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顺11月11日电(龙章榆)11月10日,2025屯堡文化大会期间,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六百年古韵,新时代回响——探寻屯堡文化的‘出圈’之路”论坛在安顺举办。各级主流媒体代表、文化学者及行业从业者围绕屯堡文化的当代传播与破圈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地方文化主管单位如何从顶层设计为文化出圈铺路?安顺素有“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美誉。安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会书记程恩华表示,屯堡文化传承了江南农耕古韵、军屯建筑遗风、明代语言服饰、江南民间习俗。安顺市将通过打造一个屯堡文化示范区、打造一个屯堡文化展示窗口、打造一套屯堡文化宣传矩阵、打造一支屯堡文化传承队伍,为文化出圈筑牢落地载体。
从全国的视野上看,如何推动文化“破圈”传播?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指出,可通过大数据、田野调查等持续加强学术研究,发掘文献资料,梳理文化脉络;通过用好文化符号、借力信息技术、打造文艺精品、借鉴传播规律、加强国际传播等方式增强传播效率,拓展传播边界;同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让群众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中受益。
文化传播不仅需要内容声量,还需更要具象的体验场景来落地。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认为,要发挥好贵州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的优势,高质量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为游客打造出可感知、可分享的打卡场景。
“媒体人担负着传承屯堡文化活态传承的责任。”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吴斌表示,在屯堡文化的传承发展进程中,主流媒体要构建现代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认同感,创新内容表达方式、激活文化生命力,构建文化传播新格局,开启传承新篇章。
![]()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IP化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抓手。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COO、总编辑范烨建议,要认清屯堡文化IP传播的体量基础,制造有价值的声量,推动流量既“大河滔滔”也“细水长流”,持续推动屯堡文化在地文化的挖掘与传播。
网民是文化破圈的关键受众。自媒体怎么把屯堡文化讲得既对历史负责,又能让普通观众愿意听?路路观察@抖音UP主谷路路认为,视频内容是一次文化的“数字化的再现”,要把贵州、把屯堡、把这种“活在人身上的文化”,好好拍、好好说,让世界听得见、看得见、记得住,把屯堡、把地戏、把600年前的军屯军户,推到网民屏幕前,实现传统文化的互联网破圈。
文化传播出圈还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创联动,其他与会嘉宾还从不同细分角度补充了实践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屯堡文化的“出圈”需要多维度合力,要守住六百年文化根脉,同时以新时代的语言、载体、场景,让这份历史文化“活”在当下、“火”向大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