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借涉疆等问题在联合国多次抹黑中方,用的还是人权那套话术。
2025年10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大使在联合国上的发言一句话让其“破防”。
他话不多,却掷地有声:尊重人权应该从我做起,日本在对中国说三道四之前,应该先审视一下自身的问题,并呼吁日本正视冲绳人作为原住民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处境。
这番话一出,日媒立马“破防”,一边急着喊“冲绳是日本固有领土”,一边又避开了历史和现实的沉重话题。
那片面积不大的岛链,为什么总能牵动如此多的神经?一句原住民,又为何让日本差点“破防”?
![]()
历史与现实交织:琉球地位为何“不明不白”?
要搞清楚琉球群岛的地位,先得翻翻老黄历。
琉球,今天大多数人都叫它“冲绳”,可在历史上,它可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是一个有独立王国历史的海上政体。
自明朝起,琉球王国就是中国朝贡体系中的一员,和东南亚多个国家一样,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通商、通使、通文化。
直到1879年,日本悍然出手,用武力吞并了琉球,设立“冲绳县”。
这事儿清政府当年并不认账,但由于当时内忧外患,没能制止。
![]()
到了二战结束,国际社会重新开始审视亚洲秩序,《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要求日本放弃除四岛本土以外的所有领土。琉球的归属问题,按理说应由战后秩序来定。
可问题来了:美国在战后把琉球托管了起来,1971年,美日之间签了个《归还冲绳协定》,美国把“行政权”交还给日本,但主权问题根本没谈。
中方至今坚持,这份协议只是“过户钥匙”,不是“产权证”。
日本一边说“我们长期在管”,一边却不敢对历史吞并的合法性作出回应,整个逻辑像是盖房子没批地皮就说房是自己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
一句“原住民”惹出大麻烦:中方发言戳中日本软肋
这次中国代表在联合国提到“原住民”问题,让日本方面迅速紧张。
中方提出,琉球人是这个地区的原住居民,应当拥有自身的文化发展权和经济发展空间。这番话直接戳到了日本一直比较敏感的地方。
长期以来,日本在民族认同上强调“单一民族国家”的概念,而冲绳在语言、文化、历史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很多冲绳人至今保留着不同于日本本土的语言体系、风俗习惯,甚至对身份认同也有自己的理解。
![]()
但在现代日本国家体制中,这些被逐渐淡化甚至边缘化。冲绳的学校教育使用标准日语,传统文化在主流社会中难以被重视,年轻人逐渐远离本土语言。
这种“文化同化”的过程,让不少冲绳人感到无奈。
而中方提出的“原住民”说法,实际上是希望引发国际社会对这一群体文化权利的关注。这并不是要搅局,是提供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些人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日本媒体对此反应激烈也并不意外,他们担心,这种提法如果被广泛接受,不仅会引发对日本历史行为的重新审视,更有可能引发国内关于民族、边疆等一系列更深的讨论。
这些问题在日本社会中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不太容易拿到台面上来讲。
![]()
不过,也有不少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正是因为有人不愿意面对问题,才让这些问题越来越难解决。回避,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矛盾。
冲绳的尴尬角色:战略“前哨”,经济“后院”
琉球群岛在今天的日本,就像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边疆”。面积只占全国的0.6%,却要扛起70%的驻日美军基地,怎么看都不合理。
美军在当地的存在,不是象征意义,是压在生活中的真实重量。
从1972年起,冲绳就成了美军“驻点”,而这几十年里,美军涉及的犯罪案件超过6000起,其中不乏强奸、凶杀等恶性事件。
![]()
2024年,一起驻冲绳美军侵犯日本女性的案件再度引爆抗议浪潮,冲绳人怒了,但日本政府却继续“装孙子”,应对软弱、言辞含糊,几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经济上,冲绳也并不好过。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的七成,长期垫底。大量土地被基地占用,发展空间被压缩。2022年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冲绳人对现状表示不满。说到底,这不是“感受问题”,是结构性的不公。
在文化层面,冲绳的传统语言——琉球语已经被联合国列为濒危语言。年轻一代越来越少人能说出自己的母语,传统节庆和手工艺也面临失传的风险。
冲绳知事玉城丹尼这些年频繁在联合国发声,希望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也是因为靠日本中央政府,几乎看不到希望。
![]()
这些问题积压多年,不是一句“冲绳属于日本”就能解决的。从民意上看,冲绳居民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未来发展有着越来越多的思考。
他们希望被平等对待,而不是被当成一个“战略棋子”或“安全缓冲区”。
中方这次在联合国提出相关问题,实际上是对这些现实困境的一种回应。国际社会应该有空间讨论这些问题,不能一味地将它们打上“干涉内政”的标签。
结尾:琉球之问,不止是地理问题
中国在联合国的这番表态,不是“挑事”,是正视历史、回应现实。琉球问题,不是哪个国家“说了算”,是要回到历史与国际法的起点上来重新审视。
![]()
日本若一味回避,只会让问题越积越深,哪天真爆发了社会动荡或外交危机,恐怕连“固有领土”这张牌都打不响了。
琉球的地位,不只是一个岛链的归属,更是对现代东亚秩序的提醒:历史不该被抹去,现实不容被忽略。
琉球不是沉默的礁石,是东亚历史中被压抑的回声,声音一响,谁都不该装聋作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