦心经营的几处情报据点。

其中,最关键的,便是那家名为“南都咖啡馆”的小馆子,表面上,它只是法租界里一间寻常的中产聚会场所,卖咖啡、三明治,也偶尔办点“音乐沙龙”。



可实际上,这里藏着整个华中情报网络的信件中转站、无线电接收点,甚至还有一间密室,用来临时藏人

而就是在这间不起眼的咖啡馆里,卢志英结识了那个后来为他“送出六十车军火”的日本人保岛康二

保岛是一名日本海军中将,原驻吴淞海军陆战队指挥官,表面冷酷无情,实则有极度复杂的中国情结。

他通晓中文,尤其偏爱中国古典音乐,尤其是《高山流水》《二泉映月》这类曲子。

每当战争焦灼之时,他便躲在办公室拉着二胡,试图从中找到一丝慰藉。



那天晚上,咖啡馆里举办一场中日文化交流沙龙,保岛应邀而来,席间,他点了一首《良宵》,却无人会拉。

场面一度冷场,正当主办人尴尬时,角落里一位中年男人缓缓起身,说道:“若不嫌弃,我试一试。

正是卢志英,灯光下,他接过二胡,琴声一起,厅内顿时静了下来。

保岛微微动容,他没想到,在一个平民咖啡馆里,能听到如此纯正的中式韵味。

曲终,他起身走向卢志英,第一次主动伸出手:“你是音乐家?



卢志英笑着摇头:“只是卖面包的。

自那以后,保岛常来咖啡馆,有时独坐,有时与卢志英对饮,话题总离不开中国音乐与文化。

借着与保岛交好,他多次给抗日根据地运送物资和情报。

几个月后,战争局势急转直下,日军节节败退,美军轰炸频繁,上海局势空前混乱。

保岛心知大势已去,开始试图保存实力、寻找“体面退场”的方式,卢志英看准时机,提出“一个朋友之间的请求”:“保岛君,战争要结束了,这些武器,不如交给真正愿意保家卫国的人。



保岛没有立刻答应,他望着窗外的街灯,半晌才说道:“如果你要我背叛帝国,那是不可能的。

我只要你做一次‘人’。”卢志英看着他,语气平静却坚定。

这场谈话之后,整整三天,保岛再没出现在咖啡馆,直到第四天下午,他忽然带着两名军官造访,递上一份纸质清单,上面是60车装备的明细、调配路径与人员安排。

车队会从吴淞出发,原定目的地是南京军械库。”保岛看着卢志英,“但我可以让它们在苏北‘误入歧途’。

话说完,他站起身,卢志英目送他离开,几天后,六十辆满载军火的卡车在晨雾中驶出上海,按着“错误”的路线奔向新四军根据地



无声牺牲

1945年秋,当六十辆日本军车抵达苏北新四军驻地,整片营区都沸腾了,可当所有人欢呼胜利时,卢志英却没有时间庆祝

战后的上海,暗流汹涌,日军撤退、国民党接管、军统复苏,街头巷尾都充斥着眼线

卢志英的身份越发危险,为了掩护组织,他几乎切断了所有联络,只在最秘密的渠道里传递消息。

1947年春,军统特务在一次大规模清查中,发现了“南都咖啡馆”的异常往来账本。



那本账册是卢志英亲手改写的,用药品名掩盖情报经费,但一个叛徒的口供,让这层伪装被撕开。

1947年3月2日夜,他在回家途中被捕,审讯从第二天开始,酷刑一轮轮上,电击、灌辣水、吊打、撕指甲,他始终沉默。

他的妻子张育民被连夜抓来,押进牢房,当她看到丈夫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几乎认不出来时,泣不成声。



卢志英望着她,声音微弱却坚定:“不要哭,不要怕,反动派的日子不会长。”

军统特务以妻儿相逼,他仍旧没有吐出任何情报,194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卢志英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四十二岁。

两年后,新中国成立,审讯旧军统人员时,卢志英的埋葬地才被供出



他没有站上领奖台,没有穿过阅兵场,但共和国的每一寸安宁,都有他这样的无名英雄在暗夜里付出的光,而今山河无恙,百姓安宁,那些无声的牺牲,终将被铭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鹤羽说个事 incentive-icons
鹤羽说个事
这里是鹤羽说事儿,说点儿你爱听的事儿~
632文章数 1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