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掌控着 2909 亿港元身家、曾一手搅动香港商界的李嘉诚,97 岁这年最愁的不是卖不掉的港口,也不是波动的资产,而是自己日渐衰退的身体。
2025 年以来,这位商界传奇的日子过得并不顺:港口出售谈判屡屡碰壁,上半年刚辟谣 “捐 5 亿美元援乌” 的谣言,下半年又忙着抛售大湾区 400 套房,可比起这些商业上的烦心事,他背越来越弯、走路离不开拐杖的模样,更让人看清一个现实 , 再庞大的商业帝国,也扛不住岁月的侵蚀。
![]()
回溯李嘉诚的发家路,从潮州到香港,一路都是苦出来的。12 岁跟着家人逃到香港避难,15 岁父亲去世,辍学进钟表行当学徒,后来又去五金厂推车、塑胶厂开机床,没享过一天少爷福。
1950 年凑 5 万港元开塑胶厂,一半是自己攒的血汗钱,一半是借亲友的,靠生产塑料玩具起家,1957 年改名长江实业转做塑料花出口,才算在香港商界站稳脚跟。1972 年长实上市,1979 年从汇丰手里拿下和记黄埔股权,业务扩到零售、能源、电信,还跑去海外投资,一步步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可到了 2025 年,这位 “超人” 的商业版图开始显露疲态。3 月,长和宣布要卖掉全球港口业务,除了中国香港的港口,连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都要卖,本来想卖给贝莱德领头的财团,开价 190 亿美元,结果 7 月独家磋商期满,交易没谈成,现在又想着拉内地投资者入局,可照这进度,2025 年大概率完不成交易。
![]()
虽说港口业务上半年收益还涨了 9%,达 236 亿港元,盐田港、上海港表现不错,7 月法国 CMA 航运也表达了兴趣,但卖港口这事儿拖来拖去,多少暴露了长和系当下的困境。
更有意思的是,这一年李嘉诚还频频 “甩卖” 资产。7 月 31 日,他又卖掉了大湾区 400 套房,最低 40 万起售,这不是他第一次抛售房产,之前也有过类似操作,有人说他是在优化资产配置,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在为未来做打算。
毕竟 97 岁的年纪,精力早不如从前,就算长和系还有 1372 亿港元现金储备,债务比率降到 14.7%,商业上的波动还是会让他分心。
但真正让李嘉诚揪心的,还是自己的身体。这些年他几次出现身体不适,2024 年 8 月开发布会时,发言中途突然咳嗽,场面一度有些尴尬。现在他日常走路必须靠拐杖,背也越来越弯,私人医生定期上门检查,他也只能乖乖配合。
![]()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他的基金会近些年格外关注健康领域。2025 年 4 月,基金会和新加坡淡马锡信托一起捐了 1200 万新元买癌症治疗系统,推进临床试验;3 月给医院捐肝癌治疗仪器,5 月又给香港养和医院捐医疗设备,到 10 月,基金会支持的治疗技术已累计服务百万病例,获得全球认可。
截至 2025 年,李嘉诚基金会总共捐了超 300 亿港元,主要在内地和香港搞教育、医疗项目,单从这一点来看,他比那些赚了钱就忘本的商人强不少。
不过,2025 年 9 月的一则谣言,也让他陷入过争议。当时有消息说他要捐 5 亿美元援助乌克兰,消息一出引发不少讨论,结果长实集团赶紧出来澄清否认,才算平息风波。毕竟这种敏感议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声誉,97 岁的李嘉诚显然不想在这时候惹麻烦。
![]()
如今再看李嘉诚,2909 亿港元的身家依旧耀眼,商业帝国也还在运转,但他脸上的沧桑、行动的不便,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曾经靠着不服输的劲头在商界打拼,如今却要面对 “油尽灯枯” 的现实,或许对他来说,再多的财富、再大的商业版图,都不如一个健康的身体重要。毕竟钱再多,也买不回年轻,更挡不住衰老。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无奈,哪怕是李嘉诚这样的 “超人”,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