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谁才是《横渠四句》的践行者,那么唯一做到的只有毛主席。
毛主席为中国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管是大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不光挽救了革命,也挽救了整个中华民族。
其中就有三次因为国际环境和历史原因,差点就使得中华民族出现分裂状态,但好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改变局面,使得中国华夏于系统。
那么是哪三次呢?
第一次发生在1945年,毛主席当机立断,让解放军进军东北,避免了东北外流的状况。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以最少代价来结束对日宣战,于是在没有征得中国同意的条件下,与苏联秘密达成协议,以中国外蒙与东北领土主权为筹码,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其中核心内容有两条:
一,外蒙古维持现状,也就是承认外蒙古的独立状态。
二,苏联恢复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包括租借旅顺港,使用大连港,以及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优先控制权。
这也就是后来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政府最终被被迫接受。
当时的中共还不是被美苏等国认为的执政党,所以对这些一无所知,但出于战略需要,中共在“七大”的时候就确定了要收复东北的远景。
所以就在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时候,第二天解放军就兵贵神速的来到了东北,这样就彻底改变了美苏协定的局面。
为了不影响双方关系,要把中共留在东北的这个既定事实完成,中共只针对中小城市和边远农村进行占领,至于其他大城市和铁路这些都让苏联拿去交还给国民党。
这样不但维持双方关系而不至于发生大的矛盾,同时为后面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解放东北创造了条件。
不得不说伟人和那一代领导人的眼光还是极具前瞻性,避免了东北在后续被战火毁坏的可能性。
第二次则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盘踞长江以南,而解放军已经全面解放长江以北的地区。
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和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各自改变立场,美国看到蒋介石大势已去,企图扶持李宗仁上台,以“谈判为由”搞“划江而治”。
而苏联之前其实也是暗中扶持蒋介石的,他们没料到共产党的力量强大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为了自身利益,于是也派出代表来和中共游说,意图停止内战,与国民党划江而治。
但毛主席早就看清了局势,也知道这些国家的企图,就是想把中国这个大国分成南北两个小国,就跟东德西德一样好进行掌控。
所以毛主席看到美苏在欧洲紧张对峙的时机,一声令下“打过长江,解放新中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解放南京,从而奠定了中国一统的局面。
当时美苏提出划江而治,其实很多人都默认了这种局面,如果不是毛主席当机立断,正如李宗仁后来说的,将会给中国民族造成不可饶恕的历史性错误。
第三次为中国彻底去除被分裂的危机就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当美国悍然发动战争的时候,几乎大部分人都不愿打,只有毛主席一力主张要抗美援朝。
那么假如不打这场战争的话,未来局势就会彻底改变,如果半岛被美国控制,那么就将对我国形成沿海一线的包围圈,而当初美国的意图就是先占领半岛,从而和越南连成一线,配合蒋介石反攻。
在这种情况下,战火必然再次蔓延在大陆,而苏联也必然以援助的理由出兵进来,这样又重新回到解放前的“划江而治”局面。
所以这一点很多人根本看不到,这也就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捍卫了国家安全,也彻底奠定了中国的历史性地位,从而保证了后续几十年的安稳发展。
所以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不得不感恩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也证明了毛主席伟大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